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皋岭 《江西教育》2014,(3):18-19
近来,有幸聆听特级教师徐斌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画线段图解决问题”一课,欣赏到徐斌老师充满无痕魅力的数学课堂教学,在不露痕迹中,教师教得自然,学生学得顺畅。课堂教学把学生已有的认知与要探求的未知进行无缝对接,从具象有形到抽象无形的渐进中,学生思维拔节、认识提升,从而不仅建构了完善的数学认知结构,也发展了数学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2.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实践.在我看来,“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无痕教育”,这是徐斌老师的教学主张,亦是他的教学思想与风格.翻阅古今中外一些大家的著作,许多文章或片言只语中都闪烁着无痕思想的光芒. 一、行不言之教的老子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德道经》一书内容极其丰富而深刻,涵盖众多领域,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3.
董良 《江西教育》2014,(8):16-17
有幸参加由特级教师徐斌主持的省级课题“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的探索与追求,参与课题的研讨和资料搜集工作,可谓一次难得的学习机遇,值得珍惜.在“数学无痕教育”课题的引领下,除了近距离地欣赏和领悟徐老师“追寻数学无痕教育”的教学主张之外,更让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数学无痕教育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课题的实施,使得“无痕”从德育领域延伸拓展至学科领域,让数学教育在理性、严谨之余,更赋予其诗意灵动和一份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4.
董良 《江西教育》2014,(3):16-17
有幸参加由特级教师徐斌主持的省级课题“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的探索与追求,参与课题的研讨和资料搜集工作,可谓一次难得的学习机遇,值得珍惜。在“数学无痕教育”课题的引领下,除了近距离地欣赏和领悟徐老师“追寻数学无痕教育”的教学主张之外,更让我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数学无痕教育的理解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课题的实施,使得“无痕”从德育领域延伸拓展至学科领域,让数学教育在理性、严谨之余,更赋予其诗意灵动和一份浓郁的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5.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的实践。在我看来,“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相似文献   

6.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学习与实践。在我看来,“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意义的课题,与其他数学课题研究相比,更显现出一份诗意与灵动,更体现出数学教育的人文情怀。“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相似文献   

7.
有幸追随著名特级教师徐斌,一起参与“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学习与实践。在我看来,“数学无痕教育的实践研究”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意义的课题,与其他数学课题研究相比,更显现出一份诗意与灵动,更体现出数学教育的人文情怀。“无痕教育”体现着对学生学习的尊重与关怀;“无痕教育”预示着教学方法的圆融与通达;“无痕教育”代表着数学教育的追求与真谛。  相似文献   

8.
前些时在外参加培训学习,收获颇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给了我很多启发.比如"教育无痕""无痕教育",在我的印象中都是一些新词.教育到底有没有痕迹呢?怎样的教育才没有痕迹呢?没有痕迹的教育怎样实施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认真听取了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斌《追求教育无痕》的讲座.他认为,无痕教育的基本内涵是:它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更是一种教育思想.它是一种教育心理学的规律和原则,是一种教育的美学和哲学境界.如何追求教育无痕呢?徐斌则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是要阅读.阅读,犹如生命需要营养.二是要反思.反思犹如沸水出茶香.三是要勤奋.勤奋犹如幸福之密码.他强调要达到教育无痕的境界,则需要教师把教育看成是一门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需要教师把教育看成是一项事业,事业的价值在于求善;需要教师把教育看成是一种艺术,艺术的价值在于求美.  相似文献   

9.
从具体事例谈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线段图来辅助教学的必要及画线段图的作用——直观建构,助教导学.在课堂教学中,借助画线段图来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理解、解决问题,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及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课堂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能够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生动,让学习更有效。教师在整合信息技术时,要抓住数学探究必须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深度探究。教师如何无痕整合信息技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本文从无痕整合信息技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无痕整合信息技术,搭建深度探究情境;无痕整合信息技术,拓展数学学习途径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标下,"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策略的使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的策略。如何正确高效的使用这种策略,本文通过对小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的一堂实录课进行剖析,结合新课程改革相关的发展趋势,借此反思数学教师如何寻求新课程理念下的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下,"解决问题"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教师教学中的重点。熟练地使用各种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画线段图就是小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能够使用的一种极为有效的策略。正确合理地使用这种策略来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将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这一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新课程改革相关的发展要求,探讨并发现数学教师将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导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教育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1]这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极大的影响。“无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思想品德教育就需要如此,它不应该是口号式的道德说教,而应该由我们每一位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无痕”渗透。那么,如何做到“无痕教育”呢?笔者在写作和中学语文教法课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做法:一、结合教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自2010年第一届“徐斌与无痕教育”特色研讨会在福州成功举办以来,近+年间,无痕教育研究团队不断壮大: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专门成立了无痕教育研究所,无痕教育全国实验学校联盟初步形成,无痕教育研究成果被评为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如何使无痕教育研究走向整体建构,如何让无痕教育与简约教学、结构化学习之间建立内在关联等问题驱动我们继续开展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将于2019年暑假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全国第五届“无痕教育”深度研修活动,为您带来一场思想与创意的教育盛宴。  相似文献   

15.
近日,笔者细细品味了徐斌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这节课,真实、自然,没有多余的"包装",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都在启迪着学生的思维,如"春雨般润物无声"。这节课,徐斌老师追求的是"无痕的教育",留给我们的却是"有痕"的精彩。  相似文献   

16.
<正>从"双基"到"四基",要求学生在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的同时,能够体会数学思考和创造的过程。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例题不能简单化地处理,而是要开展变式教学,以此帮助学生走出认知的困惑,实现新知的自主建构。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下《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一课时,学生并没有有效地利用画图策略来解决问题,而是把画图和解决问题割裂开来,这样就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认为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只注重知识。很少涉及德育教育,而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学生终身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数学德育教学中无痕的金钥匙开展德育教育。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教育无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这道出了“无痕教育”的真谛。教育者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轻描淡写的一句鼓励,富有深情的一个眼神,不露痕迹的一个暗示……都会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产生极大的影响。“无痕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育人技巧。与各学科相结合的思想品德教育就需要如此,它不应该是口号式的道德说教,而应该由我们每一位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无痕”渗透。那么,如何做到“无痕教育”呢?笔者在写作和中学语文教法课教学中,总结出如下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如何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走上提高学生素质的正确轨道,这是当前数学界探讨的热点。我认为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离不开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主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参与活动。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数学认知水平较低,如何引导他们参与数学认知活动呢?几年来,我作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数学问题自主解决”的教学 ,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创设问题的情境 ,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问题自主解决”教学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 ,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由于小学生受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的限制 ,提出问题较困难。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怎样启发学生去思考 ,进而提出创造性的问题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与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