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第十届一次会议。 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将在这里代表国务院做本届政府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 在这次全国人大会议上,朱镕基将告别中国的政治舞台,告别总理的岗位。 五年总理、一届政府,这位总理会如何评价过去的五年? 2003年1月27日,朱镕基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九次全体会议,讨论即将提请十届  相似文献   

2.
在1.5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朱镕基12次提及“世贸组织”。中国高层动员所有的大脑,在“入世元年”为自己的国家开出一份务实的应对书  相似文献   

3.
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多出优秀精神产品 朱镕基总理于3月5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多出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优秀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4.
朱镕基提出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繁荣文学艺术,重视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还提出要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持续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大对书刊、音像盗版活动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5.
朱镕基邀请科教文卫体等各界人士座谈 2月9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邀请文化、科技界人士到中南海座谈,征求他们对即将提请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中国书报刊发行业协会会长刘杲、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杨德炎等出版界人士在座谈会上发言。  相似文献   

6.
新闻榜     
“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那些贪官污吏。”针对香港媒体的有关评价,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3月15日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这样回答记者。 这是朱镕基上任以来的第五次记者招待会。新华社记者提出了有关财政赤字的问题,朱镕基回答时,提及香港报纸送他的“赤字总理”称号,并称“我从不接受荣誉称号”,所以这四个字要奉送回去,并说自己将政府资金投入到了基础建设上;朱镕基还坦言目前最  相似文献   

7.
他们     
《中国新闻周刊》2001,(24):10-10
担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17年之久的朱镕基日前回到母校,聚集在该校体育馆、等待聆听总理作形势报告的师生,没想到同时听到的还有院长的告別演说。朱镕基宣布辞去经管学院院长一职,“今天,我告别清华,以后就很少来了。说实话,永远也不来了。”此言一出,在场师生无不动容甚至落泪。朱镕基1984年5月出任经  相似文献   

8.
怎样理解朱镕基总理关于建立信用档案的要求?朱镕基总理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和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先后两次提出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的要求,并把它看作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一项治本之策。这是对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提出的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也是档案工作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加快自身发展的极好机遇。  相似文献   

9.
周幼非是台湾《人权论坛》的记者,每当和别人谈起与大陆前总理朱镕基的交往时,他就眉飞色舞,兴奋不已。“我和朱镕基的认识并非靠什么重要人物牵线,而是放了他一炮,这一炮,不仅没有轰远朱镕基,相反成了近水楼台,每次到大陆采访,他都接见我,让我再放炮!朱镕基真是个胸襟宏大又平易近人的政治家啊!”周幼非如此评价说。周幼非先生与朱镕基的认识是在1988年的4月,当时他是第一次到大陆采访,准备到北京采访第七届人大会。那天,他乘坐的飞机在上海降落时,已是晚上十点左右,他原想转搭的飞往北京的飞机因误点而停飞了。周幼非先生又是第一次到上海…  相似文献   

10.
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九届五次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宫、科技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在文化设施前加上"公共"两个字,这是第一次.笔者认为,"公共"两个字的增加,标志着我国档案馆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也给档案馆工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发展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各项事业,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风貌和人民愿望的优秀作品。加大  相似文献   

12.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朱镕基总理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信用档案,推动我国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今年全国人大九届五次会议,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指出:“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作为一国总理,在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快建立一种专门档案,  相似文献   

13.
新闻人物     
朱镕基:拖下去,那不动武行吗?3月15日,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朱镕基举行了他上任以来的第三次记者招待会。在台湾地方选举前两天,没有什么比两岸关系更让人关注的了,朱镕基以罕有的高声说:“不管谁上台,绝对不能搞‘台独’,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都不能允许!这就是我们的底线。”随后他又缓声说:“谁赞成一个中国我们就支持谁。什么都可以谈,可以让步,让步给中国人嘛。”另外,西部开发、反腐败、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热点问题也都成为今年记者招待会的提问焦点。这位极富人格魅力的国务院总理,在一小时四十分钟的时间里,以他的睿智回答了各国记者的16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的必然选择.直接关系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在强调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之后,第二次郑重提出“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档案”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强调“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朱镕基同志曾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多次提到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快信息产业发展,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全国各地也纷纷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制定了各种发展纲要,在未来的5-10年里大力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1999年3月5日,朱镕基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九届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严肃地指出:"要认真贯彻《建筑法》,所有项目都要严格执行建筑程序,加强可行性研究,按规定权限进行审批,精心勘察设计和施工,认真做好竣工验收工作."这是我国第一次将基建工程质量问题作为大事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笔者认为,朱总理的这段讲话,不仅是对基建工程项目的主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监督单位及竣工验收单位提出的严格要求,实际上也是针对基建档案管理部门与基建档案工作人员而讲的.  相似文献   

17.
任琦 《新闻实践》2009,(12):50-52
新出版的《朱镕基答记者问》开篇,收录的就是朱镕基作为国务院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答中外记者问的全文。每年举行一次的全国人大会议记者招待会,不仅是阐明党和政府立场、阐述政府工作、叙写世人瞩目的中国故事的政治传播场,也成为各路媒体一展身手的竞技场。  相似文献   

18.
朱镕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有不良行为记录者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甚至绳之以法”。……  相似文献   

19.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此后,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对舆论监督的重要性给予肯定,这给新闻媒体以极大的鼓舞。但在十五大后不久,就发生了震惊全国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新华社播发了一篇题为《要有共产党人的“差距观”》的述评。这篇述评真实地反映了出席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代表们在审议朱镕基总理关于“十五”《纲要》的报告时求真务实的严肃态度,生动地诠释了我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