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行星与卫星组成的世界里,论个头,卫星只能在行星面前俯首称臣;而要论个性,它们则常常比其呆板的母行星更多姿多彩。在太阳系的卫星中,有些已经羽冀丰满,复杂性不亚于任阿一颗行星,例如泰坦(土卫六);有些可能是生命的乐土,例如冰封的水世界——欧罗巴(木卫二)。新的奥秘笼罩着一批小卫星,其中大多数是最近才发现的、环绕土星运行的“飞碟”。  相似文献   

2.
汪琳编译 《初中生》2011,(9):97-105
在行星与卫星组成的世界里,论个头,卫星只能在行星面前俯首称臣;而要论个性,它们则常常比其呆板的母行星更多姿多彩。在太阳系的卫星中,有些已经羽冀丰满,复杂性不亚于任阿一颗行星,例如泰坦(土卫六);有些可能是生命的乐土,例如冰封的水世界——欧罗巴(木卫二)。新的奥秘笼罩着一批小卫星,其中大多数是最近才发现的、环绕土星运行的“飞碟”。  相似文献   

3.
某卫星沿椭圆轨道绕行星运动,近地点离行星中心的距离为a,远地点离行星中心的距离为b.若行星在近地点的速率为va,则卫星在远地点的速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4.
彬彬 《成才之路》2012,(1):98-I0015
正一支由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对多个可能宜居的行星和卫星进行综合评估,设计出行星宜居度指数和地球相似度指数两大指标体系,对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进行可能性排序。其中,土星最大卫星土卫六和系外行星Gliese 581g分别位居两大指标排行之首,被认为是最宜居的外星世界。  相似文献   

5.
1988年物理高考题中有这样一题: 两个球形行星A和B各有一卫星a和b,卫星的圆轨道接近各自行星的表面,如果两行星质量之比M_A/M_B=p,两行星半径之比R_A/R_B=q,则两卫星周期之比  相似文献   

6.
人造卫星     
《红领巾》2008,(1):47
天上的星星不孤单(gūdān),行星绕(rào)着恒(héng)星转,卫星跟着行星走。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所以,你该知道了吧,地球围着太阳转圈圈,而人造卫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8日,欧洲航天局的一颗名为“冷星(CryoSat)”的地球环境遥感卫星将由俄罗斯的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欧洲航天局“生命行星”计划中的第一颗卫星。“生命行星”计划“生命行星(Living Planet)”计划是欧洲航天局1998年开始的“观测地球”项目的下一步卫星任务。与以前发射的欧洲ERS-1、2及“环境卫星(Envisat)”等大型地球环境遥感卫星项目不同,“生命行星”计划主要包括规模较大、相对复杂及投入资金较多的“核心”任务,以及规模较小、采用成熟技术、使用寿命短、成本低及主旨目标有限,可满足公共机构不同需求变…  相似文献   

8.
太阳系     
太阳系是指太阳及其行星,还包括行星的卫星,数百万由石块构成的小行星和流星体,以及由尘埃和气体冻结成的彗星。除此以外,你看到的其他东西都是太阳系以外的遥远天体。每一颗恒星就像是一个太阳,可以拥有自己的行星和卫星。  相似文献   

9.
太阳系     
《家教世界》2015,(5):36
太阳系是指太阳及其行星,还包括行星的卫星,数百万由石块构成的小行星和流星体,以及由尘埃和气体冻结成的彗星。除此以外,你看到的其他东西都是太阳系以外的遥远天体。每一颗恒星就像是一个太阳,可以拥有自己的行星和卫星。太阳家庭太阳系有九颗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最远的是很小的冥王星。除了水星和金星外,所有的行星都至少有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10.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上有很多物质的运动是循环的。大到天体,小至电子,它们永不停息、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着。★天体的循环运动在广袤的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按照自己的轨道做循环运动。1609年,开普勒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发表了著名的第一定律。第一定律把太阳的位置精确标定在椭圆焦点上,各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26颗。行  相似文献   

11.
在一次关于人造卫星习题研究课上,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争论的导火索须从下面一道例题说起.例1某行星的半径为R1,自转周期为T1,它有一颗卫星,轨道半径为R2,绕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为T2,求:要在此行星上发射一颗质量为m的近地人造卫星,至少需要对卫星做多少功?(设该行星上无大气阻力).老师通过引导分析,给出了如下解答.解:设该行星质量为M,绕其运行的卫星的质量为m0,对卫星,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自然教科书(实验本)第十册《太阳系》一课讲到九大行星及卫星内容。我上这一课时,侧重向学生介绍了木星及它的卫星情况。在太阳系中,木星可以称得上是九大行星里的“巨人”,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倍,其亮度仅次于金星(金星是行星中最亮的星)。木星又是一个“子女”众多的行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16颗卫星,可算是一个小型的“太阳系”。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的时问几乎等于地球上的十二年,我们用肉眼可观测到,而且观测的机会也很多。木星属于行星,行星是自己不能发光的天体,所看到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光。识别星星最主要的标志是:行星有明显的圆面,不会眨眼;  相似文献   

13.
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即行星运动周期的二次方与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半长轴长的三次方之比是一个定值.如果运行轨道不是椭圆而是圆,则公式中的R表示圆半径.k的值与行星无关,只决定于中心天体的质量.此定律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只是k的值有所不同,但k总是由中心天体的质量来决定,与卫星无关.  相似文献   

14.
解决天体运动问题是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除近地卫星外,实际星体的运动轨迹大多为椭圆轨道.在实际问题的处理中由于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限制,通常把行星或卫星的轨道近似为圆轨道,计算时认为行星或卫星绕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从而利用学生熟知的圆周运动和动力学知识粗略地认识和分析天体运动知识.常见的天体运动模型有以下...  相似文献   

15.
开普勒在研究行星运动时发现: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并且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为一常数,即R^3/T^2=GM/4π^2。中学范围内研究天体运动时行星轨道近似看作圆,则R表示轨道半径,T代表公转周期,M为太阳质量,这就是名的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该公式同样适用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这时M为地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2011年,距离伽利略发现四颗大木卫(木星的卫星简称木卫,海王星的卫星简称海卫,以此类推),时间已经过去了四个世纪.当时这四颗木卫的发现,使人类已知的卫星数量一下子就增加了四倍.自那时以来,科学家在太阳系发现了许多卫星,其数量已经在行星数量的20倍以上.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其中一些最怪异的卫星.  相似文献   

17.
远望     
浩瀚的宇宙中,一颗孤独的行星在和它的卫星一起绕着母恒星转动.卫星上有一架望远镜,指向卫星所绕转的行星.在望远镜詹面观测的是占星者阿夫塞.但他不是人类,而是一只恐龙.原来,阿夫塞生活的星球是恐龙统治的星球,他们演化出了高级的智能,称自己为"昆特格利欧",建立了自己的文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学物理中,涉及到圆周运动的情形有:①地球表面常见的圆周运动;②涉及到万有引力的天体运动(行星绕恒星的运动,卫星绕行星的运动);③涉及到库仑力的微观粒子的圆周运动.本文对前两种情形的复习及相关问题作些分类导析.  相似文献   

19.
天体、卫星的实际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圆,遵循开普勒三定律。在近似计算中认为,行星绕恒星或卫星绕行星运转的轨道近似为圆。该部分题  相似文献   

20.
正[模型概述]所谓"行星"模型指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属圆周运动,但涉及到力和能的知识,属于每年高考必考内容。[模型讲解]例1.卫星做圆周运动,由于大气阻力的作用,其轨道的高度将逐渐变化(由于高度变化很缓慢,变化过程中的任一时刻,仍可认为卫星满足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下述关于卫星运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