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曾玲 《辅导员》2009,(23):I0016-I0016
最近,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顽强的精神、钢铁的品质让我敬佩。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文本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神秘的梦,需要破译的经典细节太多.热爱古典文学的学生,喜欢猎奇探秘的学生,都会对小说留下的“谜面”充满好奇,那些与主要人物命运相关的蛛丝马迹,都会吸引学生探究的目光.我抓住这强烈的好奇心,试图将其转变为经典阅读鉴赏的自觉.为此,我就以“林黛玉”这个敏感的“贾府新客”为聚焦视角,引导学生发现并尝试揭示贾府纷繁背后一些“秘密”,哪怕是很小的发现,也都是鉴赏的乐趣.高中生读《红楼梦》,往往会停留在情节故事层面,缺少深度剖析.我们引导学生读《红楼梦》不要把谜底过早地告诉学生,也不要把太多的结论告诉学生,而要引导学生从情节故事的经典细节出发,透析“蛛丝马迹”,抽丝剥茧,如神探柯南一般,小中见大,获取惊世骇俗的发现.  相似文献   

3.
一、以学故事的方式轻松进入课文 我们小学的语文课文中几乎都有故事。有些课文本身就是故事,像《草船借箭》、《三借芭蕉扇》、《负荆请罪》等都是故事类课文。学生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理解应该不成问题。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读这样的课文,感受故事的精彩.激起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王双 《辽宁教育》2014,(4):94-94
新的习作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命题、自由表达,而实际上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给自己的习作命题。我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学生向课文寻“生花妙笔”,向课文寻“题目”,教会他们自主命题。如写人记事时,我会引导学生想想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以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既借鉴了如何命题,又学会了如何具体、生动地表现人物品质;写叙事的文章,我会重点引导学生读《窃读记》《慈母情深》;写景状物的文章,我会引导学生借鉴《桂林山水》《蟋蟀的住宅》。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训练,《小书虫xx》《冬阳下的温情》《迷人的秋》等作文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5.
一、在读中结合看图训练 一年级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让学生先看图,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蘑菇该奖给谁》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再说说插图中介绍了小黑兔和小白兔都和谁参加比赛?兔妈妈为什么把蘑菇奖给小白兔?  相似文献   

6.
一、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1、抓典型进行讲评。 我让学生回忆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明白叶圣陶是怎样的一位人文作家.他又是怎样引导他的学生肖复兴修改作文。让他的学生成了著名的文学家.以上叙述让学生明白许多名著都是作家反复修改得来的。与此同时。我从本次作文中挑选了两篇学生作文.一篇写得较好。一篇写得较差。先指导学生读好作文.让学生评评好在哪里,提出不足之处和修改建议。再指名让学生读较差的那篇作文.  相似文献   

7.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高中生当然应该读读《红楼梦》,把《红楼梦》列为语文课程内容也是理所当然。可是,《红楼梦》确实不好读,怎样在高中语文课上组织引导学生去读,也确实需要费一些心思。  相似文献   

8.
冬妮娅之歌     
第一次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我还在读四年级,那时纯粹是为看这本名著而看,因此看完后,我对冬妮娅这个人物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只知道她是保尔青年时代的第一个恋人,是一个资本家的女儿。后来,我偶然看到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刚巧是冬妮娅帮助保尔逃跑的那段故事。看完后,我突然有种冲动,便从书架上翻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饶有趣味地看第二遍。这一次,我关心着保尔和冬妮娅的感情发展,看着他们从陌生人变为朋友,再变为恋人,最后在革命的洪流中各奔东西。对他们的最后分手,我充满了惋惜,甚至曾为此憎恨过。因为在我看来,所有真心相爱的人最后都应该有  相似文献   

9.
陆璐 《华章》2012,(20)
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两周,其新作《半生》再次向人们昭示:奈保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小说《半生》是奈保尔的又一部自传性小说.故事的主人翁虽然有着一些与奈何尔相似的人生经历,但威利则替作者承受了文化冲窘态所致的历史伤痛及身份困惑.  相似文献   

10.
读与哈姆雷特是怎样的关系?笔浅谈三点。 一、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为什么“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原因有二:首先是作品本身的丰富性。这里主要是指学作品,那些用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作品,形象大于思维。一个形象、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看可以说明不同的道理。如,李商隐的《锦瑟》一诗,至今诸家看法不一:有人说是咏物诗,有人说是爱情诗。可以说各有道理,难下定论。《教参》上也是这样处理的。这不是一个是非选择题。再举一例,《水浒传》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壮举,抑或是“招安”、“投降”。一句话:作品本身的丰富性已为读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可能与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画风》是一则很有趣的儿童故事,主要讲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课文内容浅显,学生一读即懂,但本文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二年级的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态度、观点和做法,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弄清每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朋友的创意,学习他们爱提问题、爱动脑筋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谈生命》是冰心极富代表性的散文佳作。其文清新典雅,其理娓娓人心.涵泳吟读.如品香茗。该文属精读课文,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品语言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但在一般的散文教学中,品味语言容易出现程式化现象,通常是学生先找出可品之处,加以揣摩,教师点评.然后读一读。这种方式不能说没有效果,但时间一长,学生可能会“审美疲劳”,流于形式。因此.换一种方式,有别于常规,成为我设计本课教学的思考点。  相似文献   

13.
去年,已85岁高龄的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就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借鉴、从读学写”作了巡回演讲。这儿,仅以她教学《陶罐和铁罐》为例,看看她是怎样引导学生从读学写的——  相似文献   

14.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 ,描绘了诸葛亮的顾大局、识大体和神机妙算。故事环环紧扣 ,引人入胜 ,教师可组织学生从读中感知感悟 ,引导探究 ,启发学生思维 ,启迪智慧 ,进行探究性阅读 ,培养学生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和积累语言的能力。一、认真预习 ,搜集信息。教师指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文 :读读课文 ,看看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经过怎样 ,结果又如何。查字典弄清“神机妙算”这个词语的意思 ,把课文中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地方标出来。课前 ,教师布置学生浏览《三…  相似文献   

15.
王全录 《甘肃教育》2009,(20):42-42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西汉贾谊的《过秦论》和北宋苏洵的《六同论》,这两篇文章都是议论文,且所论问题不无关联。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引导学生用比较法进行学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笔者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学习。  相似文献   

16.
张开鹏 《班主任》2008,(8):86-86
喜欢读《班主任》已经是很久的事情了,读它已成了我工作中的一个习惯。它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的治班锦囊。我爱《班主任》,我的学生也爱上了它。于是,我们班里便有了四十多位爱读《班主任》的小小“班主任”。读着、读着,他们产生了一个美好的想法:假如我是一位班主任,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7.
探讨奈保尔的小说《河湾》的流亡主题。V.S.奈保尔刻画后殖民时代非洲丛林河湾地区一群流亡者的形象,如萨林姆,因达尔,马赫士,舒巴,惠斯曼斯神父,雷蒙德,耶苇特和墨迪,同时深刻地展现了他们所处的困境:不能融入周围环境,遭受置换带来的困惑。通过这些描写、刻画,奈保尔拓展了后殖民文学中流亡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语言活泼、生动有趣的看图学文 ,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作者用故事的形式来叙述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这种写法贴近学生生活 ,富有儿童情趣 ,学生乐学 ,兴趣浓厚。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及文中重点词句 ;理清课文条理 ;弄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2 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看懂图意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2)抓住“找”字 ,引导学生自学 ,提高学生自学能力。(3)采用不同形式的自读、朗读 ,让学生从读中悟情。三、教学方法“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这节…  相似文献   

19.
嘉木 《父母必读》2011,(11):154-156
读了那么多好看的图画书,总是特别好奇背后的创作者都是何种面貌,又都是怎样将一个个故事呈于纸上,跃入读者的眼中。 一个晴朗的秋日午后,我们有幸与《桃花源记》的插画作者握手,并与本书的出版人一起聊起了绘本。  相似文献   

20.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