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纸媒赢利,赢在"二次售卖",即以新闻信息卖受众眼球,以受众眼球卖广告信息.如火如荼的报网融合给纸媒带来了什么?其信息产品被廉价或无价地融合进了网媒;其原有受众不断向网络迁移;其"新闻+广告"的二次售卖模式也被网媒牢牢套用……报网融合,初衷是为纸媒赢取平台、赢在长远、赢得永续,可眼下,纸媒渐成网媒的"打工仔",网络蛋糕(基于纸媒信息而生的77.2%网络新闻阅读份额)的分割与讨要正在无序的融合中变得日益艰难.  相似文献   

2.
当下,纸媒与网媒的关系被各方演绎得格外错乱。一方面,纸媒在网媒的冲击下,日子难安,餐盘里的奶酪随时有被夺之虞,有关"纸媒即将消亡"的论调不绝于耳;另一方面,许多纸媒赤着脚追赶新媒体技术运用,赚了吆喝却赚不了真金白银,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  相似文献   

3.
王智 《视听》2016,(6):155-156
本文通过纸媒和网媒各自的特点,分析两者融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从技术、内容、资源、平台、文化等五个方面对纸媒和网媒的融合方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媒科技》2012,(4):51-51
日前,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方正电子")承建的"现代快报方正畅享全媒体生产平台"正式通过验收。该平台将真正实现视音频、稿件、图片,iPad、iPhone、PC、纸媒、网媒、掌媒等多媒介、多素材、多终端的全媒体生产和发布。这份曾享誉中国报业、至今仍执江苏都市报业牛耳、全国都市报前十强的都市快报,将通过该平台逐步推进全媒体战略,在媒体融合时代焕发都市报业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顾名思义,话题性新闻,即是该新闻见报后,能够成为市民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的一类新闻。在网媒日益发达、纸媒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地市级都市晚报要想突出自己的特色,做到所发新闻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加强对话题性新闻的策划报道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在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所开展的采访工作,对于更为深入、全面地挖掘新闻信息以及提升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传播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新闻媒体需要关注提升出镜记者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采访技巧.本文论述了出镜记者采访工作在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重要性,并对突发事件报道中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通过提升出镜记者的采访技巧,推进出镜记者采访工作得以持续的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崛起,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有人这样形容今天的媒体人:想从帽子里变出兔子的人多了,跑到田野中捉兔子的人少了.然而,无论媒体怎么发展,网媒、纸媒怎么融合,真正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作品,永远来自于广袤的田野,来自于火热的生活.而新闻采访,永远是记者不可或缺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8.
如今,网络媒体成为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渠道,可网媒的公信力却受到质疑。把关理论在网媒时代得到新的发展,把关人的作用被夸大化。本研究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对网媒把关人对网媒公信力的问卷调查,考察和探索各类型的网媒把关人对网媒公信力的影响。本研究有利于提高网媒的把关意识和把关人在网络媒体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9.
王琦 《新闻窗》2011,(6):70-71
现场出镜——指电视记者收集素材,播报评述新闻事实为目的,在采访现场的镜头中出现自我形象的工作方式。出镜记者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成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的产物,促使行业内分工进一步细化,同时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迫使我们的记者频频出镜以满足电视受众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迫于传统广告收入的断崖式下滑,传统纸媒进行融媒改革已成为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传统纸媒与新媒体齐头并进,均衡发展,由单一的媒体发展格局转变为多条腿走路的融媒体发展方向,对当下传统纸媒的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记者来说,原来采访写稿的记者要求,已经无法满足融媒改革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纸媒要想取得长足发展,重塑辉煌,首先要在记者层面上实现素养提升、技能提升,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11.
“三度影响力”理论可以解释人们为何很少在微信上分享深度报道乃至严肃新闻,因为这些内容往往不能带来“快乐”的情绪.因 为在报社做新媒体,近一年来我看了些互联网方面的书,终于对此前一直思索的问题——移动互联时代纸媒的深度报道为何突然不行了,有了一些认识. 几年前,深度报道还曾一度被视为纸媒对抗网媒的最重要武器之一.与喧嚣浅薄的网媒内容相比,大气庄重的深度报道看起来确实器宇轩昂,似乎有甩网媒几条街的潜质.不承想,移动互联网来势汹汹,深度报道反而率先成了“气候变化”下的“生态难民”,要么乏人问津,要么处境尴尬,很多以深度报道为生的部门甚至被裁撤.  相似文献   

12.
王大中  张国宁 《今传媒》2006,(1X):57-57
无可讳言,如今的网络媒体早已对于传统纸媒的影响已经是无孔不入。可以说,实时、海量、互动的网媒不但充当着当下新闻从业的资源提供,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纸媒的表现形态和写作方式。而对于受众面向为中低收入的低端情感叙事类杂志,或许网媒的影响来得更为直接一一从一开始就被赋予了承载隐秘、情色使命的网媒,作为展示赤裸自我、宣泄隐秘情感的最佳场所,为这类杂志提供了丰沃的题材来源和现实标本。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这个第四媒体异军突起的今天,不管,纸媒从业者承认与否,时效性这一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网媒取代。网络时代的纸媒如何发挥自己的特色,成为纸媒从业者必须面对和考虑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怎样树立好出镜记者的采访形象”。本文仅从三方面谈电视出镜记者树立良好采访形象的方法和途径。把握观众的审美度,塑造良好的形象 电视记者镜头前的采访,将记者的采访过程和形象暴露无遗的袒露在观众前面。此刻他的角度具有社会性,代表的是电视台和观众,不仅关系到采访任务的完成.还会直接关系到观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电视,以自身的形态传播信息,直接诉诸人的视觉与听觉感官,因而最大限度地贴近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最大众化的传媒.出镜记者,即在电视采访中出现在镜头里的记者或者主持人,他们是电视采访的"笔尖",负责在现场发掘电视画面上所不能传达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电视新闻的发展,透过荧屏,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新闻记者活跃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与演播室主持人进行沟通与交流,或者进行人物采访,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日渐成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将结合实际工作,对出镜记者这一角色进行初步探析。一、出镜记者的定义、分类及作  相似文献   

17.
<正>电视新闻报道,出镜记者往往直接面对镜头作现场分析。作为电视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种渠道,出镜记者的现场报道使得电视新闻的可信度、真实性和现场感更加强烈。有时与被采访对象近距离交流,有时作为新闻事件的调查者深入现场……总体来讲,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与出镜记者在现场的访谈与表达有着密切的直接关系。那么,电视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应如何表现,笔者认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记者的出镜采访越来越多.新闻报道质量的高低取决于采访质量的高低.其中,记者是采访过程的核心要素.当前,日益复杂的新闻现场对记者出镜采访的临场反应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媒体时代下,记者在采访过程中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成为网络关注热点,随时有成为"网红"的可能.记者想要获得好的新闻素材,让采访走心,就必须深入群众,融入群众,切不可有"娇骄"二气,与群众疏远,产生心理隔阂.本文针对厦门女记者打伞戴墨镜采访这一典型事件进行分析,试图给出镜采访的记者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琨 《声屏世界》2012,(3):41-42
"出镜记者是指在新闻现场,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达、人物采访、事件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主播)的总称。"①高质量的现场出镜报道,可以强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视性和现场感,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对记者出镜这一报道手段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新闻前哨》2014,(7):95-96
事件回放6月10日,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发生社会人员劫持人质事件。生死关头,该校女教师秦开美和浩口镇纪委书记王林华挺身而出,以己之躯替换被劫持师生。王林华、秦开美的先进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受到中央有关领导、国家相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6·10"事件发生后,荆楚网第一时间进行了网络报道,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第一时间派出了记者进行实地采访,网媒纸媒联合,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包括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等100多家媒体纷纷转载,湖北地方媒体也持续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