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编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国历史》课本古代部分,写了很多历史人物.为什么要写历史人物?为什么选择这些人物来写?对这些人物又是如何写的?我们在这里简单地谈谈,供广大历史教师参考.一写历史应着重写历史上各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各个时期阶级斗争推动历史发展的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这是我们写历史的基本原则.但这个原则并不排除我们写  相似文献   

2.
最近,有些同志发表文章,对一个传统观点,即认为马思曾作出过“无产阶级革命将在所有文明国家或者大多数文明国家里同时胜利”的结论的说法(以下简称“同时胜利”说)提出质疑,把我们过去碰到的这一类间题提了出来,进行探讨.我们认为,这些文章是质疑有据,言之成理的.这里也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共产主义原理》一文有没有作出“同时胜利”的结论?人们通常认为,“同时胜利”的结论最早是由恩格斯在1847年写的《共产主义原理》一文中提出来的.那么,该文究竟是怎么说的呢?为了便于分析研究,我们把有关的整段话原文照录如下:“第十九个问题;这种革命能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内发生呢?答:不能.单是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这一点,就把全球各国的人民,尤其是各文明国家的人民,彼此紧紧地联系起来,致使每一国家的人民都受着另一个国家的事变的影响.此外,大工业使所有文明国家的社会发展得不相上下,以致无论在什么地方,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成了社会上两个起决定作用的阶级,它们之间的斗争成了我们这一时代的主要斗争.  相似文献   

3.
究竞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哲学界的传统观点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群众才创造历史,这是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近年来,理论界提出一种新的认识,认为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的提法较为准确,我的看法是,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的决定力量,但并不排斥其它人也在创造历史,历史是群众创造的。一历史的创造者是群众,群众和人民群众是不能完全等同,它们是互有区别的两个范畴,  相似文献   

4.
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小说《基督山伯爵》自问世以来,传诵全世界,历经百余年而不衰。作为复仇故事的典范,其地位至今无可撼动,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段精彩故事呢?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是我们都熟悉的篇章.在小说《药》中,革命者夏瑜最终被大家认定为"疯了",并且是人们"恍然大悟"后的最终结论.这其间蕴含的深刻的批判力量,值得我们深入地探究和品味. 关于《药》的主题其实已经是很明确的了,那就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①但是,群众的愚昧究竟体现在哪里?仅仅是把愚昧的见解当作希望,害死了自己的孩子却还以为是爱吗?仅仅是对"人血馒头能治痨病"的集体性认同吗?仅仅是因为对革命的隔膜,享受着革命者牺牲带来的金钱和鲜血却毫不自知吗?……  相似文献   

6.
五十多年前,柳亚子先生对一九○三至一九○五年日本横滨新小说出版社的一批署名“曼殊室主人”和“曼殊”的著作作过辨证,他的结论是:“《新小说》上的曼殊室主人和曼殊,是麦孟华而不是苏曼殊,请大家不要再上当呀.”对于柳亚子的这一论断,解放以来,虽然没有人直接提出过异议,但在不少文章和著作中却认为,苏曼殊是《小说丛话》的作者之一.他们说:“1903—1904年连载于《新小说》杂志头两卷的《小说丛话》是梁启超、狄葆贤、苏曼殊、侠人等共同创作的一种新体裁”.因而断言:苏曼殊“在《新小说》杂志上留下了宝贵的谈文学的文字”.这就无形中肯定了《新小说》所署的“曼殊”就是清末民初革命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作家苏曼殊.  相似文献   

7.
作家在有了一定的生活准备、思想准备、艺术修养的准备之后,下一步就是如何进入创作过程的问题了。 那么,一个作家究竟怎样从生活进入创作呢?何其芳认为,关键在于作家是否能够从生活中获得创作冲动。只有获得了创作冲动,才算是一件艺术作品受了孕,一个新的艺术生命才真正开始了自己的发育、成长的历史。 什么是创作冲动呢?何其芳说,在有较高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的创作家那里,创作冲动就是生活给他们孕育出的作品的胚胎已经形成的征兆,是他们的生活、思想感情和艺术修养在某种契机上的高度结合的产物。如契诃夫所说:“平时注意观察人、观察生活……那么后来在什么地方散步,例如在雅加达岸边,脑子里的发条就会忽然卡的一响,一篇小说就此  相似文献   

8.
梅其蕉 《考试》2008,(Z1):109-109
"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的关注点。那么,如何把握这一重点呢? 1、明确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劳动群众  相似文献   

9.
关索考略     
关索是明清两朝西南人民非常崇敬而又被神化的人物,早在宋元时代就已经广泛地流传在民间,并且后来又逐渐地成为小说、戏剧中的英雄形象。那么,关索其人究竟见诸哪些方志史乘及笔记小说,他的身世原委如何?历史上有无其人,等等,需要做一些探讨,以便研究这个人物出现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已为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但笔者以为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问题应有三个方面的涵义,即人民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和科技动力论.人民动力论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有争论的问题.但是,马克思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此进行了科学的阐释,明确提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找到了动力源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实践者,毛泽东用事实证明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在“四人帮”形而上学猖獗的日子里,许多评论《红楼梦》的文章和著作,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片面化、绝对化的观点.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表现在对二百多年来《红楼梦》研究历史的论述上,就是抹杀一切,一概否定.如何全面正确对待《红楼梦》研究的历史?我认为有两个问题必须澄清.本文将把它揭示出来,并进行初步的评论.其一,有的人为了说明他们关于《红楼梦》是“一部写政治斗争的书”,是“政治历史小说”的论断的“正确性”,和提出这个论断具有的“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竟不顾《红楼梦》研究的历史事实,说“过去的‘旧红学派’和‘新红学派’,枉自翻腾了二百年”,却“对这部作品肆意歪曲,一口咬定《红楼梦》的主旨是‘谈情’”,“几乎都认为《红楼梦》是一部‘谈情说爱’的小说”.二百多年来,新旧红学派都把或几乎都把《红楼梦》的主旨说成“谈情”吗?说《红楼梦》是“爱情小说”,是不是都错了?称《红楼梦》为“政治小说”,是不是就是对《红楼梦》的正确评价?关于第一点,我认为并非事实.《红楼梦》问世后,受到社会的极大注意,出现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所谓“红学”.人们对《红楼梦》的主旨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虽有不少人把《红楼梦》视为“情书”,说“《红楼梦》工于言情”,“其言情,乃妙  相似文献   

12.
关于孔子讲的“天命”,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对立的两种观点:一说它是上帝的意志,一说它是自然界的必然性.有人认为,孔子对“天命”(上帝)是从笃信到怀疑终于否定的.然而,就在晚年,孔子哀叹:“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罕》)这说明他至终未否定鬼神.孔子哲学的“天命”究竟是什么范畴?本文就此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陈独秀是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最大的叛徒.在评价革命的叛徒、评价反革命分子的时侯,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上来说,是暴露呢,还是歌颂呢?这是个原则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一切危害人民群众的黑暗势力必须暴露之,一切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必须歌颂之,这就是革命文艺家的基本任务."①暴露反革命,歌颂革命,也应该是革命历史家的基本任务.毛主席又教导我们说,要“划清两种界限.首先,是革命还是反革命?……有些人不懂得要划清这种界限.……这就从根本上犯了错误.其次,在革命  相似文献   

14.
1926年到1927年的北伐战争,大大地推进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在这一战争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人民的力量则迅速地壮大起来,在一些地区还夺取了武装,甚至夺取了政权.为什么人民力量能够迅速发展,并有建立革命武装和夺取政权的创举呢?这是因为毛泽东同志领导了这一革命,这是因为北伐革命战争给了工农群众以武装自己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问道武当》是一部介绍武当山历史地理风貌的纪录片。纪录片播出后引发一系列思考,但凡一个事物在一地产生、发展并发扬光大,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武当山作为中国道教的圣地,作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入地研讨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这座大山兴盛至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怀旧》是鲁迅的首篇创作小说,也是他的唯一的文言小说.这篇作品在鲁迅的整个小说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就是由此发轫的.鲁迅后来的白话小说与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怀旧》堪称是鲁迅的奠基作.这诚如一些外国评论家指出的那样,《怀旧》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呐喊》中的小说的雏形;显示了作者思想和艺术的发展;预告了中国文学新世纪的来临.本文试图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怀旧》进行剖析,并探讨它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对鲁迅后来白话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鲁迅小说《药》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这本来似乎是不成问题的问题了,历来,人们大多是这样概括的:通过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儿子小栓治病的故事的描写,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麻木落后、愚昧无知,从而揭露了封建黑暗势力毒害人民的罪行。同时,赞扬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夏瑜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这种认识,面面俱到,从作品内容看,好象确也如此,并无差错。但是,掩卷思之再三,却感到不尽然,甚至与作品所应达到的思想高度距离较远。我觉得,小说《药》不是一般地介绍小栓和夏瑜的死,及其怎样死的故事,而在于启迪人们去思索一个更深  相似文献   

18.
三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建设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无疑义的。可是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这还要看具体的历史条件如何。事实证明,并不是在任何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都能够得到同样的发挥。在阶级社会里,反动的统治阶级是不能够让群众的创造力量得到发挥的;而相反,群众的创造力量是要受到极大限制以至于严重摧残  相似文献   

19.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这是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长期斗争的根本问题.旧的中国历史课本,竭力为“圣君”、“贤相”树碑立传,美化他们的“文治武功”,推崇他们是中国历史的主宰,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丰功伟绩,成为宣传唯心史观的工具.林彪反党集团更是疯狂鼓吹“天才史观”,宣扬“天生之才”、“先知先觉”,胡说有“天赋才能”的少数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当他们的这一套受到揭露批判之后,又抛出了所谓“英雄和奴隶共同创造历史”的谬论,用诡辩的手法,顽固地坚持他们的唯心史观.我们学习了马列和毛主席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等论述,狠批了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历史唯心主义.在新编历史课本中,我们以大量的篇幅热情洋溢地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伟大斗争,说明人民群众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  相似文献   

20.
今年旧历五月节,是屈原逝世两千二百三十周年纪念日。在首都、在各地,举办过种种讲演会、展览会来纪念这日子。今年秋天九月间,世界和平理事会更号召全世界进步人士共同地纪念屈原,学取屈原爱国主义的精神,推崇他在人类文化上所作的贡献。以一个死去的古人,而能受到全世界人民这样广泛的崇敬,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全世界人民和平胜利的光荣。但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屈原为什麽会受到人们这样的崇敬呢?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究竟应该怎样来评论呢?这便是本文所欲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