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按邮电部规定,新式中、法文对照邮资已付日戳的中部字钉槽不加边线;下部上行刻市、县名,下行刻局名和序号,但各地在执行中不尽相同。图①北京戳,市名中间加刻小括号,内刻速递标志“EMS”。图②丹江口戳,局名刻成“(武)”,令人费猜,“武”实际是武当山。图  相似文献   

2.
《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对邮政日戳有明确规定:取消邮政编码,一律刻局、所名称,不缀局所类别(支、所、代)。序号刻局名后,市县均冠省区名称……”附图这枚日戳不是省会城市也冠省区名称,下部没局所名称,只刻代营。  相似文献   

3.
同一景观,出现在不同的邮政部门刻制的风景日戳中,笔将这种现象称为“同景异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先让我们看看原邮电部的有关规定,不论是1985年7月27日颁布的410号通知,还是1995年6月16日颁布的422号通知,对风景日戳的刻发范围都作了这样的规定:风景日戳,只刻发给有名风景名胜所在的市,县邮政[电]局,  相似文献   

4.
4月1日启用上地信息产业基地1枚。 7月1日启用3枚,分别是北京游乐园、保利大厦酒店、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为迎接“第33届世界邮政日”,北京市邮政管理局设计刻制了中华民族园等系列风景日戳46枚,于10月9日启用。此次刻发的风景日戳共138枚(每个图案刻1-3号,钢质,直径30毫米)第1号分别发各风景点所属支局所使用。第2号发风景点所属区局邮票公司使用。第3号发市邮票公司使用。其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风景日戳因刻制有误,暂未启用。  相似文献   

5.
邮电部邮政总局于1957年发文规定:邮票出口公司使用的日戳“上面刻汉文地名,下面刻英文拼音地名”。1979年修订为“上面刻汉文地名,下面刻汉语拼音地名”。1985年,邮电部又重新规定,集邮总公司营业部门使用的日戳上半环刻“北京”,下半环刻“BEI-JING”;市集邮公司营业部门日戳上半环刻直辖市名或省区市名,下半环刻公司所在地邮政编码后缀“(集邮)”;市、县局或邮电支局领导的集邮门市部所用日戳,上半环刻直辖市名或省(区)市(县)名,下半环刻该门市部所在地邮政编码后缀“(集邮)”。但据笔者所集  相似文献   

6.
图1为内蒙古赤峰024000局的一件机盖国内邮资已付双联日戳,右置双圈日戳有日期,左置八角框戳,上格刻“国内邮资已付”,中格为空白,下格刻汉蒙文地名和邮政编码。  相似文献   

7.
70年代,邮电部《邮政业务规定汇编》规定:临时邮局和流动服务组作为领导局的内部单位,所用日戳以下月牙里的日戳号码为区别标志,不刻“临时”、“流动”等字样。因此,在70年代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就鲜见带“临”或“临时”字样的邮戳。随着集邮活动的开展,各地又相继使用临时邮戳,并且越来越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8.
按规定,日戳上部刻省(区)市名或省(区)县名,但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邮电局却使用一种与众不同的邮戳,其上部刻有“下花园邮电局”字样,下部为“分拣5”,既无省名,也无市名,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9.
邮电部于1957年发文规定:“临时邮局和流动服务组作为其领导局的内部单位,所用日戳,以下月牙形里面的日戳号码为区别标志,不刻‘临时’、‘流动’等字样。”1985年又重申:“邮  相似文献   

10.
I 重庆1支局使用的封发2号『邮政日戳中“铜”字刻成了“铜”字(如图)重庆的错字邮戳@吴强  相似文献   

11.
1956年邮电部邮政总局(1956)邮业字52号文的规定:"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办理国际邮件业务所用日戳,上面刻全写的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下面刻汉文地名和英文拼音地名,汉文在左,  相似文献   

12.
香港自1841年开办邮政以来,使用的邮戳大部分只刻英文,与香港的语言环境极不协调。说“大部分只刻英文”,是因为其中也有少数例外:1.最早于1929年开始使用的邮资机戳,在资费戳内刻有中文“香港”两字。后来部分商用邮资机增加了宣传戳部分,加刻中文的就更普遍了,但其日戳内一直以来只刻英文。2.自1950年开始使用的机盖宣  相似文献   

13.
我国各地邮亭所使用的日戳,其格式极不统一,大概以一个地区为主,如北京、西安多为三格式,“亭”及戳号多刻在下格。其它地区模式,有刻在上格、中格的,日期有横置、竖置的,所有数字有用汉字,也有用阿拉伯的,有左读也有右读的。所见最早1936年的上海戳,其“亭”字不但刻在上格,而且把“第二号邮亭”5个字用括号括着刻列其下,甚至青岛在下格把“邮亭”刻为外“K10SK”和贵阳简刻为“KI”的。  相似文献   

14.
邮政总局1987年7月11日(1987)邮政字96号文《关于不准复(仿)制邮电日戳和日戳印模的通知》指出:“最近,发现集邮总公司以非正常渠道索取和复制邮电日戳印模,制作和出售集邮品,使集邮品失真。”1988年7月13日(1988)邮政字98号文《关于调用集邮品所需邮政日戳印模的函》称:“我局同意集邮总公司为制作集邮品调用附表所列日戳印模(戳样),调用的具体事宜可与集邮总公司议定。”从中可见,就在此时,我国邮政出现了“复制日戳”。  相似文献   

15.
3193页的《地名怎能简化》一文对“江苏连云港/连云”邮政日戳提出质疑。其实,这个邮政日戳并没有刻错。在江苏连云港市连云区管辖内有一镇名叫连云镇,镇邮电支局原使用“江苏连云港·222046”邮政编  相似文献   

16.
邮政法有关规定.邮政日戳上部刻直辖市市名,省自治区的省(区)及市名或省及县名。在绝大多数邮政日戳中极少出现,诸如“省”“市”“县”等字样。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式邮电日戳的逐步普及使用,1985邮部字第410号文规定使用的邮电日戳将逐步退出邮史舞台。这也意味着日戳的“上月牙”和“下月牙”也将从我们习见的邮戳上消失。为便于大家研究,现将笔者收集到的上月牙刻有文字的日戳介绍给同好。  相似文献   

18.
日戳上下环刻藏、汉文地名“西藏”。下半环刻“拉萨机场”和邮政编码850009,日期为1993.12.3.19,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19.
梁耀华 《上海集邮》2000,(11):28-28
广州市石井邮政所使用的电子邮政日戳,局名“石井”后面缀有一个字号略小的“电”字,表明系电脑打印。这种带“电”字的电脑日戳,以前似未见过(按:广州此类邮戳均有一“电”字)。  相似文献   

20.
1980年1月,邮电部决定在上海、江苏、辽宁三省市试行邮政编码制度两年多的基础上,自当年7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在使用邮政编码初期,为增强助记性,采取了在邮政日戳上刻制邮政编码的措施。1985年7月邮电部颁发《关于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普通日戳、邮资已付日戳的下半环、下格规定刻制局号(邮政编码),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