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通两平台"是我国教育信息化近期发展的重点,也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重要支撑。苏州市积极探索高起点实施"三通两平台"的有效途径,通过环境创新、方法创新、教师培训创新、机制创新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2.
日前,以“智慧共享·创新变革”为主题的2014年“三通两平台”网络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召开.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教委、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全国各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主管单位、中小学校长共计300余人参会,共享“三通两平台”建设成果和应用经验,寻找教育信息化创新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2012年以来,恩施市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围绕“三通两平台”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应用,探索并总结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山区作为广东省第一批教育强区’独占经济特区优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泛在学习”城区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本文主要从其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科学规划、“三通两平台”建设、资源共享、课题研究、交流合作方面提炼经验,试图为区域教育信息化高位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淮安市在实现市域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不断推进“三通两平台”在教学、教研和教管中的有效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动态更新与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的技术支持,促进了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教育,提出社区学院(社区教育中心、居民学校)成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协同教育平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胡婷婷  钱俊 《教育与职业》2022,(24):108-112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显著需求,两者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和教育功能等方面有着天然内在联系和深厚的渊源基础,但是在实践中两者依然存在着融合理念淡化、融合机制僵化、融合平台缺失、融合环境欠佳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要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树立“融合同行”的育人理念,构建“融合互促”的育人机制,搭建“融合共享”的育人平台,创设“融合双赢”的育人环境,以实现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在育人目标、内容和资源上具有内在关联性,因此,实现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深入探讨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育人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提出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劳动教育+思政教育"的大思政四维平台,搭建校、地、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为高校构建"三育融合、三位一体"的融合育人新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用户习惯的深入研究,锐捷网络提供包括“捷云”数据中心、“智简”教育城域网、“睿思”智慧校园在内的完善的“三通两平台”网络解决方案(如图1).它以区域云数据中心为核心,高性能的教育城域网为承载,智慧校园和云课堂的应用为综合体现,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了师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临沭县第二初级中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紧跟全国教育信息化“三通工程”的步伐,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上加大力度,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全面加快“教育云平台”建设步伐,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0.
聚焦应用型高校办学实际,针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现状进行深入研究,详细分析了专创融合面临的问题,提出创新“1+N”专创系统化机制体制、明确“刚性+弹性”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双创”融合式教学模式、“平台+模块”一体化课程结构、“线上+线下”智慧化教学形式、“专职+兼职”结合式师资队伍等多方面的专创教育融合体系建设举措。  相似文献   

11.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高职院校服务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双高计划”建设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理论研究偏多但实践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点、两线、三环、四平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专创融合为顶点,建立“圆锥”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整合专业学院与创新创业学院两条资源线,围绕课程融入、师资融通和项目融合的“三环”生态系统,发挥制度平台、校企合作平台、工作站平台以及创新创业大赛平台的支撑作用,打造点、线、面全方位、多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提供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在各级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可行路径与方法的背景下,研究中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目的是回应现阶段我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目的,探索形成适合于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框架逻辑与可行路径。结合中职教育在层次和类型上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机理包括四个维度:课程建设实现结构性融合、课堂教学实现过程性融合、实践平台实现功能性融合、机制建设实现长效性融合。针对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存在的“学生难学”“教师难教”“项目难找”“创业难成”现实困境,中职学校应通过改革课程教学、升级师资队伍、打造实践基地、完善支持机制的实践路径,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行业,很多人说教育是下一个被互联刚变革的对象,其实,变革已经在悄然发生,国家建设的“三通两平台”工程就是推动变革的基础支撑之一。中央电教馆接受教育部的任务,建设“三通两平台”中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平台建设要求中央电教馆按照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利用云技术实现全国教育互联互通的工作云,能够为全国所有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支撑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和实施,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未来几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是实现“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构建两个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即“三通两平台”。其中,国家对网络学习空间的规模化应用的要求凸显了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关注,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曾指出:“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对两者融合发展还存在认知不全面、课程设置分立、管理机构融合性不强、实践课程创新不足、实践平台缺乏等问题。为此,需要打破传统管理机制促进协同融合、构建教育课程融合体系、打造融合型教师队伍、搭建共享型实践平台、构建递进式的协同育人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过程、全时段、全方位的有效融合,促进两者融合发展,实现育人创新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于2009年正式启动,较好地契合了教育部积极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的教育信息化建设要求.经过平台的一期和二期建设,目前,该平台已经成为全省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和教育管理信息服务的核心平台,促进了全省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的统建共享,加速了全省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三螺旋”理论为政府、企业、高校等主体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范式。文章以“三螺旋”理论为工具,提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应遵循“设计螺旋架构、强化内生驱动、搭建螺旋网络、实现螺旋保障”的融合机理。同时,根据“三螺旋”理论的作用机制,应积极探索以理念融合为本的感知性融合、以课程融合为根的功能性融合、以跨专业融合为点的结构性融合、以项目合作融合为体的社会化融合等多元模式。文章还从制度体系、组织体系、课程体系、平台体系、激励体系等层面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以期为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了高职院校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提供参考,以广东省8所高职院校在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深度访谈相结合,发现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效果不尽人意的现状;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课程教学体系、教材建设、师资团队和实践平台等四方面分析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建议构建“六位一体”教学法;加强“创业基础+专业理论+创业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双师素质”的师资团队建设和打造学生创业云服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化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三通两平台”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与标志工程。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均衡配置各类优质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前提。2000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在全国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深刻的内在关联,二者的融合既是切实加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必然选择.新时代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对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创业就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丰富的价值意蕴.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面临着融合理念尚不统一,融合机制尚不完善,融合平台尚不明确,融合氛围尚不理想等现实困境.基于此,高校要秉持"融合共生"的育人理念,优化"融合共赢"的育人机制,搭建"融合共建"的育人平台,创设"融合共营"的育人氛围,以推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