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学校体育》2015,(Z1):68-69
<正>一、双手双球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两腿弯曲,含胸收腹,在身体的体侧双手运球,运球时肘关节稍抬起。动作难点:左右手运球时掌握好节奏。注意问题:1.运球的部位一定是手指(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2.运球时抬头,重心降低。辅助练习:1.先做原地单手运球;2.做原地双手运球;3.完整动作练习。二、熟悉球性之手指连续拨球动作要领:指尖部位触球(手指紧张),当球离开手指指尖的同时,异侧手前臂从球与手之间穿过,完成动作。  相似文献   

2.
一、双手双球行进间运球动作要领:两腿弯曲,含胸收腹,在身体的体侧双手运球,运球时肘关节稍抬起。动作难点:左右手运球时掌握好节奏。注意问题:1.运球的部位一定是手指(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2.运球时抬头,重心降低。辅助练习:1.先做原地单手运球;2.做原地双手运球;3.完整动作练习。二、熟悉球性之手指连续拨球动作要领:指尖部位触球(手指紧张),当球离开手指指尖的同时,异侧手前臂从球与手之间穿过,完成动作。动作难点:手背一定从球与手之间穿过。注意问题:1.下肢放松;2.手背一定从球与手之间穿过。辅助练习:1.徒手做抛球、穿臂的动作练习;2.…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教学内容与趣味游戏相结合,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以期与大家探讨。一、熟悉球性,增强运球练习的趣味性多样化的熟悉球性练习是提高运球能力的基础,颠球、推球、拨球、滚球、回拉球等都是最基本的熟悉球性练习。1.原地拨球(拨浪鼓)方法:两脚间原地左右拨球(见图1)。要求:用脚内侧拨球。建议:将该练习比作"拨浪鼓",形象又可爱。  相似文献   

4.
一、熟悉球性 1.原地或行进间左右手交替换手"v"字运球.做此练习,教师要强调运球的高度,在膝关节上下最好.起先可以从腰部的高度开始练习,慢慢地降低身体重心和运球的高度.为了掌握主动控球能力,可以在练习时固定运球落点(或线),反复练习原地或行进间左右手交替换手"v"字运球.  相似文献   

5.
<正>一、单人练习1.俯撑拨球练习方法:学生成俯撑姿势,两手之间放一只篮球(见图1)。听到教师口令后,运用两手左右交替拨球,在规定的时间内拨球次数多者获胜。要求:身体保持正直,膝关节不能着地;左右拨球的幅度由小到大。图12.俯撑拍球练习方法:学生成俯撑姿势。听到教师口令后,运用单手拍球,在规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6.
一、不定方向拨球器材:每人一只球练习方法:将球拍向地面,弹起后,用手将球随意拨向身体前后左右任何方向及远近距离。要求:练习时根据球的方向、距离,快速起动,做转身,急停等动作。  相似文献   

7.
<正>一、教学妙招妙招1:"插"动作要领的训练辅助器材:木板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一组学生双手双臂托住木板,将木板迅速插入另一组学生抛过来的球下将球挡回去,比比看谁挡回去的球最多。练习垫球"插"得快、"插"得准。实效:学生垫球"插"得及时准确。妙招2:"夹"动作要领的训练辅助器材:软式排球方法:用上臂将软式排球夹在两臂之间,两手臂必须伸直进行垫球练习或徒手模仿垫球练习,让学生体验夹臂感觉,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实效:学生养成良好的垫球夹臂习惯,  相似文献   

8.
<正>点击游戏:研究运用方法体现游戏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就投掷而言有很多投掷类游戏能帮助学生掌握投掷动作要领,发展上肢力量。笔者将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小游戏与大家共享。一、双球乐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投准能力以及上肢力量。游戏方法:学生四人一组,每组两个实心球。画两条间隔3m的平行线,作为起掷线和目标线。游戏开始后,练习学生双手托双球,同时用力将球掷出,然后快速  相似文献   

9.
<正>一、准备部分练习在准备环节中,可以安排结合球的柔韧练习,帮助学生在热身的同时熟悉球性。1.拨球绕腿方法:两脚左右开立,将球放于两腿之间的地面上;开始后,左手拨球将球经脚前绕过左腿,从两腿之间拨回;再用右手拨球绕过右腿回到两腿之间;两手交换进行(见图1)。作用:培养学生球性,提高学生对球的感知;促进学生下肢和腰腹柔韧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投掷实心球是比较枯燥的体育教学内容之一,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此项活动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一些实心球的拓展练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一、以上肢练习为主的内容1.小车推球:两人按推小车游戏的方法组合成“小车”,在爬行者的头前放置一个实心球,练习时爬行者依次用手推球向前,到规定的距离后两人互换位置,继续爬行推球前进,直到终点,快车为胜。2.超级弹子球:在一个直径2~3米的圆圈内,两人一组每人一球,模仿打弹子的方法,拿实心球当弹子玩,用手指拨球向前滚动,去撞击打其他球,能把对方球撞出圈外者为胜。3.趣味保龄球:取10个大小一致…  相似文献   

11.
快速扣控球练习一:脚底停拉球要领:两脚以里脚背扣球前进,用一脚底踩停球后再向异侧拉球,然后继续扣球前进,换脚进行练习.  相似文献   

12.
点拨的时机     
点拨,指教师在教学中以精炼的语言,对学生回答问题和练习进行“画龙点睛”的点化和指导。它是突破教材重点、难点,促进学生迅速掌握动作技术、技能和发展思维活动的有效手段。   1.练习前点拨。有些动作,练习时因移动的速度快或距离远,不便于教师随观察和指导,需在练习前由教师对动作要领进行指点。学生练习时可把注意力放在教师的要求上,使练习合乎要领。   2.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时点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除改变教法外,还应用幽默、诙谐,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激情引趣,促使学生专心学习。 …  相似文献   

13.
足球教室     
脚背外侧运球技术动作要领、易犯错误与纠正练习方法首先明确其动作要领。脚背外侧运球动作要领:跑动时,身体自然放松,上体稍向前倾,步幅要小。运球脚提起时,膝关节弯曲,脚跟提起,脚尖稍内转,在向前迈步的过程中用脚背外侧部位推拨球的后中部向前。脚背外侧运球多在前方纵深距离较大需要快速运球跑或突破时在快速跑动中用,另外就是需要向外侧转身变向时运用。易犯错误(1):脚触球时踝关节没有保持适当紧张,造成触球部位不当。  相似文献   

14.
对原地推铅球动作要领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原地推铅球练习中,明确动作要领是指导学生学习,更好的完成动作质量的前提条件,并能有效地达到全面锻炼效果,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目前对原地推铅球的动作要领的理解,持有不同看法。有的提出:蹬、转、送、挺、推、拨;有的提出:蹬、转、挺、推、拨;也有的提出:蹬、转、抬、挺、推、拨。我认为以上各种提法各有所长,但都不够全面。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提法,即:蹬、转、抬、送、挺、撑、顶、推、拨,这九字要领比较全面合理。因为动作要领应该是对练习者完成动作时,身体动作移动的要点概括。在教学中良好的运用要领进行动…  相似文献   

15.
<正>一、游戏名称"矮人同心,左右推球"。二、游戏目的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及身体的协调性。三、游戏器材排球若干个,小红旗四面。四、游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队,每队学生成一路纵队站立,各队学生两两为一组合作进行,每队的第一组合两人必须内侧手相互搭肩,外侧手各持一排球站于起跑线上。游戏开始后,各队学生成半蹲姿势,相互搭肩,将球放到起跑线上;教师发令后,将球快速用各自的左右手向前推进,绕过标志物后返回,把球交给下一组学生,先全部完成的队获胜。  相似文献   

16.
<正>一、教学内容设计1.球性练习球性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定的足球知识,体验用脚的各个不同部位踢球,活动腿部肌肉和关节,并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比赛互动,拉近师生距离,将学生的兴趣牢牢地吸引在课堂中,为下面的正脚背踢球教学做好准备。球性练习有三项:脚底踩球、脚内侧拨球、绕垫运球。教师进行语言引导:"同学们,你们能不能跟着老师这样做。"在教师示范的引领下,学生跟着练习。因为学生是初学者,教师要注意动作的节奏变化,避免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在练习的同时,教师语言引导:"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数1、2、3、4、5……"当学生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度以后,由学生自主选择与教师进行比赛或者与同伴进行比赛,使本内容练习的气氛达到高潮。  相似文献   

17.
<正>【1】球性球感游戏:颠球绕障碍接力教学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行进间球性球感,提高学生跑动中控制球的感觉。教学方法:学生分成N组,一路纵队站立,学生正前方放置若干个标志桶。比赛开始后,第一名同学一边颠球跑一边"S"形绕着标志桶跑,跑至最前方标志桶再"S"形跑回来,击掌,下一个同学出发,依此类推,看哪组同学最先完成比赛。拓展:非优势手完成上述动作,培养左右手协调。规则:⑴颠球过程中,球落地后必须原地捡起来再比赛。⑵必须按规定路线行进,不能直线跑。  相似文献   

18.
"一对一进攻"技巧练习 基础练习 (一)掌握控制住球的技术(见图1) 技术要领 在进攻时,切实控制住球是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在学习篮球时,都离不开熟悉球性,他们只有对球性有所熟悉,对球的感觉能力有所提高,才能更快地掌握篮球基本技术。少年儿童熟悉球性可采用下列的练习方法: 一、体前左右手抛接球方法:掌心向上,左手利用手指及手腕力量将球抛向右手。右手用同样方法将球抛向左手。两手连续不断地进行抛接。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1:在《多种姿势的滚动方法》单元第1课时的准备活动阶段安排了热身游戏"捕小鱼",设计区域内捕捉、奔跑、观察、躲闪、急停、下蹲、深蹲、抱头深蹲等游戏动作关联滚翻练习时"低头团身"技术,通过改变游戏条件、抉择逃跑线路、观察安全区域、急停下蹲躲避等要领提示的辅助游戏练习,既让学生们体验滚动、滚翻时身体团身的本体感觉,也能提升学生的身体控制能力及体能。案例2:在《各种形式的向前滚翻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