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现阶段,“编辑中心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前新闻发展规律的需要,但是,并不能说这就是最好的和永远适用的新闻采编机制;它只是一定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历史的、阶段性的。因为“编辑中心制”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和不足,正是这些缺陷和不足,导致了“编辑中心制”只能成为一个历史阶段的产物,而不会是最终结果。本文认为,“编辑中心制”的不足如下:一、“编辑中心制”下,编辑是否能担负重任,尚不得而知如果说记者的队伍庞大而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齐,那现今各出版单位的编辑,大多是从各行各业转做编辑工作的“转业兵”,其中新闻媒…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媒介运行体制,编辑中心制近年来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在对编辑中心制的意义、可行性和制度构建所进行的讨论中,大多研究者的观点基本趋同,认为“记者中心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编辑中心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转轨,记者中心制  相似文献   

3.
“编辑中心制”是西方普遍采用的编采运行模式,传入我国后,引起学者热烈讨论。“编辑中心制”在我国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编辑的中心地位不仅存在于新闻采编过程中,在文化建构和传播过程中同样重要;“编辑中心制”是与“传媒消费主义”对立的,“传媒消费主义”与我国的国情不符;“编辑中心制”的实现是由“编采合一”到“编采分开”再到“编采互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策划编辑是新形势下的需要,是出版社之间激烈竞争的需要,是出版界发展趋势的需要。目前策划编辑的内涵界定和定位存在一些误区。策划编辑的内涵是“筹划、谋划选题的编辑”或是“在选题上出主意、想办法的编辑”。其定位是“专门负责选题策划工作”。目前出版界推行的策划编辑制,综合起来有:设岗定位;专设策划编辑宝;以书为中心确定策划编辑;全社人员只要组来书稿就是策划编辑等四种。其中第一种最完整。  相似文献   

5.
要建立科学的编辑学理论体系 ,必须首先对其最基本的“编辑”概念做出科学的界定。关于“编辑”的概念 ,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 ,关于“编辑”的定义 ,也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 :( 1 )有的定义严格说起来其实不能说是定义 ,至少不是科学定义 ,倒更像是词语解释 ;因为它们并没有揭示出编辑概念的本质特征。 ( 2 )有的定义缺乏应有的高度概括性 ,显得十分琐碎 ,又不全面。有的定义对于编辑活动的规定采用了全举法 ,或者列举出编辑活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如选题、组稿、审读、修改、加工、校对等等 ;或者列举出编辑…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 HICAI(Htypertext IntelligentComputerAssited Instruction即超文本智能CAI)课件中,包含有文本、图形、静态图像、动画、音频(声音和音乐)、活动视频(影视和影像)等各种媒体的教学信息。人们习惯上将这些媒体信息称为“素材”,这些素材的获取、创作和加工编辑是整个多媒体HICAI课件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所讨论的编辑是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主体即以编辑为职业的编辑工作者。近年来,对编辑主体的思维、素养、创造性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而研究更多的则集中在编辑是否应和能工能成为学者的问题上。多数人提出“编辑学者化”、“学者型编辑”的口号和目标;与此相反,也有人反对编辑成为学者,提出“编辑编辑化”、笔者赞同编辑同时应是学者,并想对此做些补充说明,探讨编辑作为学者的类型特征。一、编辑与学者的两位一体编辑与学者是两种不同的身份.在实际意义上两者不存在对立的问题。编辑是一种职业,如同教师是一种职业一样。而学者…  相似文献   

8.
随着“第四种媒体”——互联网的普及,我们已经进人了信息时代。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面对信息革命,必然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革新。编辑人员必须针对信息时代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调整信息时代报纸的编辑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网络被称为第四媒体,具有传媒才有的编辑活动。网络这种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给予编辑活动的不断发现展和丰富多彩。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文化乃至思维方式,网络技术的发展也给网络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使编辑工作更方便、更快捷。  相似文献   

10.
消费主义时代的来临,以受众为目标的市场驱动理念,使大众传媒在文化缔构和文化产品的传播过程中编辑理论发生了流变。李良荣先生《论编辑中心制》中说:面对信息来源呈几何增长,记者中心制开始凸显疲态之势,改革开放以前的以记者为主编辑为辅的记者中心制被以编辑处于指挥决策地位、编辑分析判断采集来的信息结果、对记者布置采写任务、完成最终稿件的写作和修改为特征的编辑中心制所替代。在文化媒介的缔构过程中,以受众为目标的编辑中心制正成为被热切关注的焦点。编辑通过精心创构的大众媒介,将一个流光溢彩的消费世界展示给大众。一、消…  相似文献   

11.
谈谈编辑学     
一、编辑和编辑学 “编辑”这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出现、发展的文化形式,文化活动,已经是收集、整理、精选、优化、传播人类精神创造成果的重要活动,“编辑”是精神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的环节。 “编辑”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即编辑活动或编辑工作,是动词。第二种是从事编辑工作的人。第三是出版系列的中级职称。  相似文献   

12.
关于编辑工作,曾有一种说法,认为“编辑工作不过是抄抄摘摘、剪剪贴贴、编编排排,只是一些技术性工作”。这是对编辑工作的一种误解。《出版辞典》对“编辑工作”的解释是:“编辑工作,也称编辑活动、编辑劳动。指新闻、出版等部门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方针和出版播放要求,进行的一系列复杂的、创造性的工作。包括收集、研究出版文化信息,制订选题计划,组织著译队伍,审读、选择、加工整理稿件和其他资料,进行美术和技术设计以及宣传介绍,了解读者、观众、听众反映等。”由此可见,编辑工作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涉及作者…  相似文献   

13.
目前,常用辞书中对“编辑”一词的解释大致有如下三种:①《辞源》:“收集材料,整理成书”。②《中文大辞典》:“搜集材料,以编成书。”③《现代汉语词典》:“对资料或现成作品整理加工。”以上三种解释都把根据已有材料“整理加工成书”视为“编辑”的内涵,笔者总觉得与现代“编辑”的意义相距甚远。依笔者之见,“成书”当属一种著作活动,根据收集、占有、利用已有材料的份量和比重,可把它分为编、编著、著等几大类。“编辑”是不在其列的。但为何它们都如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期刊编辑角色与编辑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信息技术使期刊在信息载体、信息传递形式与速率、期刊出版等方面形成的新的特点。审视了信息时代编辑工作的性质和特征,认为高效率与高智能、主动性与创造性是其最突出的表现。现代编辑角色的内涵与外延将会有所改变,编辑还须学习兼任“信息导航员”、“论坛主持人”等其他角色。旧的编辑工作模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多媒体编辑系统使编辑方式具有明显的多层面的立体式特征,程序编辑中心将使撰稿、审编、检索,甚至出版、发行实现一体化。随着出版现代化、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期刊编辑在完善纸品期刊的同时,还必须注重转向电子刊物、网络刊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编辑活动对文稿的选择遵循一定的程序并且拥有一系列进行取舍的标准,这个程序和标准我们称之为选稿方法。在编辑活动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选稿方法,运用这个方法就可将“该淘汰”的稿件淘汰,而选取有价值的或“不该淘汰”掉的稿件?这就是选稿的合理性。选稿合理性问题是编辑学研究中的中心问题,它要求我们理解编辑活动并使之合理化。  相似文献   

16.
编辑活动对稿的选择遵循一定的程序并且拥有一系列进行取舍的标准,这个程序和标准我们称之为选稿方法。在编辑活动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选稿方法,运用这个方法就可将“该淘汰”的稿件淘汰,而选取有价值的或“不该淘汰”掉的稿件?这就是选稿的合理性。选稿合理性问题是编辑学研究中的中心问题,它要求我们理解编辑活动并使之合理化。  相似文献   

17.
学报编辑的自由度即学报编辑职业行为的自由界限或活动“区间”,亦即一种编辑行为规范。在实践中,应坚持以不损伤原稿的基本观点、基本内容等为度。  相似文献   

18.
网络化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军 《中小学电教》2003,(11):53-54
网络化非线性编辑系统融合了计算机、视/音频、多媒体等先进技术,集录像、编辑、宇幕、切换、特技、动画、播出等功能于一体,改变了按时间顺序编辑节目的传统概念,克服了录像机多代合成图像质量下降的缺点。而且,随着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理念正向多媒体“网络模式“和“虚拟现实模式”方向转化,这种变化将给节目的制作带来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19.
“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在普及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小先生制”在推行过程中对成人教育对象、成人教育教学手段以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化社会等都作了阐述,发掘“小先生制”蕴涵的成人教育思想并加以合理的吸收、利用,对当前我国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编辑的主体意识是编辑通过实践活动而发展自我的一种自觉的能动意识。本文将编辑的主体意识归纳为四个方面,即自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并进行了分析说明。编辑的主体意识贯穿于编辑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影响和引导着编辑的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