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编、排、初校合而为一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郝拉娣  关伟  刘琳 《编辑学报》2003,15(6):416-417
通过对大连地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编、排、校合而为一的调查,探讨这一编校制度的意义。认为编、排、初校在机上一次完成可减少编辑工作中的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发展的一个方向。对目前抑制编辑在机进行编、排、校工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王宾 《青年记者》2007,(16):140-141
编辑前期工作,在本文中是指编辑部收到投稿,对来稿进行登记、发"收稿回执"以及编辑人员初审决定是否进入下一处理环节以前的系列工作。编辑前期工作是科技期刊编辑、出  相似文献   

3.
罗联 《采.写.编》2022,(1):132-133
互联网络技术的现代化发展,使得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科技期刊作为专业性较强的文化输出载体,在网络时代环境下,对其稿件的审核、加工、编辑等环节都有着更多要求.本文简单介绍了编辑业务现代化发展趋势,通过分析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任务,探寻网络时代背景下对科技期刊编辑实务工作的素质要求,帮助科技期刊编辑不断拓...  相似文献   

4.
青年科技期刊编辑现状之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陈烈臣 《编辑学报》1995,7(2):113-115
随着世纪之交的到来,青年人作为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开创中国文化新纪元的历史使命。目前,全国的科技期刊编辑队伍中,青年编辑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并将逐步成为我国编辑工作中的骨干与中坚力量。现代编辑学的建立理所当然地落在了青年编辑的肩上。对于青年科技期刊编辑,他  相似文献   

5.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14,26(4):396-397
正在举国上下共圆"中国梦"的进程里,科技期刊同人也有一个共同的梦——强刊梦。为圆这个梦,有人精心研判我国科技期刊创新路线[1];有人潜心探赜我国科技期刊改革发展方向[2];有人怀着深刻忧思与拳拳之心,为我国科技期刊"号脉"确诊[3];笔者结合自己编辑工作的切身体会,从微观视角作一思考,认为要对得起科技期刊编辑这份职业,要尽早实现让我国科技期刊同人在世界上扬眉吐气的科技期刊强刊梦,就要"做"  相似文献   

6.
浅析中外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莉 《出版广角》2014,(16):62-63
相比较国外科技期刊,国内科技期刊普遍存在文章质量平庸,期刊发展陷入"瓶颈"的困局。本文通过比较中外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差异,为国内科技期刊改变目前局面,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7.
编辑工作的重要性虽然渐为人知,但编辑工作的隐匿性却注定了编辑生涯的冷淡和寂寞。历代编辑为知识积累和学术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翻遍学术史,却“人间原未有斯人”。少数几位让人记住了名字的编辑,不是因为编书,而是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创造性的限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佩弘 《编辑学报》1992,4(2):112-114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工作。从创造主体而言,科技期刊编辑与一般科学研究者一样,具有较完整的和专业化的知识积累,具有参与(介入)科学研究的能力;从创造对象而言,编辑选择作品并将它推荐给读者;从创造过程而言,编辑工作是在作者劳动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从创造产物而言,科技编辑工作的直接产物就是科技期刊。但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创造受诸多因素的约束。首先,在信息流通过程中,编辑主要参与信息的传输过程,而不是信息的制造。其次,编辑的创造劳动并不是发现事实与规律,而是做出具体的产物——期刊,而这种  相似文献   

9.
丁滨 《编辑学报》2013,25(4):402-404
由于科技期刊工作的特点,长期从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容易出现焦虑、厌倦、淡漠情绪。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只有生活精彩,工作才能精彩。应保持生活的激情、思维的活力、怡情的爱好、写作的热情和优雅的形象。只要热爱生活,就能保持工作的动力与创意的源泉,灵感与思路、热情与干劲,让编辑工作在快乐愉悦中完成,实现自我效能的最佳发挥。  相似文献   

10.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与网络的应用已成为编辑工作现代化的基本模式.阐述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和实现现代化简单过程后警呼"时不待我,后起可追”.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与现实”讨论专栏中,另有一篇题名为《应当重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改革》,我们希望藉此能够引起广大科技期刊编辑同仁对这一讨论专栏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张社会  潘丽 《编辑科技》2001,13(3):51-52,55
稿件的编辑加工是一项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体现科技编辑与科技期刊的“水平”,作者总结了多年《热加工工艺》的工作,提出了3项基本要求与6项基本原则,充分体现了当代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对自己工作的执着。文后提出了精加工的主要步骤,供同行们研讨。  相似文献   

13.
正一1923年的春天,我的爷爷叶圣陶经朱经农先生介绍进商务印书馆工作,正式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那年他29岁。1982年,爷爷为刚刚创刊的《出版史料》写了一篇题为《我和商务印书馆》的文章。人们常常引用的爷爷说的"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我当过教员,又当过编辑,当编辑的年月比当教员多得多"那句话,就写在这篇文章的一开头。  相似文献   

14.
祝贺与建议     
今天来参加这个会,非常高兴。中国编辑学会,是全国编辑行业的最高学术团体,是“编辑之家”。我作为一名从大学毕业即开始从事编辑工作的出版工作者,现在虽然离开了具体的编辑岗位,但我一直很怀念那段生动、难忘的编辑岁月。感谢学会邀请我参加这次大会,有机会向许多老朋友、编辑界的老前辈学习.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期刊是学术信息的载体和学术交流的窗口。科技期刊编辑的素养与期刊质量有着重要的关系。当前,不少人认为科技期刊编辑应向"编辑学者化"方向转变,也有人认为科技期刊编辑是科研人员的一部分,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编辑除了做好编辑工作外,也要重视科研工作,[1]去申请一些相关的基金项目。  相似文献   

16.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14,26(2):194-195
正在美好的春日里,在校园的馨月湖畔,拜读了《编辑学报》2014年第1期发表的陈浩元主编的《你我戮力同心办好〈编辑学报〉》[1]一文,我的心也像那湖水一样,翻起了层层涟漪。一方面是被陈主编对这份科技期刊编辑同人刊物发自内心的呵护与期待,以及他对科技期刊编辑的真挚之情深深感动;另一方面,是《编辑学报》对我无论是编辑工作能力提升还是个人事业发展,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权当是对陈主编文章的一种呼应吧,也可以说是为表达对《编辑学报》的敬意,我在此谈谈撰写科技期刊学论文的一点儿体会。  相似文献   

17.
科技期刊的审稿工作(Ⅰ)—期刊的编辑审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新正 《编辑科技》2001,13(3):59-61
审稿工作是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审稿有其特殊性,审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科技期刊的质量,进而影响科技期刊的发展,从编辑的角度提出了编辑审稿的内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掌握的尺度以及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和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  相似文献   

18.
王雪萍  周宇红 《编辑学报》2013,25(5):495-496
结合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特点,探讨如何从编辑自身出发,在实践中激发工作激情:处理好编辑职业发展中的几个关系;要培养对编辑工作的职业感情;要培养对编辑工作的职业责任心;要持续重视"自我培养";要随时"为自己做新衣";要具备良好的心态。  相似文献   

19.
分析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模式转变的必要性及其制约因素.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中科技期刊编辑应从思维模式、优化编辑流程、品牌拓展、刊媒融合等方面来转变编辑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悟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宇文高峰 《编辑学报》2001,13(6):317-319
针对科技期刊编辑再创造性劳动的特点,提出了科技期刊编辑必须具有很高悟性的观点。对科技期刊编辑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编辑性的具体表现做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激发科技期刊编辑悟性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