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优美的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美,好的文章有音乐般的韵律美和旋律美。生动的课堂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和结构美。无疑,将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启发学生心智,无论是引发学生联想还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是黎英海先生借助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完美结合的古典诗词声乐作品。作品无论是词、曲还是用声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3.
诗意乐境声情——论艺术歌曲《枫桥夜泊》的美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歌曲<枫桥夜泊>是黎英海先生借助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为唐代诗人张继的七言绝句<枫桥夜泊>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把音乐之美与诗词之美融为一体,使之成为诗化的音乐形象和音乐化的诗词意境完美结合的古典诗词声乐作品.作品无论是词、曲还是用声方面都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和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罗雪莲 《上海教育》2014,(25):86-86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强大的审美功能,无论是吟咏诵读还是品词论句,都既有音乐美,又有文学美。然而在课堂上,学生朗读虽然声音响亮,但经常像小和尚念经似的总是一个语调,毫无吟诵之法。如何进一步还古诗词课堂的语文味?逐步解决古诗词教学言文分离的尴尬处境?我认为,美读是很好的教学抓手。  相似文献   

5.
波兰著名钢琴家帕德莱夫斯基曾说过:“音乐是惟一真正生存的艺术,它的振颤、律动,也就是生命的要素,任何有生命的地方,必然也有音乐。”音乐具有“德育教化功能”,具有启迪智慧、开发智力的功能,还能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这是人所共知的。语文是一门至纯至美的课程,它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在它的内容中,无论是美景怡情,还是民俗雅趣,无论是英雄气志,还是离别愁绪,都令人心醉神迷!它这种人文气质,与音乐的本质极为相似。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针对教材特点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巧妙地融入音乐,就会使课堂生动有趣,从而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或许正因它的美,故而成为我国“美育”体系里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于是也成为了教师进行美学渗透的重要载体和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源泉。然而,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很多教师却忽视了这一点,无论是歌曲学唱、名曲欣赏还是音乐实践,都把目光指向了“速成”、指向了“功利”,于是“美”被隔离了,这样的教学不仅伤害了学生对音乐的原始认知,更淡化了学生对音乐之美的追求,为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必须改变现状,通过挖掘音乐内容的内在美和拓展音乐形式的外在美来提升学生对“美”的认知、情感、能力,最终让学生在“美”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7.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与常人不同,所以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应给予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怀。音乐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它属于整个人类,更属于弱势群体。在特殊教育领域中,好的音乐教育能够给学生带来感动,学生的心灵与音乐作品接触后,会产生音乐内化,引起共鸣。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音乐教学育人的功能体现出来,使音乐教学可以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表现美、体现美、发现美,进而形成美好的、健康的、健全的道德观,形成和谐、完整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相似文献   

8.
我最喜欢没有云的天空,那在我看来是最美的景色!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没有云的天空总是有着传奇般的美、神话般的多姿多彩。早上的天空,是一天中最平静的时候,那出奇般的开阔,让我最为欣赏;那淡淡而又平和的色彩,给人以凉爽的快感;那如烟的朦胧、如泉的清宁、如溪...  相似文献   

9.
音乐心理教育对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的特殊意义和作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同,无论是中国的音乐还是欧洲音乐,它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重要作用.中国音乐具有博大精深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与历史价值,中国音乐的神韵塑造了华夏精神、培养了审美情操.独特的艺术魅力都可以让学生以及所有听众得到精神上的升华.欧洲音乐无论是巴洛克时期还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亦或是印象主义音乐、摇滚音乐也都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它们的作品结构严谨、音量宏大、气息宽广、风格庄重,对于学生以及其他听众,无疑是听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洗礼.因此,在高校课程中融入心理音乐的教育就显得格外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一、以情动人音乐是体现美育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美的化身、爱的使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感染学生,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发现和体验音乐中的美,把教与学升华为春风般的情感交流。在欣赏音乐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手舞足蹈,甚至离开座位,这时教师不妨以赞许的眼光欣  相似文献   

11.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雨果也说:“开启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有三把,即数学、文学和音乐。”音乐是奇妙的,无论是雄壮激越,还是婉转缠绵,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音乐有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功效。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渗透音乐,能发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以下就是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职专音乐教学不仅传授的是知识,更是对学生情操的培养与表达。职专学生由于考试等压力使音乐教学流于形式,将情感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对于树立职专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审美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积极良好的情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利于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在职专音乐教学中,无论是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技能,还是进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引导学生认知音乐的美对于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达成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音乐美的相关概念入手,通过分析什么是音乐的美、为什么要学习音乐的美以得出在音乐教育中如何引导学生认知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语言与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工具。优秀的教师应借助生动优美的语言 ,让课程的讲授犹如一支美妙的奏鸣曲 ,让学生既可以接受知识的熏陶、深刻的哲理启迪 ,还可获得艺术享受、诗意般的美感。一、教学语言应具有音乐美。也就是说 ,教学语言要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节奏是语言的脉搏 ,文章的节奏是作者写作时身心节奏的自然外观 ,并形成文势 ,传达作者言语表达时的情感状态。分析文章 ,要“披文入情”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和教师的内在情感一同产生效果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美 ,享受美。教学语言具备节奏感 ,则易于在身心上同学生共…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清秀优雅的绘画,还是动人悦耳的音乐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数学和绘画、音乐一样也蕴含着美,本文介绍了《高等数学》的理论美、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悲壮美。  相似文献   

16.
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评价语言,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创作美的精神乐园。无论是有声和无声的评价语言,最终目的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教学中音乐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科目,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将小学音乐教学作为了一门副科,在教学工作中并不重视音乐教学。但目前随着我国新课改的深入影响,素质教育已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这就要求在小学教学中更需要注重学生的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促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通过探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提出可行性教学方案,以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正>中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爱,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作为音乐教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并渗透流行音乐教学?在教学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笔者就这几个问题作了深刻地思考。一、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主因无论是街头还是巷尾,无论是家里还是学校,我们都会听到中学生们经常哼唱一些流行歌曲。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19.
<正>一节好的音乐欣赏课,不仅要能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而且还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神奇。如何才能获得更好的音乐享受?我们说,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而我作为一个农村的小学音乐教师,不但自己要学好音乐知识,还要研究怎样教学生感兴趣,去喜欢上音乐课,这实在是件很难的事情。可再难,农村的孩子一样也有享受音乐的权利,怎样教会他们从音乐中感受到美呢?就要  相似文献   

20.
音乐是人类语言的延伸,是一种形象的、感人的沟通方式。在科学的合理的音乐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会得到充分而完备的发展。让音乐驻进高中英语课堂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它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的情感感染力、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