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解答诸如“怎样认识……” ,“怎样理解……” ,“谈谈你对……的看法 (或认识 )”之类的认识型问答题时 ,不少考生不知从哪里入手 ,往往答得很多 ,得分很少。现以 1 999年高考政治 3 9题为例谈一谈此类问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表 1  1 978— 1 997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元1 978年 1 997年年均增长幅度 (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3 4 3 .4 451 88.548.1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1 3 3 .572 0 90 .1 0 6.2  表 2  1 997年我国城乡居民每百户家电类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对比单位 :台彩 电冰 箱洗衣机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量 1 0 0 .573 …  相似文献   

2.
理顺个人收入分配关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激发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加居民消费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十五”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280元和225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比1978年增长3.83倍和4.85倍,年均增长幅度为6.3%和7.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末的210亿元增加到2000年末的64300亿元,增长305倍,年均增幅达29.7%。居民拥有的外汇存…  相似文献   

3.
中国内地社会分层十大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中国内地(亦即末将香港、台湾、澳门列入统计)的社会分层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已发生一些重大变化,且已广泛而又深刻地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此仅仅对这种变化作一初步的识别,旨在有助于找准分析中国内地社会分层走势的基点。第一个可以确认的事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自1978年至1996年,中国内地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19261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0.0%;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生活费收入从316元增加到4377.2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2%。①其中…  相似文献   

4.
如何认识我国当前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个人收入分配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现象。根据两次全国规模的调研数据计算,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1 994年为 0.370,1 996年为 0.40 0 3;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1 994年为 0.41 1,1 996年上升到 0.432 2 7;而我国城乡居民合计的家庭人均收入基尼系数,1 994年为 0.434,1 996年为 0.4577。(参见李…  相似文献   

5.
数据、图表是经济学表达信息的主要形式。它与文字材料题相比最大的特点是用数据表达信息 ,要求考生从各种量的比例关系中去认识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这种类型的试题最能考查考生判断是非的能力 ,能量大 ,考生失误多 ,得分率低。因此 ,我们应加强对这种题型的研究 ,从迷津中走出来。要解答好图表式论述题 ,审题时应该做到“四审” ;答题时应“坚持三个统一”。现以 1999年高考政治试题第 3 9题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表 1  1978年— 1997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元1978年 1997年年均增长幅度 (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3 43 .4 451…  相似文献   

6.
1.人均收入水平持续上升.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十一五”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将持续上升,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将增长7%.到2010年达到253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到2010年达到6400元。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将从舒适型向发展型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将从侧重量的增加转向更注重质的改善。消费需求的扩张以及结构的升级,既可为新产业的成长,也可为传统产业的继续发展创造需求空间。粗略计算,城市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约拉动最终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那末,“十一五”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36个百分点,每年可以拉动最终需求增长2.1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浙江省内山区26县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山区26县经济增长显著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其中生态发展类县域更为突出。山区26县农村居民收入提升与经济增长实现完全同步,其中生态发展类县域农村居民增收最快,城镇居民收入提升速度略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视角看,山区26县经济增长大致兼顾了公平和效率。发展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着重关注农村居民增收的同时,也应适当关注城镇居民收入提升,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与经济增长完全同步,最终形成共同富裕示范区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合理区间。  相似文献   

8.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供不应求的商品几近没有。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收支稳定增长,消费水平也明显提高。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达到6651元,比1995年增加177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1973元,增加539元。随着短缺时代的结束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城镇居民由1995年的49.9%降到1999年的41.9%,农村居民由58.6%降到52.6%。城镇居民吃好、吃精、注重营养、追求方便的倾向更加明显,在外就餐明显增多。农村居民…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20年城市化进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50多年、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在社会经济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世人瞩目。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工业化及其工业化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社会经济现象,城市化水平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一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而为中国在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中国近20年的城市化发展1.中国近20年城市化实际水平从中国近20年城镇化水平表中可见,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从1980年的19.89%上升到2000年的36.21%。2.中国近20年城市化发展增…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1998年末,全国总人口 124 8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37 942万人,占30.4%;乡村人口 86868万人,占69.6%。但同期农业产值为24 587.68亿元,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47%。2000年人口普查总人口 12亿9千多万,人口布局无多大变化,而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1998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2.51。1;2000年城镇人均收入6180元,农村2253元,差距达2.798:1。[1]考虑到城市居民的…  相似文献   

11.
当心储蓄双刃剑──“高储蓄”成因及后果分析戴闻1.不断攀高的居民储蓄存额1994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额增加了6315.3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41.5%;1995年仅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就比年初增加4037亿元人民币,增速高达每月600余...  相似文献   

12.
李琦 《家教指南》2003,(8):38-39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及教育产业化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资数量、投资方向和投资意识都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对这种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资料,今年初中国统计教育学会对15个省、市部分城市的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就城镇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趋势做一些分析。一、家庭教育投资额增加从幼儿园到大学本科阶段,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投资额逐步加大,全国平均家庭年教育投资为5137.4元,其中幼儿园阶段为3386.2元,小学阶段为6230.5元,初中阶段为80…  相似文献   

13.
风景这边独好─—技工学校为乡镇企业进行职工培训的思考河南郑明谦1992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以年增长52%的高速度达到了1.76万亿元,1993年又以年增长64.8%的超高速度使总产值达到2.9万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达2.18万亿元.利税总额达1.55...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经济持续、稳定、迅速发展,连续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都以高于13%的速度增长,人均收入已超入3千万美元。民主法制建设逐步加强,依法治市成绩显著。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教育实力不断增强。1990年已高标准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999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教育投入逐年增加,教育经费支出超过财政支出的15%。2000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为82.17%,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大学率41%,接受高等教育的在学学生占适龄青年(18—22周岁)的46.23%。各类…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我国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加速卫生部近日公布的对我国中小学生生长发育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生长发育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体现出显著的加速生长趋势。加速生长的趋势突出表现在体格发育上。近20年来,我国7—17岁的青少年儿童身高平均增长量,男生达到了6.9厘米,女生达到5.5厘米。体重增长更为迅速,体重平均增长量男生达到6.6千克,女生是4.5千克。青春期发育的提前趋势显著,表现为生长幅度猛增,性发育年龄不断提前。这种增长趋势,在速度上超过了各发达国家二战后出现的生长加速水平。这些变化在沿海大城市表…  相似文献   

16.
一、调查情况调查在淮阴、宿迁两市11个县(区域行,重点调查了盯11台县位集乡、金湖县闵桥乡等六个乡(镇)的行政干部、乡企业干部、乡(镇)五站工作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调查了27位学生家庭所在村正副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及27位同学家庭所在组的劳动力的状况;在27个组中分别调查了一户中等水平收入的农村家庭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家庭经济收入等(部分调查结果见表1—6)。可见具有高中学历的年收入比文盲高2.65个百分点,比小学学历的高2.61%,比初中学历的高1.32%。二、调查结果分析1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  相似文献   

17.
(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需稳步增长。从农村居民收入情况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34元,1989达到602元,1997年超过2000元,2001年达到2366元,1979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实际增长7.3%。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温饱有余,部分地区已实现小康。从城镇居民看,城镇居民收入加速增长,2001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60元,比1989年增加了5484元,扣除价格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镇居民购房的可行性分析范昌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1978年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为3.6平方米,1992年已提高到7.1平方米。但是,我国城镇中的住房困难户仍占1/4。因此,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帮助其逐步实现住宅自有化,...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作为中国中部的重要省份之一,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阶段。研究安徽产业结构、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安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指导作用。基于VAR模型,选取1985-2013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都存在双向因果机制,二者互为因果;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显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则是单向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准确预测电力需求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要依据。论文研究了人均GDP、产业结构比例、人口数量、城市化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居民家用电器拥有量、城乡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电力消费效率、气温变化对苏州电力需求的影响。然后通过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相关检验,发现人均GDP、第二产业结构比例对电力需求的影响十分显著;最后根据统计数据的变化和苏州"十二五规划"的目标预测了未来5年的电力需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