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届高考数学试题中,排列与组合部分的试题主要是应用问题,并且一般都有附加限制条件.这些问题的内容和情景是多种多样的,解题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我们在排列组合内容的复习中,要抓住典型问题,领会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结构、基本要求、基本思路、基本步骤,从而总结解题规律,这是有效和实用的方法.下面就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排列组合题目做分类解  相似文献   

2.
闫晓辉 《成才之路》2010,(14):57-58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进一步学习概率的基础,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下面仅就排列、组合中的能力素质培养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排列组合内容在高中教材中所处地位不高,高考也就涉及一个填空或选择题.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一般不会特别重视,认为只要基本方法落实到位,剩下是学生悟性问题.确实,排列组合问题对学生的智力要求较高,特别是复杂的排列、组合混排问题,没有冷静、缜密的思维能力,很难做到“不重不漏”,当然这主要是针对穷举而言的,穷举法在“较少”元素排列组合问题中的地位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4.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题目的类型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每年变化不大,综合性大题很少涉及到这部分内容.题目多属于中档难度题目.纵观高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题目,考查的重点和热点是排列组合的应用题,二项式定理中的通项公式.考查的题型有:(1)集合中运用组合数的简单计算问题;(2)带限制条件的排列或组合问题;(3)排列组合综合问题;(4)求二项式展开中指定项或系数.其中以第2类,第4类题型出现的频率较高,而第3类题型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张杰 《中学教研》2008,(2):10-12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是历年高考必考内容之一。一般都有1~2道小题,且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考查的重点通常是有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考查的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的基础知识常有: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排列、排列数公式、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性质、排列组合应用问题、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二项式系数的性质、二项式定理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排列组合问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本文试图以2008高考排列、组合试题为例。总结归纳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7.
排列与组合是初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排列与组合的计算公式也不难掌握 ,然而在具体解决排列与组合的问题时 ,学生往往束手无策 ,不知从哪下手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实际上有两种 :一是数学思维上的问题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一般总是想套用公式或推理论证 ,这种思维的定势正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一大思维上的障碍 ;二是数学方法上的问题 ,学生没能正确理解并掌握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常用的方法和手法 .下面 ,我们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排列组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正确的思维方式是解决排列与组合问题的前提不少学生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  相似文献   

8.
排列与组合知识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概率与统计初步知识的基础.在学习排列组合知识时.同学们不仅要学会灵活运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而且更应学会认准所需解决的排列组合问题的类型特征,采用较为恰当的策略加以解决.下面我们来结合近年高考试题.谈一些解排列组合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从反馈的教学效果或测试结果来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差,得分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排列组合的原理、怎样导致的重复现象以及如何剔除重复计数等不甚清楚.本文结合实例,剖析在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时容易陷入的几大误区,旨在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思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中数学新教材中增加了概率内容,且安排在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一章的最后.二项式定理要用到组合数公式,是排列组合内容的直接延伸,可以利用二项式定理求出各种有关组合数的和;而由概率的定义,提供了利用排列组合求概率的方法.这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学生在此类问题上得分率极低,主要是源于学生对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众多方法及其适用背景未能逐一吃透,习惯用模型套问题,不会变通.加强对常见、典型排列组合问题的研究,并试图提炼出可加以逻辑证明的组合恒等式,有助于学生理清排列组合的内部关系并进一步领会通性通法.  相似文献   

12.
解排列组合问题,需首先根据题意弄清是排列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与组合混合问题,然后抓住问题本质,选择正确策略.笔者根据自己的体会,结合近年高考、各地会考和模拟试题,将解排列组合问题常用策略例释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排列组合问题与生活实际结合密切,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每年高考的一个必考内容.因其解法独特,答案一般不易直接作出检验,使得初学者往往感到比较困难.数字问题是同学们比较熟悉的问题,通过对数字问题的解决,不断探索,可以总结出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的一些常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排列组合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从反馈的教学效果或测试结果来看,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差,得分率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排列组合的原理、怎样导致的重复现象以及如何剔除重复计数等不甚清楚,本文结合实例剖析在求解排列组合问题时容易陷入的几大误区,旨在探索题型规律,揭示解题思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排列组合问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其考查形式绝大多数以选、填题的形式出现,试题的难度一般以中档题为主.由于排列组合试题知识相互交错,综合性强,思路灵活,解答时往往容易将二者的概念混淆,理不清,辨不明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进而造成解题失误.为此,本文试图以2008高考排列、组合试题为例,总结归纳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两个计数原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在高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是高考必考的内容,大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有时与概率统计知识综合出现在解答题中,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运算与思维能力,属于中档题.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及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这两个原理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理解排列、组合的意义,掌握排列数、组合数的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  相似文献   

17.
排列、组合是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之一,历来是高中数学学习中的难点。学生一般都感到这部分内容独特、思维抽象、题型繁多,并且容易产生由于思维不周而引起的重复或遗漏错误,而这种错误往往又难以检验。本文仅以近两年全国高考排列组合问题为例,谈谈常见排列组合问题的处理方法,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排列组合是初等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推导组合数公式的传统方法,都是根据排列与组合的联系,利用排列数公式来推导组合数公式。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不借助于排列数公式而独立的建立组合数公式;任意m个连续自然数之积,一定能被m!整除,这是学过排列组合的同学不难理解的,但是,m-1个连续自然数之积在满足一定条件后,也能被m!整除,这一点也许同学们并没有注意到。熟悉这些内容,对于进一步学习,研究有关排列组合问题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排列组合问题是高考必考内容,近年来高考命题已逐步趋于多样化,但在高考试卷中一般仍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它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不易验证。怎样指导学生复习好这部分内容呢?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题型与解法归类、识别模式、熟练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常用解题方法1、(1)审题;(2)判断分类还是分步?分类相加,分步相乘;(3)判断排列还是组合?有序排列,无序组合。2、较复杂的问题需设计出完整事件的程序,依需要分类(互相排斥)或分步(互相关联),而每个程序都是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然后逐步解决。3、排列问题的常用…  相似文献   

20.
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的基础,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考在此部分设置的题目也多为基本题或中等题,但解决排列组合应用题时,学生易因题意理解不透彻而出现偏差.因此,在解决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的过程中,应注意阅读题目,把握问题的实质.分清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分清分类与分步的标准和方式,并注意遵循两个原则:(1)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2)按事情发生的过程进行分步.在解题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寻求有效途径.下面结合实例进行分类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