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速科学技术进步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这是小平同志科技思想的生动表述,也  相似文献   

2.
<正> 最近,江泽民同志在为《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干部选读)一书中指出,“加强我国的科技进步,一定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科技素质”。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这一重要指示,对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技术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管理能力,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更充分地依靠科学技术,促进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动力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兴吾 《软科学》2000,14(4):9-12
20世纪 90年代 ,江泽民同志在对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宣传和贯彻落实中 ,进一步确立起“科学技术动力观”。江泽民同志指出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科学技术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 ,并且归根到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笔者认为 :江泽民同志的“科学技术动力观”是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确立起来的社会发展观 ,它全面、深刻地突出了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 ,…  相似文献   

4.
依靠科技进步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艾军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是一场涉及四化建设的造多层面的整体推进过程,包括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等的各个领域相互作用,系统的变迁。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①,党的十...  相似文献   

5.
<正> 今年是《科技进步法》颁布两周年和《山东省科技进步条例》颁布一周年。滨州地区在“一法一条例”的实施上,地委、行署重视,科学技术优先发展落到了实处。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一是在领导力量上,形成了一把手抓科技的机制,科技工作的成效纳入政绩考核和任期责任制,二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现代地球科学技术正在深刻、全面地影响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哲学、军事等社会因素是地球科学技术形成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球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物质文明繁荣、精神文明进步、社会生活现代化、社会结构变革等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科学地认识“人地关系”,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地球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好平  王莉 《软科学》1991,5(4):5-8
<正>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1988年,邓小平同志根据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七八十年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现在,科学  相似文献   

8.
<正> 1978年3月18日,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此基础之上,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它对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这一论断的丰富内涵。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9.
<正> 一、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重大意义 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高瞻远瞩地重申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并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  相似文献   

10.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上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转变。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讲:“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1982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  相似文献   

11.
<正> 本文就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质含义的意义、科技与经济相互作用、科技进步的主要特征、发展趋势和方向等十个方面,深化认识,升华思想,确立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龙头观”、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教育文化两大方面。江泽民同志指出 :“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发展科学技术 ,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战略方针。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建设现代化强国中的重要作用 ,以高水准的社会风貌为科技发展提供良好思想氛围 ,对实现我国新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 ,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科学技术发展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进步 ,而且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 ,形成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树立科学精神、科…  相似文献   

1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为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特作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青海科技》2005,12(6):1-1
要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创新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们必须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着力提高利用科技手段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面向21世纪,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实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大力推进信息化我国正处于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同志指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强调:“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在战略高度上,为我国国家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地位。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  相似文献   

16.
15年前的今天,《云南科技管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作为科技报刊中的一员而诞生。时任省委书记的普朝柱同志为本刊创刊题词:“科学技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时任省长的和志强同志的题词是:“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时任省委副书记的聂荣贵同志的题词是:“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为富民兴滇服务”;原省委、省人大的老领导高治国、马文东同志也分别为本刊题词:“发展科学技术,振兴云南经济”、“提高科技管理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讲求效益,注重质量,使云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成为现实经济的优势”。这是省委、省…  相似文献   

17.
《科学与管理》2002,22(3):4-6
<正> 为进一步加快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特作如下决定。 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施科教兴鲁战略,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新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强大的推动力量,抓住  相似文献   

18.
苏荣 《青海科技》2001,8(6):4-6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先后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著名论断。我们党确立了科技工作的正确指导思想,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开始了科技体制的全面改革,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得到深人实施。经过20多年改革和发展的成功实践,我国科技工作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科技实力和水平显著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日益突出。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更是愈来…  相似文献   

19.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指出:“生产中也包括科学。”1988年,邓小平同志进一步鲜明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生产力属于社会的物质生活、社会存在,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的精神生活、社会意识,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浅谈学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活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虎 《学会》2004,(9):19-21
学会组织是科学研究、科技进步的产物。16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学研究迫切要求相互切磋、共同研讨,学会组织应运而生。学会的成立,结束了“躲进小楼成一统,各立门户”的独立研究状态。开启了学术交流研讨之风,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学会组织的快速发展,各级学会组织已成为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