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论及"教育的人的制约性"或"教育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时,一般探讨的都是人的"心理"发展对教育的影响,"身体"并没有真正进入教育理论的视野.身体在教育理论中本应该具有曼基础的地位,这是因为:人的身体,人的自然性、生物性,本来应是教育的出发点与基础;教育中的诸多问题都涉及人的身体,但人们却没有给予相应的关注;身体是最真实的存在,排斥身体及其感觉的教育,绝非完整的人的教育,甚至可以说是虚幻的教育,因为它无视个体的真实性;提倡身体视角的教育研究,并不是要对传统教育进行颠覆,而是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种潜能素质的充分发展,是指个人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地发掘和调动。身体发展是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身体教育是促进人身体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身体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对人体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使人自觉,身体活动是促进身体的发展途径,健康科学生活习惯的养成、体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获得是身体教育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2008年"艳照门"事件掀起了社会各界对于身体的再度关注。作为个人隐私的身体,能否被展现在公众视野中?色情照片和裸体艺术如何区别?文学作品中的性描写又能不能被接受?本文试图通过对裸体艺术和身体写作这两种现象的分析,讨论身体美学的含义、发展历史以及未来趋势,旨在让更多人了解身体美学,从而为普及美学知识,提高人们审美鉴赏能力做出一定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身体教育越来越引起国人的注意和重视,相关部门也出台了不少政策来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但成效甚微。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从中西方文化倡导的"身体观",身体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人们对传统教育与西方现代教育的认识中可探寻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5.
身体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点,也是体育教育的一个原点.自由而强健的身体引发了古希腊人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从而也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开启了人类身体教育的序幕.在理性主义的推动下,体育教育成了一种对身体的教化过程,而文明社会形成的对抗更使体育教育的竞技化成为一个常态.  相似文献   

6.
身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它也是体育教育的核心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前人身体研究的基础上对身体本身可能存在的教育价值及身体与体育教育价值实现的关联与逻辑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由身体本身以文化、艺术及美的形式所彰显出的生命力量、自由意志和人类情感欲望等因素是一种有力的教育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体育教育的实现应立足于对身体的教化,从身体出发,最终回归到身体中去.  相似文献   

7.
身体作为历史、社会、文化及教育的载体,始终处于生成之中。在中国近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体育教育场域中的女子身体呈现出多种生成形态:健体强国取向的从属身体、国民身份与男女平等取向的觉醒身体、健康健美取向的塑造身体、师资培养与运动竞赛取向的专业身体。女子身体的生成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实现的,取得民族独立、推进中国近代化的民族国家话语并不是唯一动力因素,女权运动及教育近代化发展等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推动力量。其间,束缚与解放、被动与主动共同存在,表现出女子身体生成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也使我们从另一种视角认识了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教育,展现了其立体、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身体形象、身体自尊及其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应加强对身体形象与身体自尊的研究,建议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健康知识传授,引导高职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身体形象,建立良好的自尊水平,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女性的身体被一场关乎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抬进了历史的前台。以国族利益为名,对“女子”的身体进行了改造,以致近代女子体育教育的勃兴。通过选取这个独具身体社会学意涵的历史切片,对女性通过接受体育教育、自觉萌发身体意识,以及国家通过建立对新的身体规训制度重塑“新女性”的转折期进行纵深考量。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得到以下结论:教会女子学校和国人自办学校是女子体育发生、发展的两个主要阵地,国家通过制度设计、教科书编撰和师资培养予以制度保障。大多数女子们的身体由身困家中到身为国有、身为国用,渐入身心分离之境地。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性别和专业的大学生身体形象与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性别和学习专业对我国普通大学生的身体形象的影响,并探索客观的身体成分与主观的身体形象的关系。为此,随机抽样选取了文、理工、医类男女大学生190名,并对他们进行"多维身体自我关联量表"、身体质量指数、身体脂肪比例的测试。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但男女学生在自我外表评价、体重忧虑、体重归类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女生相对较低的身体外表的评价和较高的体重焦虑,反映了心理健康问题,究其原因,可能与社会文化的压力、自我表征的动机和自身脂肪的比例有关。  相似文献   

11.
张文彩 《美育学刊》2020,11(2):38-46
在中外美育史上,身体感性一直处于“心育”的掩蔽之下,身体美学则将其解放出来,并作为美育的重要维度。按身体美学的理解,身体感性教育是一种具身性的生存实践教育,它以身体感官、身体习惯和身体欲望为基本对象,主要通过前反思的身体陶冶、反思性的身体训练以及身体欲望管理等途径,来实现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这一美育的终极目的。身体美育这一系统性的观念,尽管有“拔高”身体之嫌,但对“心育”传统而言,不失为一种有益的矫正。  相似文献   

12.
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身体活动与(或)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是锻炼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伴随着各种情绪效应,且大量的研究报告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身体活动与(或)身体锻炼的范式是研究设计中制定锻炼计划的依据,也是临床开具运动处方的依据。当前的研究证据,不足以支持"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在改善情绪方面优于其他方式"的假设。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借用惯习 (habitus)理论探讨运动员身体所蕴含的社会历史维度以及该身体观所蕴含的方法论知识。认为,运动员的身体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受到文化、社会与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个体化、阶级化、技术风格化的身体惯习,表现为一定的受动性特点。同时指出,运动员的身体惯习与运动场域相互生成,且具有随机应变的策略性,表现出一定的能动性。厘清运动员身体惯习的社会文化建构过程和发生机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运动员的身体,也为我们在探讨当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在选拔运动员、评价体育项目强弱、分析体育项目流行、改进教育训练和培养运动感等方面提供有益的社会方法论知识。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身体在教育中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身心二分”的知识观、屡禁不止的体罚行为以及被忽视的身体劳动使得受教育者的身体角色始终处于被遮蔽的状态。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教育改革需要正确认识身体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从离身认知转向具身认知、从体罚转向教育惩戒、从单纯智育转向劳动教育。探寻以身体指向为基础的教育实践路径,可使身体的价值意蕴由遮蔽走向敞亮,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身体"在学校体育中的位置进行审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以身体为起点和终点,是借助身体来施以教育。对于学校体育身体维度的考量,有助于将身体显现于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来,实现学校体育身体维度的重新审定。通过将学校体育的运行置放在"技术—身体教学论"的实施框架里,实现学校体育身体维度的全面构建。  相似文献   

16.
身体接触性对抗是现代篮球运动主要特征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身体接触概念进行了定义,并运用系统论、逻辑学、生物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对篮球技术的分类进行了新的探讨,确定了身体接触性技术在篮球技术中应该占据的位置.为进一步探讨身体接触性篮球技术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摘要:20世纪兴起注重身体“内在感觉”的身体教育与16-20世纪一直倡导“外在指标”进步效果的身体教育结合,日渐成为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的主流模式,而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也是以身体为载体集“外在指标与内在体验”为目标的身体教育过程,面对现代武术教学长期追求外在指标锻炼效果所导致的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的发展困境,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外在指标与内在感觉”互动的身体教育视角审视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教育实践,认为: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不仅是“外在指标提高与内在感觉深化”的一体化身体教育,而且从内外结合中强化了武术人对身体的认识,形成了四种武术身体观:分类与系统的身体观、被控制与自主的身体观、超越肢体与人械一体的身体观、意志磨炼与思考想象的身体观。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历史实践所形成的“外在指标与内在感觉”相融合的文化教育遗产既具有增强体质的锻炼特性,又因体验丰富而具有提高兴趣的精神元素,应成为当今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创新、拓展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视角和内容,挖掘、彰显"身体"之于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及其研究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主要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法和逻辑分析法,重点对基于"身体"视角的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学理依据、现实基础、研究意义与价值以及未来研究的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1)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之"身体"视角的缺失势必会造成其认识和研究上的局限和盲区,亟待反思与创新;2)"身体"之于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不仅具有深刻而充分的学理依据和坚实而可靠的实践基础,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研究最后进一步展望了基于"身体"视角的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研究的4条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9.
论高校身体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实施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成绩斐然但也困难重重。本文从体育教育的本源身体教育的实施途径——体育与健康教育结合,阐述了其出发点和着力点及其目标,期望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在传统哲学中,身体一直是不被关注的他者,一个不能表达的沉默者,一个空洞的符号。从尼采到福柯,身体被拯救了出来,地位凸显。福柯的身体理论,诠释了身体备受摧残与压抑的历史,从古典时期的肉体惩罚到现代的灵魂惩罚,让我们看到了知识与权力合谋对身体的规训。女性主义深受福柯身体理论的启发,开始关注被操纵、控制、压抑的女性身体。在现代消费语境下,女性身体成为被看的对象、商品化的观赏物。女性主义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