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文学史上,为了解杜甫生平和理解其思想,人们经常提到他的《三大礼赋》。然而真正能够体现杜甫一贯的创作风格(沉郁顿挫)的赋作当数《雕赋》与《天狗赋》。通过对二赋意象现实性与象征手法的文本表层分析以及从写作背景、文体特征、文本本身进行深层意蕴分析,可以看出《雕赋》与《天狗赋》的独创性与悲剧性。  相似文献   

2.
以具体演奏器具为主的固定选题模式,强调产地对乐器之性质、乐理机制形成的重要影响,对乐器功能与演奏过程及其具体的审美感受的描述,对“乐”与“自然”和“人”三极关系的重视等,是《文选》音乐赋主要作家所共同遵守的创作程式。音乐赋亦体现了由以悲为美、特重伦理到追求中和之美、哲思浓郁,到由崇高美向优美转型的两汉魏晋审美变化。从各重其“器”到“琴德最优”,到特重人自身的音乐结构,则反映了审美主体由关注外在自然到希图借助外物以探究宇宙自然至理,到通过对人自身的彻底肯定来张扬人的生命主体意识这种两汉魏晋审美思潮的逻辑轨迹。  相似文献   

3.
老庄哲学对《红楼梦》的创作构思产生了深远影响。《红楼梦》中僧道形象展现出的独特美丑观、真假神俗之间的二元转换体现了老庄朴素辩证法思想;以物喻人、以物观物是对齐物论的继承;"因空见色、自色悟空",以"无"来导向人世的最终归宿,则是老庄哲学返璞归真理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论扬雄赋     
扬雄大赋重视讽谏,并开辟了新的讽谏手法,即正文中杂以微讽,以点醒题旨,大量用典,夹叙夹议,以及结合行踪咏史怀古的体格,其意义在于试图摆脱描写与讽谏游离的格套,从而自然过渡到他本人后期的言志赋。也启发了以后的纪行赋作家,扬雄的言志赋则体现出儒、道、骚融合的倾向,既追求个体的独立和自由,又并不废弃道德操守的价值。他的创作从大赋到言志赋的发展,在汉赋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赋”、“赋政”本义来看,赋本身具有朝政实用性,赋的产生源于朝政生活的实际需要。烽烟四起、国家危亡之际,夏完淳用《大哀赋》重新承担起了告天子、告天下的赋的社会功用,体现了赋体文学本质的复古与回归。在国家危难之际也用《大哀赋》体现了士子、臣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文人深沉的忧患意识。显示了其博大的济世情怀和深挚的爱国热忱,且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选》音乐赋在表现音乐时,隐含了赋家儒道兼有的音乐思想。一方面,赋家受儒家礼乐观的影响和压制;另一方面,他们要抒发自己不同于儒家礼乐观的对艺术、人生的感悟。赋家对传统儒家观念的突破,体现在《文选》诸篇音乐赋中是双层面的。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都具有人性解放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论传统工笔画色彩的特性及其现代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彩是工笔画最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本应与工笔画中的线型结构相提并论。在建构现代工笔画的语言形式上,赋予色彩独立的审美价值和表现性能,不仅要“随类斌彩”,而且还要善于“随情赋色、随意赋色”,体现出现代工笔画丰富、深厚、多元的色彩特征。  相似文献   

8.
近年在文坛上兴起的辞赋创作热,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古典主义倾向。然当代辞赋创作尚处草创时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辞赋作者要发挥辞赋“润色鸿业”、“体物写志”等多方面的功能价值;在题材上,注重传统题材的重写与新题材的开拓;应以诗人之赋代辞人之赋,彰显辞赋创作的主体意识;在不违背赋体基本规范的原则下,不断创新当代赋体形式;辞赋作者还应不断加强学养,树立良好的文德与文风。  相似文献   

9.
薛巧 《山东教育》2004,(23):52-53
线描画是绘画中最概括、最简明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的线条能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在运用线描进行作品创作时,虽然都以线为主,但看似普通的线条中却有着千变万化的风格,这种绘画形式对孩子的创造力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使用黑色美工笔进行线描活动《未来的花》中,孩子们熟练地说出了构成线描绘画的一些主要因素。这次活动中,孩子们利用他们熟悉  相似文献   

10.
沈谦《红楼梦赋》是嘉道之际题咏《红楼梦》中别具一格的作品。作者在科举失意、穷困潦倒时借阅小说,写下这组律赋,展示了对小说虚构性、色空观的理解,流露出赞赏、同情小说中的青年女性的倾向。以律赋写小说,体现了推崇俗文学和嘲讽经世致用的意趣,与当时以“红学”调侃经学的思潮相一致,是一种极富意味的写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吴冬梅 《天津教育》2022,(8):114-116
<正>线描是指运用线条来进行绘画,并通过线条的变化体现事物在美术方面的艺术感。线描绘画不仅能够充分地体现出事物在形态上的美感,还能够体现其动态的韵律美。线描教学是提升小学学生美术绘画能力的基础。学生在线描绘画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自身的绘画兴趣,学会通过线条来认识世界、描绘世界,同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艺术意识。因此,对小学美术线描教学的策略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司马迁不仅擅长赋的创作,而且格外推崇这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文体,刻意在自己的<史记>中载录了赋家及其作品,论述了他对赋的看法.他还结合自己的作赋心得,把大赋的创作经验借鉴到了<史记>的撰著中,使这部巨著具有了"赋迹"和"赋心"的特色.从而展示了自己深沉而自负的赋家情怀.  相似文献   

13.
张方燧 《学子》2013,(9):46
线描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绘画形式。我们可以用线条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也可以用线条展示物象的神态及其心理活动。同时,线描所使用的工具极为简单,操作过程极为方便,表现处理极为灵活——既可进行细致刻画,又可进行造型训练,还可作创造表现。故而,线描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绘画的基础,成了教师进行绘画教学的抓手。一、关注线描对象,力求体现物体的特征美在进行线描教学时,选择线描对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  相似文献   

14.
张方燧 《学子》2013,(8):46-46
线描是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绘画形式。我们可以用线条表现物象的形体、结构,也可以用线条展示物象的神态及其心理活动。同时,线描所使用的工具极为简单,操作过程极为方便,表现处理极为灵活——既可进行细致刻画,又可进行造型训练,还可作创造表现。故而,线描也就成了学生学习绘画的基础,成了教师进行绘画教学的抓手。一、关注线描对象,力求体现物体的特征美在进行线描教学时,选择线描对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  相似文献   

15.
建安赋序交代了赋作的多种创作方式,如同题共作、即席而作、受命而作、代言之作等,但更多的还是主观的创作冲动。赋序还体现了建安时期辞赋功用观念的转变,他们可以状物、叙事、抒情、明理,这种自觉的创作实践和审美意识的追求带来了建安文学的极大繁荣。  相似文献   

16.
“满蒙联姻”是清初巩固国基、凝聚各民族的重要政策之一。孝庄文皇后是“满蒙联姻”的杰出代表人物。纳兰性德的《五色蝴蝶赋》是最早歌颂孝庄文皇后的文学作品。这篇《赋》反映了对于“满蒙联姻”的正反两种态度的交锋。《五色蝴蝶赋》对孝庄文皇后的歌颂,具有“地灵人杰”、“君唱臣和”、“辨诬存真”三个特色,是“满蒙联姻”的颂歌、证词和镜子,因而在民族文化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瑞 《运城学院学报》2007,25(3):111-112
意笔线描是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形式。对于水墨人物画来说,意笔线描的造型追求主客观的统一,追求“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意象造型。每条线条的节奏感,既体现在走势形态上,又体现在运点过程中。不仅具有意象造型和强烈的神似的特点,同时也是美感的传递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以维吾尔族部分装饰艺术为例,结合其历史、宗教、族群文化心理等相关背景,从艺术材质的选择、图案经营设计及赋色偏好等三个层面,对其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论文认为,维吾尔族装饰艺术的形式美感,体现出族群文化、西域本土与波斯、阿拉伯等外来艺术元素的融汇和谐,其边线清晰、赋色鲜明、繁密有序的图案组合,表达了他们对富丽堂皇、丰富细腻之美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洛阳赋”的繁荣原因有二:一是与统一帝国形势和洛阳帝都地位密切相关;二是缘于东汉一场关于定都问题的论争。“洛阳赋”创作的衰落,就外因论则是统一帝国形势的崩溃和洛阳帝都地位的丧失;就学发展的内因而论,一是都邑题材内容的传统规定性以及“颂圣”“讽谕”旨意对人思维和创作视野的限制,二是赋学自身发展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地位所致。  相似文献   

20.
<正>这是维摩诘经变中的文殊菩萨。菩萨头戴宝冠,上身着偏衫,下着长裙,站在莲台上。身体稍向左转,面露微笑,两手上扬,正作谈论之状。人物以赭色线描造型,画家对人体肌肤以及装饰、飘带等不同的物体,采用不同的线描方式,有张有弛,体现不同的质感,用色简淡,营造出一种平和安详而又雅致的气氛。画面中几乎不用西域式晕染法而完全采用中国式以线描为主的画法,值得注意的是,背景中对岩石与树木的画法,已体现出早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