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7 毫秒
1.
潘望娥 《江苏教育》2007,(14):15-15
这是一节公开课。 课一开始,老师就让学生读课文:认真读,大声读,遇到生字画下来看着后面的注音读一读。读完了检查。先检查生字读音,后描红、临写,还要讲评。  相似文献   

2.
几年来,我們的語文教学已有了显著的改进。改进的过程中,苏联語文教学的先进經驗給了我們巨大的帮助。我們学习苏联先进經驗,更加認清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缺点和錯誤,找到了改进語文教学的方向。首先,我們学习苏联的先进經驗,逐漸明确了語文教学的目的任务。解放后的头兩年,我們对語文教学的任务是很模糊的。那时的語文教学,几乎只是教学生認識課文中的生字,和解釋課文中的詞、句,然后再来一番說教。因此常常把語文課上成了識字課、故事課或政治課。自从普希金專家给我们指出:“語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①发展儿童的语言表达力,②发展儿童的文字表达力,  相似文献   

3.
根据上级指示,本学期小学毕业生在毕业以前要全部学会汉語拼音字母。我們經过研究,制訂了汉語拼音字母教学計划。一、总的目的要求:讀准、認准全部声、韵母;掌握四声和拼音字母的拼法,做到基本上能給常用汉字注音,为今后学习普通話創造条件。二、时間安排:按照江苏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語拼音字母課本”,我們將13課分为五个單元,用16个課时講授完毕,从五月上旬开始(第九周),每周占用一节閱讀课和增加一节語音課,每周排兩节?⒗谜n余时間,使学生得到更多的練习机会。  相似文献   

4.
六年級自然老师教石灰岩一课之前,认真地钻研了教材,考慮了教学方法,还設法搜集了一些石灰石和几种花紋、顏色不同的大理石标本,准备在课上給儿童观察比較。上課了,教师边講解边給儿童观察标本,学生学习兴趣很高,課堂教学也进行得很顺利,看来是堂教学效果很好的課。几天后,一个儿童拿来一块瓷砖,一边給老师看,一边說这是从破了的茶几面上取下来的“大理石”。又一天,孩子  相似文献   

5.
近一年来,通过教学实踐,学生們已經体会到背誦的好处。有的学生說:“背誦了課文,說話、写文章,就好像有东西了。”因此,在我們学校,背誦已經形成了一种風气,一种习慣。有的学生說:“老师一天沒有叫我們背书,就感到这一天缺少了一点什么东西似的。”这种風气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能作到的。下面談談我們的体会和作法。首先,教师应提出严格要求。在开始一个阶段,有部分教师,虽然认識了背誦的作用,但对儿童不敢严格要求,怕要求儿童背誦的文章太多,形成負担过重,因此在讲讀課中忽視了讀的指导与訓练,对一些应該背誦的較长課文,不敢要学生背。学校領导及时抓住了这个問題,組織老师深入学习課本編輯說明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识字 ,那么 ,如何在小学阶段科学有效地做好小学生的识字教学工作呢 ?一、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培养认读能力。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识字教学首先要掌握好读音 ,汉语拼音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因此 ,在学生学会了拼音之后 ,就要充分发挥拼音的作用 ,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来学习生字、解决读音问题。在教生字的时候 ,先将生字以汉字带注音的形式出现在黑板上 ,而且声韵调和字形分别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 ,让学生通过直观悟到声韵调的统一性 ,悟到拼音和…  相似文献   

7.
怎样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革命接班人,是广大教师和家长所共同关心的問題。现在介紹部分学校教师教育儿童的一些事例,供大家研究参考。要热爱孩子,才能教育好孩子长春市实驗小学的教师們深切体会到,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須熱爱孩子;只有在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体貼下,他們才能茁壮地成长。該校有一个被认为全校最頑皮的学生,曾連續降班三次,上課时經常“卖药糖”,唱京戏,下課好打架,有一天在課间休息的十五分钟內,就打哭五个同学。有一次他要求繼父給买文具用品,继父說:“你总降班,我宁可把錢扔了也不能給你买东西。”他听了狠狠地跺一下脚說:“不給我买,我不怕,反正学校也不会把我怎么样!”以后他再也沒有向家里要东西。当他看到同学們都有新书、新本子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嫉妒心理。有一次他偷偷地把同学們的水碗都倒滿了水。老师問他这是干什么,他說:“我想,当上課班主席喊起立时,大家站起来,把水弄洒,把新书都弄湿,誰也不能用,才解恨呢”。  相似文献   

8.
读了苏位东同志的《严要适当》这篇文章以后,我們有些不同的意见。苏老师所提出的“严要适当”的论点,实际上是要放宽对学生的要求。按照苏老师的说法,儿童在課堂上可以搔头抓痒,还可以东张西望,小声说话。我們认为,上課时学生如果是身体需要而搔头抓痒,当然不算违反課堂紀律,而向外张望,小声说话那就不是身体所需要的了,只能影响課堂紀律,影响教师的知识传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該給以严格的教育。当然,教育的方式要耐心,不能簡单化,更不能“熊”一頓了事。還有  相似文献   

9.
学校老师給我读了《江西教育》上的文章。文章里談到有些人认为耕讀小学不象样子,保不了貭量,不愿办,是不对的。我也想說几句話。我看这些人和我們貧下中农的心意是相反的。解放十多年来,我們貧下中农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  相似文献   

10.
上半年我听了一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学弈》的阅读教学课。这位老师是这样教的:首先,他让学生拼读文中注音的生字。接着,他强调"缴"是多音字,在这篇课文中读"zhuó"。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注音的生字。认识生字以后,开始让学生读课文。  相似文献   

11.
在与学生个別接触中,我們曾多次遇到学生提出这样的問題:“老师,物理好难!概念、公式这么多,总是記不住,应用吋变化不来,联系不上,到底应該怎样学习物理学?”这些反映,說明了我們教学中存在看缺陷。同时,也給了我們宝貴的启示:他們多么迫切地期望着教师指出一条获得物理知識的途徑,教給他們一些学习物理学的規律。  相似文献   

12.
以前我們对初一学生的识字教学不够重視,在課堂上讲生字时,只在詞和句子中提一下;能够板书出來,注上音,就算是頂重視的了。学生作文所以出现很多錯别字,这不能不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我們学习了全口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大纲中说:“识字是語文教学的一項重要任务,字识得多,识得踏实,是提高閱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基础。”这就引起了我們对初中识字教学的重視。在初中一年級如何加强识字教学,我們首先做了些調查研究工作。訪問了附近的小学并听了課,了解到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了三千多字,离一般常用字数还差两千到三干,这个差額应該在初中阶段补足;就是已经认识的字,有的还经常写錯写別,須进一步巩固。接着我們研究了新編初一語文課本,弄清了每課生字的数量。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課,就有十个字是《三千五百常用字表》上所沒有的。这一来,我們的识  相似文献   

13.
上学期临放假时,我和几个学生閑聊,谈起了語文学习的問題。他們说我备語文課一定是个苦差事,理由是:“既然我們学得不起劲,认为它是个苦事,那么老师整天和它打交道,不是更苦了嗎?”我说我并不觉得苦,他們很吃惊。于是我便以《荔枝蜜》一課为例,讲我是怎样咀嚼揣摩課文的。他們听得津津有味,此听我讲課入神多了。讲完之后,他們充滿希望地对我说:“胡老师,以后你就这样給我們讲課好了,可別再叫我們硬記那些条条。”学生的意见給了我很大的启发。从前学生語文学不好,我总是责怪他們“不会动脑子”,现在才发现,我讲給学生听的和記的都是些什么“結构严謹”、“生动活泼”、“深刻透辟”等枯燥的結论性的东西,至于这些結论是怎样得出来的,我就很少讲,甚至根本不讲。这就无怪乎学生“不会动脑子”、“学得不起劲”了。  相似文献   

14.
(一)在大跃进的形势中,給我們历史教师們带来了一个重大的課題,怎样克服历史課的脫离生产脫离实际的偏向呢?怎样进行教材改革,使我們的历史教学能够更好地为生产服务呢? 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不容許我們守旧不变,对于教材,我們要坚决地进行砍、补、换,使它更好地面向生产,为生产服务。为了使砍、补、換有所依据,首先需要明确历史課在大跃进时期为生产服务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毛主席指示我們:“我們的教育方針应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我們要結合历史史  相似文献   

15.
确定起步训练的三段目标 一是训练读准字音。 一年级才入学的小学生,在接受了入学教育,学习了汉语拼音之后,接着要学习看图读拼音识字。认识汉字,读准字音便成了练习朗读的起始训练。小学生在语文课本上初次接触汉字,学习读准字音。在看图的基础上,分析音节的读音和汉字的字形。教学中要以拼音为工具,以直呼音节为桥梁,达到读准字音“每个字都要发音正确”的目标,为今后朗读注音语言文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先前在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的时候,语文老师常常采用"口读手划"方法来进行生字笔顺的"书空"练习。这种方法,学生的脑、口、手、眼的参与度相对较高。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方法会逐渐淡化。为了避免用机械、重复的方式来复习和巩固生字词,我们小组决定继续用"口读手划"法来复习巩固生字词语。"口读手划"分为两个部分,即"口读"和"手划",口读包括读音和读笔画名称。一年级上学期是"全划"——即拼读生  相似文献   

17.
伴随学习是儿童学习生字的重要方式之一。伴随学习相关研究对儿童汉字学习具有一定的启示:首先,应重视伴随学习生字在儿童汉字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伴随学习促进儿童生字学习;其次,应注意设置良好的学习材料为伴随学习服务。选择恰当的注音方式,摒弃生字注音方式,采用全文注音,为学习材料设置良好的语境,促进儿童利用多种线索学习生字;再次,合理的设置学习材料的生字密度,为儿童创造良好的生活语言环境,促进其标准口语的掌握,为书面语言中音、形、义的通达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毕升》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一篇新入选的阅读课文,用“导读法”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一、自读。了解人物特点,感知课文内容 《毕升》一课的自读要求是:根据文中的注音,掌握14个二类字的读音,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前后句,初步理解生字词的意思;知道毕升是我国宋代的一位发明家,他发明  相似文献   

19.
在学习了陆定一副总理关于“教学必須改革”的发言之后,我們教研組在学校党支部的领导下,立即着手试行了革新教学的工作。我們选择了初中中国历史第四册第十一章的第二节与第三节教材进行試驗,将原計划需要两課时教完的課,一課时讲完。经过三次试教,两次校际公开课(一次对邻近学校、一次对武昌区),从六个班的教学实践来看,效果是良好的。同學們、外校老师和全组老师一致給以肯定的評价。这是解放思想、破除迷信,发揚了敢想、敢做的新风格所获得的結果。  相似文献   

20.
本刊這一期刊載的普希金教授等關於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的幾篇文章,值得我們所有的教師同志們注意。現在我們有些高等學校和中等學校的某些學生、學習方法不好,獨立工作的能力很差,對所學的功課或者消化不了,抓不住最主要的東西,或者不能鞏固,不會在實際中運用。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從各方面予以極大的注意,改進我們的教學工作,藉以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給學生以鞏固的科學知識。 據說,清華大學水利系有一位同學,在聽了蘇聯專家的幾堂課以後,感到非常滿意。對人說,他從來沒有像這樣的當堂把所學的功課消化理解得既透徹、深刻,又能運用。「過去老師只是教我們比著葫蘆畫瓢,結果還是畫不好,可是聽了專家的課以後,我覺得各種各樣的瓢都有把握畫好了。「這位同學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