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供材料写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各种说法大同小异.无外乎“引——议——联——结”四个环节。其中,“引”指的是引述材料以提出论题或论点.这已是公论:至于其它三个环节是否使用材料,如何使用材料,却鲜有论及.  相似文献   

2.
国际范围内,学位互授联授已列入高校的战略规划,在类型上倾向于学位互授,在层次上因国家或地区而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我国学位互授联授现状表现为合作类型以双学位为主、合作性质以学分互认为主、合作模式以双校园为主、合作方向以单向输入为主等特点,面临着“输出”、体制与政策等方面的困境,应通过打造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话语体系、建立与学位互授联授相适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在“新工科”及我国优势学科专业等领域开展学位互授联授、与更多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建立“一带一路”学位互授联授质量保障体系等路径推进学位互授联授。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写议论文极易落入“观点+例子”或机械的“引——议——联——结”的套子,行文呆板,说服力不强。怎样走出这一写作怪圈呢?相信下面这组文字会为你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4.
【主题导读】时评是对时事的评论,本质上属议论文。时事过程性强,时评就需要针对事件过程,选取角度分析评论,以独特的思考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这种先叙材料、后发感想的写法被称为启感式,由“引”“证”“联”“结”四步构成,跟诗歌“起承转合”的章法异曲同工。这类作文一般开篇引材料、亮观点,继而析原因、发议论,接着联现实、做拓展,最后下结论、收全文。“一篇之中,先立大意,起承转结,三致意焉,则工致矣。”  相似文献   

5.
1.南京师范大学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举措 1.1 以新校区发展为契机,进行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 1998年6月,南京师大借鉴经济领域的改革经验,遵循市场规律,突出教育行业特点,以“产权制度”和“收费服务”作为后勤改革和机制转换的切入点,按照社会化模式,提出“外联内引”的工作思路以及“完全社会化、委托管理、租赁经营”的运作方式。 (1)“外联”与“内引”兼顾,努力提高后勤的“社会化”程度外联——是指在社区周边实行“社区联  相似文献   

6.
言出由衷,有感而发,是读后感写作的基本要求。读后感一般包括“述读”和“发感”两大块内容。具体看,又可分解为六个字:引、析、亮、议、联、结。一、引。读后感重在写“感”,但感想是从特定的“读”产生出来的。因此,写读后感首先要引述读的内容。如何“引”,“引”多少,应根据写“感”的需要而定。譬如,“感”的内容是因原文中某个片  相似文献   

7.
取何字为名,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讲究,以至发展到后来求奇求巧,以奇字难字命名。如著名学者章太炎,别出心裁,为自己女儿取名章(工工工工)、章叕、章(口口口口)。除讲究命名之外,古人还有取字、取号的习俗,据《礼记、曲礼》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名与字一般由长辈决定,而成年以后你又可以根据个人的志趣为自己取号。别号产生于春秋战国,发展到唐代已经非常普遍,到宋代几乎一人一号,甚至一人多号。  相似文献   

8.
“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是以“活动单”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改革尝试。教师在创设“活动单”时要将教学目的与要求及联旧引新、重难点突破、实验实践等教学活动全部以“活动”的形式安排在“活动单”上。这一模式所采取的主要策略是:  相似文献   

9.
六十一 敧 河东方言称吃饭用筷子取食物为jì。按,此jī字当为‘敧”。《说文》:“箸,饭敧也。”《广韵》:“敧,居宜切,音羁,支韵。以箸取物也。”《太平御览》引《通俗文》:“以箸取物曰敧。”箸,《礼记·曲礼》谓之“梜”:“羹之有菜者用梜。”《注》:“梜,犹箸也。今人或谓箸为梜提也。”故敧菜亦称“梜菜”,今通作“夹菜”。  相似文献   

10.
联、连二字,读音相同,意义也十分相近。按段玉裁的说法:“周人用联字,汉人用连字,古今字也。”此说是否成立姑且不论,不少异形词和联、连不分有关则是事实。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例,连贯、联贯、联接、连接、连绵、联绵,联翩、连翩,都有两种词形。“联”是会意字,义为“连”。繁体字写作“聯”,左边是“耳”,右边是“丝”。《说文》的解释是:“从耳,耳连于颊;从丝,丝连不绝也。”有人觉得这一说法牵强附会,尤其是“耳连于颊”,在字形上没有着落。《汉语大字典》所引林义光的《文源》另有一说:“凡器物如鼎爵盘壶之属多有耳,欲联缀之,则以绳贯其耳。”这倒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诠释。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冰心作品的文体一般读者已经有了一个模式化的记忆,即"典雅清丽".在从含蓄沉静的古代文体向开放激烈的现代文体的转型中,这种记忆的形成说明了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特殊文体期待.冰心文体的"典雅清丽"是一种经过时代精神改造过了的古典趣味的遗存.在动荡的二十世纪中国,这种文体在变动不居的主流话语中的命运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体期待,并传达了不同意识形态对言说及表达方式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杜甫作诗,最是有法可循,文章就杜诗中对“大”与“小”的运用,从时空观念、题材和情致的角度进行分析,试图找到这种写作技巧的来源。  相似文献   

13.
安履贞是贵州毕节大屯余氏彝族文学家族的重要成员,更是知名的彝族女诗人。她有诗才,但性格内向,思想偏于保守,不多作诗,作诗亦不肯示人。内容主要是思亲、悼亡和闲适之作,大多自写胸臆、情感浓烈,语言清新朴素,偶尔用典,亦浅近贴切,诗风婉约细腻,别具风味。  相似文献   

14.
论"晚唐体"     
"晚唐体"是沿用已久却没有明确内涵的一个诗学和文学史概念,通过对其历史渊源与界定的梳理和辨析,可以发现,虽然人们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比较随意,但是"晚唐体"概念本身还是有一定的明确指向,即以姚贾诗风为核心但其范围又略大于姚贾诗派的诗歌风格,其具体内涵则表现为"刻意苦吟"、"冥搜物象"、"工巧精致"、"长于五律"、"清雅有味"五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Studies were conducted on specific core collections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different traits and sample size by the method of stepwise cluster with three sampling strategies based on genotypic values of cotton. A total 21 traits (11 agronomy traits, 5 fiber traits and 5 seed traits) were used to construct main core collections. Specific core collections, as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itial collection, were constructed by agronomy, fiber or seed trait, respectively. As compared with the main core collection, specific core collections tended to have similar property for maintaining genetic diversity of agronomy, seed or fiber traits. Core collections developed by about sample size of 17% (P 2=0.17) and 24% with three sampling strategies could be quite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itial collection. Project(No 39470377) supported by NSFC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帝王观念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它可以分解为君权观念、设君之道、为君之道、道高于君等四个组成部分,从而形成"尊君——罪君"的文化范式。这个文化体系的基本导向是尊君,同时又包含着丰富的规范、制约君权的思想。这表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有其精致、周到之处。  相似文献   

17.
《大学纪事》紧贴现实,对当前中国高校贪大求全的形式主义,不择手段的“申博”风的揭露和批判,其题材和主题都有一定的“时事性”。小说能将时事性与历史深度,将言说的勇气与叙事的精到,将问题的尖锐与美学的高度结合起来。这是一部以高扬的人文立场,以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和人格勇气,尖锐地进行社会现实批判的佳作。在长篇小说叙事艺术上,《大学纪事》也颇具特点,为当代中国长篇小说艺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相似文献   

18.
张田若先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位从建国后到“新课改”一直坚持编写小学语文教科书长达60余年的学者。他编辑小学语文教科书旨在优化与推广以“集中识字”和“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为核心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经验;形成了以“四大基础”和“集中识字”为基本框架的编排体系,并注重的单元分组教学;内容围绕“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展开全面训练,取材强调文质兼美。张田若先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辑实践和思想对当下新课程改革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辑和教学实践当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钱维城、维乔是清代常州钱氏家族最重要的人物,钱维城是乾隆极为赏识的文学侍臣之一,维乔亦紧追其兄,在文学、艺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兄弟二人由于所受的教育及成长环境的大体相似,在诗歌创作上呈现出很多相似的追求,强调“诗画相生”,着意追求真性情;且二人都对李白、杜甫、苏轼十分敬仰,崇尚三者的精致高格,并将之作为自己一生的精神追求.由于生活内容与诗歌旨趣的大体相似,二者的诗歌内容与题材就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个体及人生际遇的差异,二人在诗文情怀及诗歌体式选择上又呈现出些许不同  相似文献   

20.
唐代近体诗中的对偶形态有形式和内容两种,形式上的对偶是声律上的平仄相间、相对、相粘,它们构成三维对偶状态,体现出汉语文化的精妙;近体诗内容上独具特色的对偶只有偷春格、蜂腰格、扇对格、全首对格和俱不对格五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