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文章从外观设计侵权判断规则出发,分析目前判断规则存在的问题,结合司法审判案例,论述"区别于现有设计的设计特征"判断规则,展示其在外观设计相似判断的重要作用,并论述了"区别于现有设计的设计特征"判断规则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产品的图片或照片是外观设计专利的主要文件,在对外观设计进行相同和相近似性的判断中,主要采用专家加群众等对外观设计形状、图案、色彩三要素进行主观评判的方法。本文在基于内容的图像研究上,描述了引入相关反馈技术后的外观设计专利图像资源检索流程,并依此流程提出了一个基于形状特征提取图像资源的检索算法,从而实现外观设计专利图像查询、检索自动化,提高外观设计相近似性评判的检索速度和查准率。  相似文献   

3.
如何确定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中的“一般消费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司法审判实践中,如何确定作为侵权判断主体的“一般消费者”,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此较了美国法院和中国法院的做法,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断主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2020年《专利法》修改明确了局部外观设计的可专利性地位,但是局部外观设计的保护与我国外观设计近似性判断的基本方式“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存在一定矛盾,有必要就“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做出适当调整。借鉴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局部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相对成熟的域外国家的经验,应对“整体观察、综合判断”进行观念上的调整,将整体比对的重心回归外观设计本身;与产品相关的因素仍然应予考量,但是应当根据局部外观设计与所应用产品之间的关系(特定性或通用性)对产品相关因素的权重做出不同衡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给出外观设计专利创造性判断的基本審查方法:第一步,确定用以对比的外观设计或者外观设计特徵;第二步,将涉案外观设计专利与用以对比的外观设计或者外观设计特征相比,找出区别;第三步,以涉案外观设计专利所属产品的本领域设计人员作为判断主体,确定外观设计所属产品的设计空间,据此判断上述区别是否明显。  相似文献   

6.
资讯     
我国专利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已完成日前,我国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完成,并将公开向公众征求意见。这次修改征求意见稿中主要的修改建议包括五大板块。一是关于专利权的归属、转让和共有;二是关于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标准;三是关于外观设计保护制度中,提出了修改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增加不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申请主题、允许关联外观设计合案申请、规定简要说明为必须提交的外观设计申请文件、增加外观设计检索报告制度、明确外观设计侵权判断规则等6个方面的修改建议;四是关于强制许可制度中,增加了"无正当理由未实施专利或者实施不充分"作为请求强制许可的理由。建议规定在流行病的出现、蔓延导致公共健康危机等国家紧急状态下可以启动强制许可程序。建议规定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新规则,在符合规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颁发专利强制许可,授权中国制药企业制造有关专利药品,并将其出口到有关发展中国家;五是关于专利权的保护中,建议进一步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在专利权的侵权判断标准中,增加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侵权判断的等同原则,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断规则、禁止反悔原则和现有技术抗辩等规定。(据新华社)  相似文献   

7.
外观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客体,只有具备创造性才能获得保护。外观设计创造性判断主体不应是一般消费者,而应当具有相应外观设计产品所属领域的普通知识。外观设计创造性应当整体观察和综合判断,独特视觉效果只能作为辅助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及在审查实践中的分歧在外观设计专利无效宣告案件的审查实践中,经常涉及到对外观设计相同相近似性的判断,对于其判断主体,1993年《审查指南》规定为“一般购买者”,2001年《审查指南》修改规定为“一般消费者”,并在2006年《审查指南》中得到沿袭。具体规定是:在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相同或相近似时,应当基于被比设计产品的一般消费者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洛迦诺分类体系本身的架构设置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使用外观设计文献的现实需求,找出外观设计文献的快速增长与洛迦诺分类体系之间的矛盾,以及洛迦诺分类体系不适应我国设计产业发展之处,提出建立中国外观设计分类体系是必要的,而且是刻不容缓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外观设计相近似性的判断方法出发,分析了其中的现存问题,并结合司法实践中的相关判例,论述了引入"设计空间"的必要性。本文亦论述了制约"设计空间"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外观设计相近似性判断方法的重构设想。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判断外观设计专利性的判断主体是"一般消费者",而欧盟在判断外观设计专利是否具有独特性时的判断主体是"知情使用者"(The Informed User),本文将通过Grupo Promer Mon-Graphic S.A.和百事可乐公司的判例,分析在两种不同法律体系下两种不同判断主体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异同。  相似文献   

12.
旅游纪念品产业作为一项高附加值产业,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我国旅游产业所重视。本文根据我国旅游纪念品市场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我国旅游纪念品外观设计专利发展与保护中所面临的问题,结合旅游纪念品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旅游纪念品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曾授予专利权的空调室外机"风轮"的外观设计,是空调产品一个重要的零部件。本文揭示了该"风轮"无效宣告请求案经专利复审委员会审查直至最高人民法院再审,给予极有价值的指导。如何判断外观设计的相近似(相同、实质相同);在审查中怎样准确地把握"整体观察、综合判断";对于产品的零部件外观设计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消费者为判断主体;对于产品的功能应当怎样看待;企业应如何对待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做出的再审行政判决书清楚地回答了上述在外观设计审查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专利法》第三次修订后,外观设计的授权標准有了较大变化,授权標准和侵权標准中存在的热点问题不断涌现。本文针对外观设计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对于使用状态参考图的作用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应简单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外观设计判断主体是法定虚拟人,是对产品的设计空间等有常识性瞭解的人,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某类人,不应简单...  相似文献   

15.
问:在现有的外观设计侵权审判实践中,基本上都涉及产品和产品的比较。但是,如果被控侵权的产品是两件外观设计的组合。那么,在判断是否侵权时,应当将两项外观设计分别与被控侵权产品中的相应部分进行比较,还是将每一项外观设计与产品总体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设计手法、设计空间是外观设计产品自带的属性,其在外观设计相同/相近似的判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四件侵权或无效案例的对比分析,阐述不同类产品的设计手法及设计空间对于相同/相近似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外观设计专利分类很重要,因为它在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审查、保护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外观设计相同、实质相同和不具明显区别的判断。《专利审查指南》第四部分第五章无效宣告程序中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5.1.1规定"外观设计相同是指涉案专利与对比设计是相同种类产品的外观设计……在确定产品的种类时,可以参考产品的名称、国际外观设  相似文献   

18.
文化创意不一定就是产业,有人两三年做一件东西,很有创意,卖得很贵,但这不是产业。创意产业是说好的创意可以造福很多人。创意形成产业了,很多人买你的产品,有了价值,你的好点子可以批量生产,这才叫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9.
在英国法院作出的戴森诉维克斯“吸尘器”外观设计侵权案判决中,设计空间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运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评价方法。目前,本案判决中主要的考量因素及判断原则已被广为借鉴,在备受关注的苹果诉三星Galaxy平板电脑外观设计侵权判决’中也引用了本案中关于设计空间的理论。本文通过对本案的判决进行分析和总结,揭示欧盟国家在进行外观设计侵权判定时的考量因素和判断原则,为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和确权审查提供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由于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在保护目的、保护对象及侵权判定方法上存在根本差异,加之外观设计领域存在的家族类似这一特殊规律,现有设计抗辩与现有技术抗辩遵循不同的逻辑和判断方法。审查现有设计抗辩时,需要在外观设计专利、被诉侵权设计及现有设计之间进行三者对此,且需要遵循正确的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