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刘慧 《孩子天地》2016,(4):242-243
本文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角度分析了"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探究相应策略对"学困生"进行帮教和转化。让"学困生"转变为"学优生"、"特长生"。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的转化是复杂和困难的,要有耐心去引导。"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对他们的转化就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作为老师,只要充满爱心与热情,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定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促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困生"是困扰学校教育的一大难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挫折后的惰性和逃避是"学困生"形成的内部原因,家庭、学校、教师和同学以及社会大环境等是"学困生"形成的外部原因.论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了"学困生"应对困难局面的学习模式,第一步是向自己提出问题,第二步是对新知识进行多层次的深刻理解,第三步是螺旋式地反复训练,第四步是尝试创造认知体系中的关联性.针对"学困生"的具体转化策略有,在教学环节增加非智力因素拓展项目,对"学困生"重新编班开展分层次教学,明确教师定位并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重视"学困生"认知结构的可视化与可检测性,提供解决认知冲突应对策略的讲座和训练课.  相似文献   

4.
在新课改实施的进程中,"学困生"成为了班级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它的形成原因与转化措施的研究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许多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在理化学科的学习上渐渐变成了学困生,如何转化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本文分析了高一化学学困生的主要表现及特点和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转化措施.  相似文献   

5.
王慧珍 《甘肃教育》2014,(20):30-30
正"学困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群体,每个学科、每个班级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几个"学困生"。数学学科也是如此。"学困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全班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数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一、数学"学困生"的成因1.智力原因。由于遗传,个别学生天生智力低下,还有个别学生可能患有多动症等障碍性疾病,影响到学习,造成一定的学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村学校生源不足,学困生较多,在教学中搞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很重要.本文从学困生的类型、形成原因以及转化策略方面进行了分析,以期望对大家在学困生转化方面有一点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梁登科 《甘肃教育》2014,(22):36-36
正"学困生"是每个班级都会存在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存在直接影响了班级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可见,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每个教师不得不深思的课题。数学教师同样面临这个问题。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谈些体会和做法。一、"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一)学生自身的原因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增加,教学方式变化也较大。有的学生适应能力差,学习方式也不够灵活,对一般概念只知道死记硬背,不探究内涵。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意志薄弱,不能迎"难"而上,对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更是望而却步,缺乏突破学习障碍的信心。  相似文献   

8.
田晓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2):187+189-187,189
学困生是素质教育发展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对技工学校来说,由于就读学生的特殊性,导致学困生数量更多,本文主要通过对学困生的形成等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实例引导学困生进行转化,尤其是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大众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得到受教育的机会,与此同时,性格各异和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亦步入象牙塔.在高中阶段不同的学习方式、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开始两极分化,进而考试时挂科严重,高校的"学困生"一词应运而生,"学困生"亦称欠学分学生,是相对"学优生"而言,它是目前高校普片存在的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本文从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提出转化的手段和措施,分析了这些措施的效用,希望对高校学困生教育有所启迪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的转化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一个老问题,又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实行新课改以来,学困生问题更为突出.笔者试着分析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尝试采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改革课堂教学等方法对学困生进行转化教育.  相似文献   

11.
潘平芳 《考试周刊》2014,(8):104-10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面向全体学生"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的共识,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英语能力两极分化的现象依然存在。英语学困生的转化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英语学困生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诸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当等。作者结合这些原因和学困生的自身特征,联系教学实际,提出了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有效地调动学困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2.
学困生问题是当今小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本文从社会、家庭、学校、学生四个方面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学困生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总有好的差的."学困生"存在于每一个班级.从本人多年来的教学中感悟到,改变"学困生"对学习产生的逆反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一大措施."学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个大的方面,因而其转化工作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其实,学困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各方面工作的协调是否到位.  相似文献   

14.
善待学困生     
有教育存在,就有"优秀生"和"学困生","学困生"及"学困生"的转化是我们教师要永远面对的问题.只要我们有耐心,有责任感,倾注爱心而决不放弃,这样"学困生"就会转化为"学进生",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生".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根据学困生的形成的原因,以及每个学困生自身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有所侧重的进行转化,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丑小鸭"终有一天会变成"白天鹅"。  相似文献   

16.
一、深入了解,对症下药,是转化学困生的前提条件 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与人、学困生与学困生是千差万别的,教育工作不能搞"一刀切".做学困生转化工作难就难在他们变"困"的原因各不相同,如果不查明原因,急于求成,只做一般化的工作,是绝难奏效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学困生的转化凸显其重要性.教师要认真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端正自己的教育思想,注重情感教育,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使其向优秀生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人才培养,研究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结合实际情况,从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入手,在论述了造成学困生的各方面原因之后,阐述了怎样对学困生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19.
在英语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出现"学困生"现象,因此,英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主要分析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转化对策。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主观原因:心理障碍、情感态度是学生英语成绩差的主要原因。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时候有一定的困难,逐渐成为"学困生"。客观原因:从学校教育来说,首先,教材难度增大,对听、说、读、写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赖国勇 《生活教育》2014,(16):119-120
在长期转化"学困生"的实践中使我认识到: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是有效转化"学困生"的基础;创建良好的班集体,是有效转化"学困生"的关键;完善管理机制,是有效转化"学困生"的保障;与家长密切配合,是有效转化"学困生"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