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培养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很多的初中生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还是处于一个非常模糊的状态,找不到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方向,无法在思想品德课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所以就导致了自己思想品德课的学习难以进步,并且教师的课堂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2.
要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讲究教学艺术;善于表扬学生。  相似文献   

3.
要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讲究教学艺术;善于表扬学生.  相似文献   

4.
康艳青 《科教文汇》2012,(20):23-24
初中思想品德课承担着培养初中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评价模式单一化、教学内容片面化、教学方法程序化、学生学习目的单一化等不足,使其实效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的实效性,我们要创新教师和学生评价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李婧 《知识窗》2013,(12):57-57
一、辅导员的目标和任务做任何工作,都要了解工作的任务和目标,而辅导员的基本工作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成为合格的社会需要的大学生。归结起来,辅导员的工作有三大基本任务:①抓好安全稳定工作。只有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和学校的稳定,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②抓好学风建设工作。良好的学风可以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学习,获得更多的知识;③抓好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刘丁丁 《知识窗》2010,(8X):22-22
<正>新课改下初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师能运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变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上,还是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程艳丽 《科教文汇》2007,(9Z):102-102
要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讲究教学艺术;善于表扬学生。  相似文献   

8.
翟继明 《今日科苑》2010,(14):100-100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是必要的,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存在教学手段上单一的弊端,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枯燥无味,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妨碍了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结合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理性与感性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情感始终交织在人的思维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能无视情感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在教学过程中施以情感教学,从实际需求出发,努力创造师生情感交流的良好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想觉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谐发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回归教育培养人、塑造人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为让思想品德课充满吸引力,可以通过上好第一堂,给学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利用时事撞击学生心理上的兴奋点;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理论及时得到实践;注重多样评价,提高学生自信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小学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社会生活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文明的社会行为的主渠道。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12.
思想品德课上的提问在教学中的意义非常大,它对教师而言在于传递教学信息,反馈教学效益,进而调整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课堂提问的意义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升思维能力,锻炼学习能力等。因此,关注、研究、改进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吴子贤 《知识窗》2011,(9X):60-60
<正>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几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旳德育目标。让学生将道德认识化为道德行为,并使其科学化和持  相似文献   

14.
贡继新 《科教文汇》2011,(36):24-25
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教育思想,充分关注教育本质即关注人的生命化教育,并且具备五个要素:1)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体现师生生命互动过程,促进双方完整生命成长;2)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体现在预设和生成融为一体;3)知识科学性、课堂高效性是促使思想政治课更优化的途径;4)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5)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15.
曾庆飞 《内江科技》2008,29(6):181-18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和教师的满堂灌,严重扼杀了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兴趣。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注重课堂教学的巧设,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期盼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正新的思想品德课程加强了思想品德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培养。那么,怎样将思想品德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呢?结合对课改的认识,我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有以下一些简单的看法。一、认识教材,明确教材中儿童生活在教学中的作用翻开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时代呼唤创新型高素质人才。高校思想品德课作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发挥学科优势,开展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主要是激发创新意识,锻造创新意志,培养创新精神,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个性和创新思维品质,从而获得创新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中学思想品德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其思想性、理论性、时代性很强,在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太枯燥,学生难学———太乏味的现象。为此,在教学实践中,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大胆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课堂积极性、发挥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19.
叶云燕 《科教文汇》2009,(33):172-172,199
时事资源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为提高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政治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有选择灵活地运用当前的有效时事资源,挖掘和铺设适宜的时事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地位不断提高,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显得异常重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做好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调动小学生的个人情感,才能促进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