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预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将课的内容融入在橡皮筋的教学游戏中,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  相似文献   

2.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精神,以"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计划(本课侧重体能维度),以常态课"七项评价标准"设计课时教学。根据低段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以趣促学,以游戏作为动作学习、体能发展的载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玩中学、学中练,发展学生的平衡、灵敏、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一、指导思想以实施《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宗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达成教学目标。结合水平二(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花样跳绳"一带一  相似文献   

4.
<正>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球类项目学习的浓厚兴趣,通过垫球的学习,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间相互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锻炼的乐趣,从  相似文献   

5.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基本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水平四运动技能学习目标"基本掌握并运用运动技术"的要求,结合本校小场地条件特点,以往返跑为载体,通过各种往返跑的形式和比赛,让学生体验耐久跑呼吸方法、控制速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通过分层教学,关注学生差  相似文献   

6.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依据,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施"技术、能力、体能"相融合与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教法的选择上,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游戏等方法激发学生的练习  相似文献   

7.
<正>一、指导思想《跪撑爬行与游戏》一课,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坚持"健康第一"、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基本身体活动和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游戏的乐趣,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并且为生活实践奠定  相似文献   

8.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遵循《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高中课标》)理念,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指导思想,通过更快地掌握正面双手传球,并借助层层递进的诱导练习,有效达成正面双手传球的技术学习的目标。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调动学生排球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主、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面对枯燥、困难的基础技术动作学习,要善于调整自己的畏难情绪,挑战自我,不断进取。  相似文献   

9.
<正>一、指导思想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以及武术教材的健身、攻防、娱乐等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本课围绕"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的教学理念,运用平板电脑、脚靶等教具辅助教学,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  相似文献   

10.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设置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引导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完善必修必学、必修选学的课程内容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些学生"学了十二年的体育课,却不会体育一项运动""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等突出问题。《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落地,校本化实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学校体育》2021,(7):61-63
<正>一、设计理念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课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学、练、赛中充分发挥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将武术动作的学练与实战情境相融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攻防意识,增强学生的武术技击能力,传承中华武术精髓,培养学生具备高尚武德与武术精神。  相似文献   

12.
“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以体验,设疑、验证、答疑、评价、归纳这一认知过程为主线。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体验思考和学、练、论、评相结合,逐步达到弄懂技术原理、掌握技能方法、学会运用技巧、发展素质能力的学习目标。  相似文献   

13.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及七年级教材为依据,突出《课标》"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渗透式教学层层递进实现本课知识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示范引领、设疑、介绍规则、自  相似文献   

14.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灵动、简约、精致、创新"的理念为基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做到既注重技术教学又增强学生的体能;引导学生会学乐学、愉悦身心、发展自我,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养成。真正体现本次活动的主题:聚焦核心素养导向,彰显课  相似文献   

15.
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生理、心理等特点,以游戏教学贯穿课的始终,以学生的兴趣和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长竿"的健身功能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资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练、体验比较、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实践的体验中学会并掌握一些运用"长竿"进行锻炼身体的知识、方  相似文献   

16.
<正>一、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据,以"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单元为策略,结合常态课"七个基本要求"进行设计,以各种游戏活动作为动作学习、体能发展的载体,关注个体差异,让每一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得到最优的发展,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5课程目标为教学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教学过程选择以跳绳为主的教材,以"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为主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调节,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宽松有序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体育兴趣,发展个性,增强自信心,发展特长,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为指导,依据《课标》理念,坚持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新型的"体悟式"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让学生在"引导——体验——思考——启发——顿悟——体验——提高——拓展"的过程中,掌握这项运动技能,发展学生腰腹、上肢力量、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我  相似文献   

19.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强调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调动学生听、视、动等各种感觉协同合作。运用平衡练习,将音乐有机渗透于体能练习方法中,通过学生参与和体验,改变体能练习枯燥、学生情绪紧张的状况,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习惯,塑造体育品德。  相似文献   

20.
<正>一、指导思想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上海市体育学科课程理念,突出"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丰富形式、优化环境、发展体能"的指导思想。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攀爬教材的特点,以"小学体育兴趣化"为引领,注重情境创设、器材创新、游戏多样、学练递进,引导学生观察、模仿、感知和体验不同高度、不同器材的多种攀爬活动,充分挖掘"攀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