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黄宇明 《大观周刊》2012,(9):231-231
“五阿哥”式的历史教学模式通过信息传递,对抗式讨论法,历史情境或场景的模拟,活跃历史课堂的同时进行有效历史教学,培养现代社会“小燕子”类型的初中生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构建了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的纽带。  相似文献   

2.
齐永 《新闻爱好者》2006,(7S):52-52
当历史成为一种记忆,当记忆被淡忘,历史献片的作用就是,打开尘封在时间隧道深处的记忆,让历史从中走出来,生动鲜活地上演一出出威武雄壮的活剧展现给今天的观众,从而能给观众一个或多个审视历史的角度,进而让观众形象地了解历史、获得感知。  相似文献   

3.
聂翔雁 《博物馆研究》2004,(3):34-35,33
历史认识是三级思维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史料是历史认识的唯一依据,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史料中文献史料是其主体,所以有必要对文献史料辨证性质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历史研究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个人说史     
回归历史真实,对历史人物进行充分的关注,打破概念和脸谱化的认识,在对历史阐释中注重对现代的关怀,以通俗的语言、严谨的态度来传递历史,这是个人说史者的共同特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吕行 《云南档案》2006,(4):20-22
引子 由于土地辽阔,历史纷纭繁复,无形中使得我国的历史教育只见大开大阖、江河纵横,而对于身处其中的人物事件却缺乏设身处地、具体而微的关照,特别是在地方史方面留下了太多语焉不详的空白。因此,常有类似的说法,即:大多数人对国家历史较为熟悉,对地方历史却一无所知。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悖论:大国历史的纵横恣肆往往和居住在偏僻之地的个人没有太多紧要的联系,而构成个人生活源头的地方历史事件又往往无法通过学校教育来普及;再进一步说,没有地方历史的丰富翔实,高高在上的国家历史也将成为一间架空的大厦,丧失它原本深山藏古寺的深邃与复杂。  相似文献   

6.
高强 《兰台世界》2005,(9):126-126
中文“历史”一词最早出现于何时?何时成为常用名词?葛懋春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一书认为,“历史”一词出于清末;梁宗强编著的《中国历史之最》一书认为,1903年“史学”课更名为“历史”课,这是我国最早出现“历史”一词,并且可能是从日本传入。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献学是一门正在建设中的学科,它的许多重要课题还处于探索之中,一些学者为建立历史文献学理论体系进行着艰苦的探索。曾贻芬、崔文印二位先生“对历史文献学孜孜以求,既不趋时,也不逐利,十年如一日,扎扎实实进行深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和《中国历史文献学》是二位先生长期深人研究、探索的结晶。这两本是姊妹篇,“《述要》重在对历史文献学发展历程的简述,而本书(指《中国历史文献学》)则重在理论的探索”。二者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历史文  相似文献   

8.
汤涌 《浙江档案》2006,(7):32-33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命名的二十四座历史化名城之一,有着丰富、深厚的历史化积淀。老照片绍兴人物之一,以视觉形象记录瞬间的事物,留下人物活动踪迹的图像资料,从一个小小的侧面来向读介绍绍兴历史的一些过客,成为历史的见证,生动地反映了绍兴旧时的人物特征,让尘封的历史重现光华,但愿读从中获得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英国状况》一书中曾有这样一句耐人深思的话:“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派别,甚至比黑格尔,都要重视历史。”(《马恩全集》第一卷,第650页)这句话极其透彻地道出了历史科学的重要价值。历史是什么?历史有什么价值?悠久的历史是我们珍贵的财富,还是沉重的负担?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仍然有仔细回味、思考的必然性与迫切性。如果我们审视一下今天复杂的文化市场,不难发现,在当今社会历史科学的普及是何等的贫乏。这突出地表现在学术研究与大众普及之间的严重背离。一方面,我们大批历史科学研…  相似文献   

10.
历史音频资料的管理和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  冯敏园  丁琦 《视听纵横》2005,(1):105-107
音频资料是广播事业发展的积累和见证,是现代科技与化的结晶,是时代进步经济发展的缩影。一些历史音频资料,承载了历史变迁的瞬间,记录了伟人名流的传世之音,保存了艺术家亘古不变的艺术魅力。这些珍贵的历史音频资料不仅仅是广播电台的瑰宝,更是一笔无法计算价值的社会精神财富。作为广播电视的工作,我们不仅仅肩负着保护历史,传承历史的重任,  相似文献   

11.
历史和新闻是两门不同的学问,又是两门相通的学问。历史是过去的记录,新闻是现在的记录。历史是当时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历史是新闻的积淀,新闻是历史的瞬间。研究昨天的历史,可以了解今天新闻发生的由来和走势;研究今天的新闻,可以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和延续。所以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句话也可以倒过来说:以新闻为鉴,可以明因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这是王羲之的历史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是杜牧的新闻观。前者强调的是要把今天发生的新闻放到历史的长河里去认识过去;后者强调…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央和省市的主要新闻媒体、重点新闻网站共同推出《永远的丰碑》大型主题宣传活动。活动每天一篇,介绍一个新中国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先烈和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让了解新中国历史的人重温历史,让不了解新中国历史的人学习、认识历史。  相似文献   

13.
现象之一:“据零点调查公司对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四个城市青少年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状况进行调查,发现青少年对历史知识的了解程度非常低,按 100分满分计算,受访者平均得分仅 27 69分,只有 1 5%的人得分超过 60分。”   现象之二:这些年,一些以历史作为题材的小说、电视剧非常火爆,十分走红。这些小说和电视剧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借历史之招牌,随意歪曲和篡改历史,完全没有了历史的真实;一类是选择历史中富于趣味能够吸引读者或观众目光的部分,特别是野史中的细节加以扩大、增容。这两类历史小说或历史剧让历史…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历史文化名城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市。两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主任周干峙先生认为,历史文化名城应具有“很高的品质,很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相当久远的历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需求、经济张力、时代变迁导致了名城的保护已难以求全,许多城市采取了由全面保护到重点保护的策略,改造更新已是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无法回避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关绍岚 《大观周刊》2013,(3):203-203
重视历史的学习和研究,总结和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是相当可贵的,当今的中学生是国家的后备力量,如何在开始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就能从了解历史、尊重历史、铭记历史来培养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解放     
在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语言词汇里,有许多闪光的“历史名词”,这些“历史名词”以其独具的时代震撼力和历史韵味,或存于档案文件。或流传于人民群众中。它们是浓缩的历史,是历史长河中的浪花。一滴水见太阳,揭示这些名词蕴含的丰富历史与时代价值,无疑对我们今天是一种借鉴和启迪。本期推出的是:解放。  相似文献   

17.
历史教育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基本内涵就是要总结历史特别是我们民族的发展历程、辉煌成就与经验教训,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的方式向社会尤其是青少年普及历史知识的过程,以增强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加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历史素质和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8.
用全新的史学理念去阐述历史,用传世文物去演绎历史,用创新的图文形式去复原历史,以帮助现代读者冲破时空界限,呼吸到中国祖先的生活气息,亲身感受中华文明的撼人魅力,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联合出版的大型全彩印中国文明史读物《中华文明传真》的主要创意。《中华文明传真》一改以往历史著述只注重朝代的兴衰更替、治乱得失、人事变迁的陈套,不着力于对读者灌输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记忆性的内容,而是全方位多视角地重视表现社会整体的时势、变革、发明以及对历史发展至关重要的现象,努力将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现在都比较爱听历史课,因为听历史常像听故事一样。只可惜故事材料有限,听来太不过瘾。历史老师也常常苦于缺少辅助的历史材料。《东方红故事》是一部适于少年儿童阅读的现代史故事丛书。该书全套20册,每册都用说故事的手法,写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一个阶段,或几位重要的历史人物的事迹。书的内容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启蒙时期到共产党成立,第一次国共合作,铁军北伐,工人农民群起斗争,南昌起义,惊险万状的地下斗争,说不尽的红军长征故事,到西安事变,卢沟桥畔抗日第一枪,八路军高举抗日大旗,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直到…  相似文献   

20.
《陕西档案》2012,(1):19-19
日前,美国国家档案馆对外宣布,参与“历史别针”项目。该项目是由一家名为“从我做起、改变世界”的非盈利公司发起的,旨在搭建一个平台,将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各代人熟悉的历史融汇在一起。在“历史别针”平台上,内容提供者可以上传历史图片、视频、音频到谷歌地图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