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谦 《青年记者》2003,(11):34-35
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结合的产物,虽然其性质及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报刊、广播评论并无多大的差别,但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与其他媒介相比所具有的显著个性使得电视评论与其他评论在内容取向和表现形式以及接受效果方面,都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别,电视媒介与报刊、广播相比是产生最晚、历史最短的“新兴媒介”。所  相似文献   

2.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的紧密结合。电视读报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讯类节目涌现的新样式,也是众多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  相似文献   

3.
电视读报节目是电视媒介选取、整理报纸媒介的新闻信息(报道或评论),以电视化传播形态进行导读、点评,将纸质媒介的深度性、抽象化与电视媒介的形象化传播的紧密结合。电视读报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资  相似文献   

4.
媒体大众化,是以网络媒体崛起为标志的新传播格局最显著的特征,大众传播不再像以往单向地由职业媒体向受众传播,而是融合传播,公众既可以是新闻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是发布者。由此,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为大众传播、由大众传播正在形成。这样的新传播格局对新闻评论发展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可以说,新闻评论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总体而言,机遇大于挑战。新传播格局为新闻评论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一、可供评论依托的新闻信息空前增多,评论素材空前丰富。新传播格局中,公众广泛参与大众传播,使任何地方发生的新闻事件都可能被及时发现和传播,大众传播的盲区、盲  相似文献   

5.
电视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做出的新闻评论,是电视对于重要社会问题、新近发生的事情做出的分析评论。县级电视台处在宣传终端,受众是普通群众,电视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县级电视台在办好自办节目的同时,要有自己的电视评论,这个观点不仅代表了"党和政府的声音",也是群众讨论社会事务的公共空间,人民群众对此充满期待。一、县级电视台电视评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冯华 《军事记者》2003,(10):50-51
网络评论是新闻评论这一传统新闻体裁在网络媒体中的具体运用,也是新闻评论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与创新。因为所依附的载体不同,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评论相比,网络新闻评论在体裁和样式上都有其特殊性。而作为一种新兴的评论体裁,网络评论也不可避免的表现出不足和局限性。一、网络评论的特点1、反应迅速、及时。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发布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复杂,通过网络传播信息所需的时间要比报纸传播少得多,只要按一下相应的键,信息便会迅速传至各个网站,且不受地理空间的限制。网络技术还使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既可以传播…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电视评论节目相比,凤凰卫视的《时事辩论会》彻底打破了固有的评论信息传播模式,在裂变中创建了全新的评论信息传播模式。本文试从其评论传播的时间模式、内容模式、结构模式以及受众审美模式四个方面对这一现象作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8.
经过了40年的发展,我国电视已经有了自己的评论性节目:长于表现的电视在纪录与展现事实性信息的过程中,同样可以收集与传播意见性的信息;电视评论类节目在遵循新闻评论基本规律、体现新闻评论共同特征的基础上,逐渐成长为一个包括多种节目形态、表现手法与风格样式在内的“大家族”;这一“家族”的出现不仅丰富和扩展了评论的体裁与形式,而且滋养和生长出新的评论理念与评论手法,实现了从“自己走路”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9.
范明献 《新闻界》2007,(1):73-74
人际传播是人类社会最普遍、最频繁、最常见的传播类型。不同于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体间的亲身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具有直接、双向、互动的特点。电视传播,虽然身为大众传播媒介,但作为视听合一、声画并茂的电视媒体,正如同学者所言:“迄今为止,电视是所有大众传播媒介中最便于展现人际交流的媒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媒体的逐渐发展,电视评论节目也越来越多,其属于新闻节目中的一种。在现今新媒体时代下,电视评论节目想要获取更高的收视率,就必须更加贴近生活,实施品质化信息传播,提高节目的互动性,从而实现电视评论节目的多元化发展。电视评论节目质量的衡量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够将其论据的形象性、独家性进行充分的体现。但是,随着新  相似文献   

11.
邢浩鹏 《青年记者》2020,(12):80-81
受移动互联网络发展形势的冲击,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在社会信息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网络成为越来越多社会公众认可并使用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新传播手段的发展也激发了传统大众媒介集中利用自身资源与人才优势,生产出"广而精"的优质评论类内容,在社会上起到了较好的传播效果,电视政论片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产品。  相似文献   

12.
评论是新闻媒介的灵魂、旗帜和声音。传播一定的价值观念,充当社会的舆论导向,离不开评论。老新闻人邓拓说“没有评论的报纸不是一张完整的报纸”,同理,电视如果没有评论也不能成其为一个完整的“电视”。过去,人们曾经对电视媒介能否搞新闻评论性节目有疑问,认为电视媒介形象化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它只能搞“浅”的,即具体事实的传播,而不能搞“深”的,也就是抽象理论的表达,这个任务应该交报纸等其他媒介去做。但是,传播学认为“一种信息没有办法能直接引起公开的行为。信息不象一股电流,通过一根电线到达某个地方,在这个地方使…  相似文献   

13.
开拓电视评论的新领域李敏报道与评论是新闻媒介最主要、也是最常见的两种体裁。在不同的新闻传播工具中,由于报纸评论的历史较长,积累的经验较丰富,对新闻评论的运用也更为经常和广泛。相对来讲,电视评论无论是在文字写作上,还是在综合制作上,就往往表现出某种欠缺...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播学认为,电视谈话节目包含两种传播,一种是谈话现场的人际传播,一种是节目与观众间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是否成功,也就是说谈话现场能否形成一种多元信息相互交流的场效应,进而激发观众的参与感与认同感,是大众传播即电视谈话节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电视评论需要研究形象逻辑思维纵观不成功的电视评论 ,不是诉诸感性煽情之极 ,就是诉诸理性逻辑痕迹明显 ,或者四平八稳既谈不上感性又谈不上理性。凡此种种 ,都只能给观众留下一些感性认识 ,并不能完全上升到理性认识。众所周知 ,电视评论是一种意见性的信息 ,这种信息只有在观众的头脑中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能真正为观众所接受 ,所以制作和研究电视评论就要关注观众在接受电视评论时是如何到达理性思维的彼岸的。电视声画并茂的特点易于引发观众进行形象思维 ,从而对电视传播的内容很快产生感性认识 ;但由于电视线性传播的特点 ,不少的观众…  相似文献   

16.
李娟 《传媒》2015,(1):49-50
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它篇幅短小,每条微博不超过140个字,甚至可以是三言两语.它承载的是个人的所见所思,人们可以用它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服务网站是美国的Twitter.在中国,2009年8月28日新浪微博正式上线公测,这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模式给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冲击,8个月后,新浪微博用户即突破1 000万.借助微博,人们随手发布自己的心情、动态、照片.微博的出现,开创了信息传播的新时代,它不仅使各类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而且也使传播渠道更为多元化和平民化;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而且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在意见性信息传播形态中占有重要位置。要做好电视评论节目,关键是做到电视的直观性与新闻评论抽象思辨性的统一,通过强化可视性这一电视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来达到增强评论说服力的目的。①因此,电视新闻评论要以逻辑的力量说服观众、打动观众,思维方法的运用至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搞好信息服务是新闻工作者的使命之一。这种信息服务不仅包括事实信息的服务,也包括理性信息的服务。信息论认为,信息量等于人们对事物不确定性消除的多少。而新闻评论可以直接发言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传播消除的多少。而新闻评论可以直接发言的特性决定了它在传播理性信息、直接帮助受众消除对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性方面上的功能,比消息、通讯等其他体裁更为直接有效。新闻评论作为媒体意见性信息的传播载体,传播的是新思想、新观点、新意见。只有当评论的论题、论点、论证等诸多评论要素至少有一个做到新颖,…  相似文献   

19.
唐建军 《新闻界》2003,(1):39-41
电视评论是新闻评论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我国电视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和广播评论一样,经历了一个不会“自己走路”,依赖报刊评论,到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电视新闻评论之路,其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电视出现到文革结束。由于受技术条件和极左思潮的影响,“报纸言论可以代替广播电视言论”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依赖报刊、新华社的评论稿,以口播形式播出,毫无电视传播特色,只是文字评论稿件的口播形态。它采用了报纸的思维模式、广播的播发特点,融合了电视播…  相似文献   

20.
高飞 《新闻窗》2011,(2):81-82
新闻评论,最早见诸于报刊。后来,随着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兴起,电视新闻评论成为电视新闻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级地方电视台,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在形式上,也日益灵活多样,大胆创新,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目前已经成了一个集网络媒介、电子媒介等多种传播手段于一体。融合多种表现形式的传播形态。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直观和立体化的评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