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激励全市广大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巴彦淖尔市政府印发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奖励办法》,从今年开始,设立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这是市政府设立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和科技创新活动最高荣誉奖。  相似文献   

2.
近日,新疆巴彦淖尔市开展了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评选表彰工作,对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的10名同学进行了表彰奖励。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是市政府设立的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最高荣誉奖。主要是为了激发和培养全市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科技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3.
黄莹 《今日科苑》2011,(11):20-23
"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是我国《科普法》对科普工作的高度概括,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为一项具有示范意义的重要品牌赛事,30年来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促进科技后备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场青少年科技盛会中,被誉为北京市青少年科技爱好者最高荣誉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无疑是光彩夺目,备受瞩目。"市长奖"设立于2003年,每年一届,每届评选出5名获奖者,自2008年起,增设市长"提名奖",每届评选出5名"提名奖"获奖者。获得"市长奖"和"提名奖"的同学都会被授予由市长亲笔签名的证书和奖牌。这一奖项的设立,让我们看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对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关心与重视,也感受到主办方对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无限期望。如今,"市长奖"评选活动已成功举办九届。我们专程探访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少年工作部部长张晓虎,追寻"市长奖"的过去和未来。  相似文献   

4.
《科协论坛》2011,(8):47-47
6月16日,第六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典礼在重庆巴蜀中学鲁能校区举行。10名来自重庆中小学校的学生成为当日重庆瞩目的明星,市长黄奇帆亲自为这10名“娃娃科学家”颁奖。他们中既有在读小学的“小发明家”,又有在读初中的藏族“创意天才”,还有保送上清华大学的低碳践行者。  相似文献   

5.
金奇 《科协论坛》2005,20(5):20-20
为激励我市青少年参加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市政府近日决定从今年起设立青少年标志性奖项:重庆市青少年委、  相似文献   

6.
<正>创意无极限科技真精彩2014年4月12日~13日,第25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南京隆重举办,来自全省的285名参赛代表和参观大赛的观众们一起分享了这场科学盛宴。200多个创新项目亮相赛场经市县选拔推荐、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专家初评及公示,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省的186个学生创新项目、58个科技辅导员创新项目参加决赛,还有33项优秀科技实践活动、61幅少儿科学幻想绘画参加活动和作品展示。本届大赛首次设置最高奖"江苏省人民政府青少年科技创新培源奖",获奖项目将获得由省长签名的证书及一定  相似文献   

7.
刘飞 《科协论坛》2014,(8):54-55
<正>四川省达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经举办了29届,推荐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在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一等奖的成绩连续7年蝉联第二名。尤其是2013年,在全国第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该市选送的10件作品喜获4个一等奖,5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获奖率100%。市科协还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奖"。达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成为该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和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品牌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们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拓展教育新渠道,以校园科技创新为抓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先后被评为赤壁市"市长杯"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单位、赤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基地、湖北科普示范学校、湖北省创新示范学校、全国科技教育创新优秀学校。一、更新教育理念学校组织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时,往往被两种论断束缚:一是"无时无能"论,认为课时有限,没有时间让学生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重庆市渝北区围绕深入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营造浓厚的校园科普氛围,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先后有2人次获得国际级科技竞赛奖、33人次获国家级科技竞赛奖、121人次获市级科技竞赛奖、290人次获区级科技竞赛奖;1名学生荣获第9届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相似文献   

10.
《科协论坛》2013,(6):47-47
日前,江苏省科协联合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工作,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性任务,是培养青少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奠基的重要举措。《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体系,市、县(市、区)成立青少年科技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等工作机构,加强对青少年科学教育活动的管理和指导。要建立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所有中小学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活动进入中小学校,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道风景。许多学生在活动中激发创意、放飞理想,成为大家羡慕的“未来发明家”。然而,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特别现实和功利,在他们看来,参赛最重要的是拿奖,以获得升学保送或高考加分的资格。对于青少年的这种不良倾向,相关组织虽然已经采取一些制度和管理上的扼制措施,但我认为,真正能保证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沿着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关键是组织者和参与者都要认真实践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的宗旨,即体验、创新、成长。  相似文献   

12.
由马鞍山市教委和市科协联合举办的首届马鞍山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于5月28日举行了汇报展览。这次活动以青少年创新与实践为主题,以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精神和能力,迎接未来世界挑战为宗旨,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以推动对青少年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这次科技创新大赛中,广大中小学生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在实践中的探索,创新地走出一条科技教育的路子.在整合社会力量、完善体制机制、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等方面,都有很独特的做法,对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谢晓晔 《学会》2012,(6):61-62
<正>青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文明办、市科技局、市环保局、市知识产权局、市体育局、团市委、市妇联、市关工委等10个局委共同举办的青少年科技创新优秀成果展示活动;是一项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培养科技人才,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蓬勃开展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是全省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基层赛事。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公正严谨第27届青岛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主题是"创新·体验·成长"。青岛市各参赛学校紧紧围绕大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全社会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日益重视,各种关于青少年科技创新的活动也日益活跃。可以肯定的是,绝大多数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如今的高考“指挥棒”下,某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出现了急功近利和弄虚作假的现象。对此,笔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5年来,汕头市按照市委、市政府“科教兴市”战略,市科协、教育局、科技局等部门和有关学会密切合作,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工作,以校园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为主要形式,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为主要舞台,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从小养成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学科学的良好氛围,青少年科教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新时期中科院办院方针的重要内涵。为进一步鼓励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益等科技创新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自2014年起,中科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2016年度共10个团队荣获该奖。本刊特开设"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栏目,分期介绍相关团队及  相似文献   

18.
<正>编者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是新时期中科院办院方针的重要内涵。为进一步鼓励在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公益等科技创新活动中作出重要贡献的集体,自2014年起,中科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2016年度共10个团队荣获该奖。本刊特开设"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栏目,分期介绍相关团队及成果,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获奖者学习,推动科学技术研究,用更多有效的中高端科技供给,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  相似文献   

19.
第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7月31日在河南省人民会堂徐徐落幕。参加本次大赛的作品共1910项,为历届参赛作品数量最多的一次。在为期4天的竞赛中,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区和军队院校等35个代表团408名选手参赛。经过公开展示、封闭问辩、技能测试及评审委员会评审,杨远等120位同学分别荣获优秀项目一等奖,张凌等28位同学获英特尔英才奖,张凌等13位同学获青少年21世纪科学基金青少年创新奖,曾国寿等5位老师荣获优秀科技教师奖,河南省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194个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另有…  相似文献   

20.
科技悬赏奖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发挥人们的智力潜能,最大程度促进科技创新、以及为最迫切的问题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从1714年至今,科技悬赏奖已经有近300年的发展史。科技悬赏奖在设奖主体,获奖对象以及被悬赏的技术方面各具特点。设立科技悬赏奖对加速技术进步、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奖励与政府科研经费拨款制度的不足。我国具有设立科技悬赏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