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使用"信心"一词,凸显出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信心"."危机面前信心比黄金重要",温总理这句被广泛引用的话,也正是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在这个特殊时期应当坚持的新闻宣传报道原则.以积极的姿态、正面的引导、务实的行动,帮助市场重拾信心.  相似文献   

2.
在金融危机面前,新闻媒体特别是地市党报究竞应该如何做好经济新闻报道?报道应当采取什么样的主题、角度、尺度和精神?《马鞍山曰报》采取本地化视角,注重经济报道实用性,注重反映危机中人的精神面貌,很好地诠释了金融危机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以及在困难面前,全市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3.
何志武  陈旭鑫 《当代传播》2012,(1):36-38,41
自2009年第三季度起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世界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美国媒体以怎样的视角看待当前中国的发展,以怎样的方式建构中国形象?本文以在美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闻周刊》为研究对象,选取该刊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计52期杂志、73篇新闻报道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该刊对中国的报道存在着明显的政治泛化倾向。本文提出的假设——后危机时代,美国媒体会理性地报道中国,研究中国率先走出危机的经验被一一证伪。  相似文献   

4.
2009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动漫产业。总理一段话令中国动漫业深思,他说:"我有时看我孙子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动不动就是奥特  相似文献   

5.
回望过去的这几个月,世界性的金融寒潮袭击全球,作为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的一员,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作为国家级经济广播,中央台经济之声责无旁贷地站到了解读经济决策、坚定全民信心、报道各地应对危机保增长促发展的宣传最前沿。  相似文献   

6.
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日前说:经济报道是特殊的生产力.在"扩内需、保增长"成为各级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的当前形势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报道这个特殊生产力的作用,提升全民信心.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安全度过经济寒冬.成为新闻界共同面对的一个话题.笔者以为,记者应该加强"政治、业务、思想"等三个方面的素养,从而保证经济报道更好地为"扩内需,保增长"服务.  相似文献   

7.
做好经济报道对于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经济的方针、政策、措施,对于客观理性分析世界经济局势、评判中国经济的现状和走向、增强和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对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了2008年全球经济动荡,并波及了中国金融市场.本文以2008年英国<经济学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财经"和"商业"两个栏目的内容分析,描述了该杂志在经济危机中对中国问题报道的概况.<经济学人>持续关注中国经济,对中国经济形象刻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并把中国视为世界经济复苏的拯救者;但由于固有的历史、意识形态成见的影响,其报道措辞和数据来源都值得玩味.  相似文献   

9.
1976年打倒"四人帮"以后,在怀念伟人的晚会上,多次听歌唱家郭兰英、王玉珍、王昆等在唱《绣金匾》第三段"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人民怀念你"的时候.台上台下总是声泪俱下.为什么呢?除了周恩来总理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久经考验的卓越的党和国家领导人",这些政治评价之外,主要在于总理的人格魅力.正像著名作家韩素音女士所说:"再过一百年、二百年.有很多出名的人.人们都不记得他了.但是大家都会记得周思来,全世界都会记得他."  相似文献   

10.
袁舟 《新闻界》2003,(4):37-38
2003年3月27日,在发现本国首起非典型肺炎2个星期之后,新加坡总理吴作栋通过媒体向公众表示,政府以透明、公开和专业的方式应付非典型肺炎扩散所带来的问题,只要人民充分合作,就有希望尽早阻止这种传染病的蔓延。他说,虽然非典型肺炎扩散的消息会打击国家经济,但政府决定以公开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掩饰问题,目的是确保人们对新加坡长远的信心。新加坡政府处理SARS危机时提出透明、专业的口号,并无影射他人甚至是火中取栗之意。,早在1967年,新加坡当时的总理李光耀就说过,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在处理重大疫情时采取公开和积极应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一、认清形势,直面热点,实现"议题同构" 2009年7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我国年中经济数据,各家媒体年中经济报道就此展开.上半年经济热点众多:国际原油价格逆市上涨、原材料价格高企、人民币汇率升值、市场需求萎缩等难点凸显、中央陆续出台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四十天内五次强调要坚持双政策、社会各方围绕中国经济能否企稳回升展开讨论.这些都顺理成章成为各个媒体"年中经济报道"竞相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电视证券节目的内容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国内股市十多年的历史相比,电视证券节目还比较年轻.从1999年开始,中央台和省市台纷纷开办了以股市的相关信息为主要报道内容的电视证券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证券""证券之夜",北京台的"证券无限""证券无限周刊",还有福建东南台的"东南胜券"、山东台的"新财经"、贵州台的"博股通金"等,这些证券节目很多都诞生在牛市行情之中,并且和投资者一样经受了熊市的萧条和冷落,对于市场的涨落起伏,中国电视证券节目有着直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3.
从2003年媒体在SARS事件前期报道中的集体失语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及时、透明、全方位的报道,中国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可谓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在进步之余,我们发现,媒体对危机事件的报道进入了比快、比多、比透明的阶段,一旦危机事件发生,就可以看到有关的报道铺天盖地随之而来.这样,虽然很好地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但大量重复的信息也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和受众的恐慌.  相似文献   

14.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率先走上了回暖之路.经济的回暖也带动了广告业的复苏,中国广告业挺过了艰难的2009年,中国报业广告也挺过了极其困难的2009年.回顾2009年,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在危机中媒体对于人们坚定信心的巨大贡献,也体会到信心对于危机中媒体经营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汤泳 《传媒观察》2003,(5):57-58
证券报道该如何创新?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成熟,具有“新兴加转轨”的特点,因此迫切需要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就实践而言,证券媒体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就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树立全球视野和思维,眼睛向“外”,把世界金融市场中出现的重大事件、重大现象和最新潮流及时报道出来,满足投资者、证券从业者的资讯需求;将成熟市场的先进经验介绍出来,为决策者解决中国证券市场面临的难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震动世界,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当前,我们正面临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艰巨任务。在近期经济报道工作中.河北电视台准确把握经济报道的着力点,加大整体策划协调力度,通过生动、客观的报道,理性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增强消费市场信心,为河北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体现出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过硬的经济报道功底。  相似文献   

17.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过:“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媒体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关键看报道能否树立读者的信心。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地市级党报同样面临“危”与“机”的抉择和挑战。面对这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驻马店日报》彰显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发挥权威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武汉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强调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动漫产业。总理一段话令中国动漫业深思,他说:“我有时看我孙子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动不动就是奥特曼。他应该多看中国的动画片。”总理强调:“要让中国的文化走向世界,要在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大雪给中国的广大地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2008年雪灾期间,中央领导分头来到灾区。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给风雪中的灾民带来了温暖和信心。我有幸作为温家宝总理的随行记者,参与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系列时政报道,有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危机报道常指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是指媒体在危机发生的整个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媒介资源就危机事件的各种情况向社会和公众进行通报和分析.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危机爆发的频度提高,影响也更深远.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中,社会的变革也易催生危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当今中国的危机高发.如何做好危机报道,是摆在中国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