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摄影记者应有强烈的追“动”意识 追“动”也就是在追求新闻事件最精彩瞬间的魅力。这瞬间,倏忽即逝。一旦失去,会令你仰天长叹。 追“动”也是在追求对新闻事件最本质的意义的提炼。有一年获中国新闻奖大奖的作品《深圳8·10股潮》,抓取了在一夜等候之后却在关键时刻被人流无情挤了出来的青年的形象,他汗、泪交织,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70年代初,盐阜平原一座小镇里,一名性格风风火火的青年带着梦想走进军营,与新闻报道结下了不解之缘。如今,当年的追梦青年已成长为一名师职领导干部。这位青年就是曾在团、师、军机关担任多年新闻干事,在新闻战线上做出骄人业绩,被《解放军报》、《人  相似文献   

3.
一名福建籍青年,因无法还乡,在外白渡桥上寻短见,幸被上海一批青年及时发觉,救上来安全遣送回乡。图为上海的青年正在桥墩上紧紧将他拉住。  相似文献   

4.
人云:有所为,有所不为。当记者恐怕也是这样,要有所思有所不思,有所欲有所不欲,有所行有所不行,然后才能做一个成功的记者。有所为,大家都说得不少。有所不为,谈的似还不多。我觉得这很重要,尤其是对青年记者来讲,追名逐利,应列入“不为”的首位,否则,误入歧途,悔之晚矣! 追名逐利,历来为中国知识分子所不齿。这里且不议论追名的弊病,只谈逐利之危害。有些记者把追求物质利益作为  相似文献   

5.
2009年的7月15号,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瑞典青年盲人协会年度会议上,来自中国江苏的23岁盲人女孩吴晶,全票当选瑞典青年盲人协会副会长,成为这一协会成立以来唯一的一名外国人。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吴晶,感受这名盲人女孩不同寻常的亮丽人生。  相似文献   

6.
2011年5月26日,全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120名青年代表在北京联合发出《反对虚假新闻抵制低俗之风争创文明广电青年的倡议书》,呼吁广电行业青年从业人员不断提升新闻报道和艺术创作的质量水平,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一名有责任、有品格、不浮躁的文明广电人。作为在新闻采编一线工作的广电人,我对于这一倡议非常赞同,坚决响应其号召。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是我走向新闻写作之路的引路人,当我已经步入中老年行列时,她却仍然年轻。每当我看到她那朝气蓬勃的封面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我就会产生一种感激和兴奋的冲动,爱不释手地一口气读完全部页码。我是从学习和研究《青年记者》中逐步走上新闻写作之路的,在《青年记者》的热心帮助下,我从一名不懂新闻 ABC 的无知青年成长为一名成熟的企业宣传干部,并在省城新闻媒体中崭露头角,每年有上百篇新闻稿件被报刊、电台采用,连年被党报党刊评  相似文献   

8.
倍速播放,正在成为年轻人追影视剧、刷综艺节目的一种主流选择,并逐渐改变影视行业生态.从国内的腾讯、优酷、爱奇艺,到国外的Youtube、Nexflix,主流视频平台通常允许用户加快或减慢播放速度,选择范围一般在0.5倍至2倍.中国青年报一份针对18至35周岁青年的调查显示,有76.5%的受访者承认自己过着“倍速生活”.  相似文献   

9.
去年国庆期间,三千名日本青年应胡耀邦总书记的邀请,来华同我国青年进行了规模巨大的友好联欢活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日广播部,对这一活动作了连续、充分、生动的报道,获得日本听众和访华日本青年的好评。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0.
小说的深度当然来自于作家心灵的博大与精深。一部优秀的作品总是与作家独特的审美感知方式和洞悉社会、体悟人生的高超能力息息相关。它向读者提供的,并不只是一个好故事,还有潜藏在故事之中的有关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生命自身的多方位思考。青年作家王旭烽的长篇新作《南方有嘉木》就是在试图追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7周年的国庆宴席上。坐着一位来自吉林省榆树县的青年农民。他喜气洋洋,正和全国人民一起欢度国庆节。他那份幸福和自豪。永远感染、激励着后人奋发图强。这是一张37年前的照片。照片上那位青年农民就是刘景发。现年已经67岁的刘景发,是榆树市新立镇农机站的一名退休职工,年轻的时候是一名拖拉机手,他以集体为家大公无  相似文献   

12.
于红艳 《编辑学报》2019,31(4):456-459
撰写编辑学论文是编辑职业资格提升的硬性要求,也是青年编辑快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编辑的最佳途径;因此,青年编辑应积极参与科技期刊的研究和编辑学论文的撰写。而撰写编辑学论文又是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短板。本文立足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角度,结合作者自身编辑学论文写作和投稿经历,总结科技期刊青年编辑撰写和发表编辑学论文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从事档案保护研究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在中国科协“四大”期间亲耳聆听了江  相似文献   

14.
追稿记     
去年初夏的一次追稿,使我永生难忘。 那天下午,我从报社下班回家,路上,一名通讯员告诉我,新店乡石塘村发生了一起啤酒瓶爆炸事件,一妇女被炸伤。他刚说完,一辆“面的”已开到面前,说是送我去该村采访,还要带电视台的记  相似文献   

15.
曹林 《新闻记者》2003,(10):32-32
有则新闻来自中新网:一青年遭遇车祸倒在了卡车车轮下,一名中年人用自己有力的双臂小心翼翼地将青年从血泊中抱起,让自己的司机火速将伤者送到医院抢救。围观人群中突然有人叫了起来:“张市长!救人的是张市长!”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原来这名救人者是厦门市市长张昌平。新闻的结尾是这样写的:记者在医院急诊  相似文献   

16.
1921年7月,一位中国青年来到莫斯科,在克林姆林官里有幸聆听到列宁的演讲,列宁还询问他关于中国东方的一些社会情况.因为忙碌,未能给予他更多的指导.这名年轻人就是日后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的瞿秋白.80多年后的今天,又一位中国青年来到莫斯科,探寻这个国家生活的变迁.这位中国青年叫许知远.  相似文献   

17.
许海燕 《编辑学报》2021,33(2):226-228
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相对枯燥,尚缺乏科学评估编辑业务能力的方法.青年编辑是科技期刊编辑的重要力量,如何提升青年编辑的工作热情、增强其学习动力和业务能力,值得探索.目前有各种机构和组织举办科技期刊编辑业务方面的比赛,对科技期刊编辑,尤其是对青年编辑的影响较大.作为上海市科技期刊的一名青年编辑,笔者共参加4届上海市科技期刊编...  相似文献   

18.
4月28日,由来自全国29个省、自4治区、直辖市及中央新闻单位的40名青年新闻工作者参与的“演讲与口才杯”全国新闻界“做人与做文”演讲比赛水落石出,评出特等奖一名、一等奖二名、二等奖五名。这次旨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激励青年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的演讲比赛,是由中国记协、《演讲与口才》杂志、《做人与处世》杂志、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参赛选手分别来自广播电台、电视  相似文献   

19.
1955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委员、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胡耀邦到温州视察青年工作后,在杭州的一次团干部座谈会上倡议组织青年志愿垦荒队开发建设大陈岛。耀邦同志的倡议得到温州青年的积极响应。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有800多名团员和青年报名参加志愿垦荒队。《中国青年报》于1956年1月22日刊登消息,报道"浙江温州青年200多人组成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将在1月29日出发去大陈岛开荒……昨天,团中央派专人动身去温州,携带了团中央的贺信和题有‘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一面大红锦旗,去授予温州青年志愿垦荒队"。  相似文献   

20.
自1980年以来,从大学直接分配和调到我们报社做记者、编辑工作的青年同志已达83人,占全报社记者、编辑队伍总数的53.2%。几年来,我们责成编委会一位成员专门负责,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做好培养提高青年记者、编辑工作。现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他们当中绝大多数进步较快,有两名同志被评选为大连市劳动模范,有6名同志被提拔为部主任、副主任。去年以来,有9名同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3名同志荣获大连市优秀宣传工作者称号;有36人次获大连市以上好新闻作品奖;有的撰写的经验性文章被《新闻战线》发表;有的采写的报道被《人民日报》转载。去年年底,大连市8万名读者评选出的“十大新闻人物”中,有4位新闻人物是由青年同志采写的。本报23个专刊、专栏,有14个是由青年同志采编的,他们富有热情、锐意创新,大部分专刊、专栏办得生动活泼,深受读者的喜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