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李红梅 《科教文汇》2014,(32):207-208
教育对象中有一个特殊的对象群体---单亲家庭的儿童。作为教师应该给与这些家庭的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关爱,帮助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健康地成长。然而每一个孩子是否能健康的成长,与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给孩子带来无限的力量,能够让孩子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天。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给外界的感觉是比较自卑,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勇气、缺乏自信,在与人的交往中表现为不合群、孤僻、甚至抵制外界的事物,从而严重地阻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1.幸福家庭的经历 家庭是孩子的依托和归宿,一旦家庭有所动摇,孩子情绪会变得不稳定,坐立不安,容易生气,甚至神经质.我们应该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使孩子在充满爱和关怀的环境下成长,让孩子感受何谓幸福家庭,并了解父母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一个男孩,叫科特·科本。他有一个不幸的童年,家庭的不幸,使科本成为一个孤僻甚至有些自闭的孩子,当他成长为一个叛逆而且生活颓废的年轻人时,或许谁都不会觉得,这个男孩会成为无数人崇拜的偶像。  相似文献   

4.
李兴 《百科知识》2007,(2S):7-9
人类基因组完成之后,各个国家的研究人员把主要精力和研究方向放在了揭示更多的功能基因上面,即确定和找到某一种基因对于人和生物有什么样的功能和作用,无论是生理的还是病理的。现在基因研究的结果证明基因的作用更为精彩和细致。  相似文献   

5.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张波这孩子是我从教十几年来碰到的第一个这么特殊的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11,(5):24-26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之本性,但“怎样吃”却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可以无师自通。面对纷繁芜杂的加工食品诱惑和防不胜防的食品安全风险,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以及孩子成长第一个环境的家庭教育,要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营养知识,更要让他学会“自己吃”。  相似文献   

7.
家长能给孩子什么呢?一片绿叶不能荫庇他的一生,一朵鲜花也只能灿烂一季!家长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陪着他们一起成长,让他们学会自立。学会自强,学会快乐,学会勇敢,学会在人群中成长。学会在生活中捧读太阳…… 美好人生,从早期教育开始! 爱他,就给他正确的早期教育!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长期处于被过分呵护的状态中,他们觉得长辈们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如何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学会回报,对生活充满爱与希望,并能感受到关心他人的快乐呢?本次探索就是以幼儿园为支点,从环境、一日生活、游戏、传统节日等方面入手,开展"润物细无声"的侵入式感恩教育活动,从知恩到感恩,向每个孩子的心田播种一颗感恩的种子,用心灵的泉水滋润、灌溉、呵护他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一次又一次,我们被学校枪击罪行、连环杀手所震惊,一个人怎么能有这样的残忍?几十年来,心理学家认为,教育过程和社会环境决定着一个孩子长大后是否会成为一个罪犯。为了找出人们有暴力犯罪倾向的原因,犯罪学专家研究了当今大量凶手和连环杀手的资料,其研究结果震惊了科学社会,并变革了暴力学研究,因为他发现事实并非如我们预想的那样,相反地,童年的贫困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作家查?艾霍尔曾经说过: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3-6岁的孩子处于幼儿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主要的培养目标是巩固和扩展婴儿时期养成的习惯,培养初步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习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切的体会到行为习惯对于幼儿成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韩吉青 《科教文汇》2010,(14):F0003-F0003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美国政坛上,有一个人物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他通过自己的奋斗历程,实践了所谓的“美国梦”,向人们证明,在美国这个充满机遇的国度里,只要艰苦奋斗,任何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另一方面,作为一个非洲黑奴的后裔,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显示了黑人的能力与尊严,向人们证明,肤色挡不住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45岁的刘国祥,是小凉山一个黑黑苍苍、魁梧壮实、纯朴敦厚的彝家汉子,一个从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优秀领导干部。他厚重的成长经历,充满了人生的坎坷和艰险。他先后当过教  相似文献   

14.
郭琦 《科教文汇》2009,(28):260-260
正如美国著名犹太作家马拉默德的第一本小说《天生好手》一样,他的代表作《伙计》,也可以看作是以追求新生活为主题的小说。小说中最主要的追求者就是弗兰克·阿尔派恩。本文拟从莫里斯以及海伦对他的影响出发,阐述了弗兰克的成长和变化,如何从一个流浪汉、强盗变成一个真正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充满仁慈和同情心的好人。  相似文献   

15.
默契的一课     
大约十年前,我教一群孩子航行.他们都很聪明、充满热情,跟别的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这是一群严重残疾的孩子,他们当中有三人坐在轮椅上,腰部以下已经丧失知觉:一个几乎什么都看不见,且右手臂畸形:另外两个是脑瘫儿,走路有困难. 我永远忘不了第七个小男孩,我叫他马修.他深受脑瘫的折磨,加上长期不运动,他的两只手和两个胳膊都因此变得畸形:他的后背弯曲,面部变形,双腿也不听使唤;他甚至连笑的时候,都只能艰难地发出断断续续的咳嗽声.这些都让他的身体遭罪.马修需要借助纸板来跟人交流.  相似文献   

16.
Gnomen 《世界发明》2010,(2):12-12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玩具梦,每个孩子更是对玩具充满无限的向往,甚至一个玩具就能安抚孩子躁动的心。然而,玩具对于大人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因为大人们不但要玩,更要玩出新花样。创意已经成为人们对玩具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阳  河沿 《知识窗》2006,(1):14-15
“看一个人现在有什么样的结果.你就可以知道他过去曾经种下了什么种子.凡事都先有了引发事件的原因.才会产生事件本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那一巴掌     
我从小一直是长辈眼中善解人意的孩子,很容易被注意到.其实善解人意背后有很多的察言观色,相对承受了一般人所习以为常、视而不见的心理活动情绪,包括担忧、焦虑甚至愤怒,加上湖南人的地域性格如耿直、锋芒等,这种种都积累在我的成长基因里.  相似文献   

19.
学会倾听,是对别人最好的尊敬。学会倾听,就获得了一种与人交往的能力。幼儿期是培养孩子良好倾听习惯的黄金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有技巧、有方法、有理有据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第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第二,运用丰富的活动形式;第三,及时有效地进行鼓励。  相似文献   

20.
正父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特别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父亲的影响,男孩容易变得女性化,女孩容易依恋年长男性,或惧怕、不信任男性。父亲在孩子眼里代表着无穷的力量和强大的依靠。如果父亲角色的出现弱化和缺失,淡出对子女成长的关心和指导,不注意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知识,对孩子启蒙阶段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甚至危害极大。1父性教育的现状究竟什么是父性教育?父性教育就是对孩子提供充满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