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对单摆作简谐振动的周期公式是未加推导而直接给出的。教材中虽对“单摆作简谐振动的回复力是由重力沿运动切线方向上的分力所提供的”作了说明,但并未推导单摆作简谐振动的条件及回复力的最终表达式,这就使学生对准确掌握周期公式以及在其他条件下单摆周期的求解造成困难。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简谐振动和简谐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将机械波中介质质点的振动完全等同于机械振动中振子的振动,从而造成很多困惑.在一些实际应用中更是将机械振动中的振子的简谐振动和简谐波中质点的简谐运动混为一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澄清二者的区别是很有必要的。1简谐振动特征分析简谐振动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机械振动,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1力学特征振子在线性回复力作用下围绕平衡位置的运动是简谐运动,即:F=-kx。1.2动力学特征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ddt2x2=-kx令mk=ω02,则上式可写作d2xdt2+ω0…  相似文献   

3.
简谐振动,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常常发现的问题有三个。第一,由于对简谐振动的概念不请,住住误认为一切振动都是简谐振动;第二,对于用参考园来研究简谐振动,思想上存在疑虑,硬性接受了,感情上也不服气;第三,对常遇到的二个周期公式:T=2πL/G~(1/2)与T=2πm/k~(1/2),是并列的关系还是主从的关系思想上不明确。笔者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谈一些浅见。 一、关于简谐振动的概念。 (一)首先使学生掌握振动的特点。 通过摆的运动,活塞运动的分析,得出振动的第一个特点是,振动都是往返的运动;第二个特点是,振动物体都有一个平衡位置,振动物体在这个位置时,沿运动方向受到的恢复力为零。让我们来分析二个实例,看它们是不是振动。例一,小孩在平地上  相似文献   

4.
例1什么是简谐振动?写出简谐振动的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 答物体在线性回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作简谐振动.线性回复力的公式为f=-kx 以上公式表明: (1)力f与位移x的一次方成正比,这就是“线性”两字的含义.比例系数k叫回复力系数.  相似文献   

5.
“简谐振动”是普通物理力学中的一个基本和重要内容,借助于旋转矢量法,便于学生理解简谐振动的相位和初相位两个物理量的意义,对理解“简谐振动”的有关概念和规律有很大帮助,因谐振子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而用此方法因为旋转矢量A的转动是匀速的,所以求“简谐振动”的质点运动的时间间隔变得简单,为“简谐振动”的叠加提供了简明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四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材和教学大纲的钻研,在进行简便运算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简便运算这一内容能够掌握得更好,我特意为学生总结了“多退少补”这一顺口溜,使得我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同时,同学们通过熟练应用“多退少补”这一顺口溜,对数学简便运算掌握得非常好。下面我就“多退少补”这一顺口溜逐一举例进行讲解。一“、多退少补”在加法简便运算中是指“多加了要退用减法,少加了要补用加法”例:45+49=45+50-1=95-1=94①45+51=45+50+1=95+1=96②45+98=45+100-2=145-2=143③45+102=45+100+2…  相似文献   

7.
“简谐振动”考题研究何家斌(安徽省滁州市沙河中学,239060)“简谐振动”是力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其高考要求掌握的程度为B级,即要求理解它的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并能运用之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此类考题,且...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中专工科通用教材(黄伟民主编)《物理》(上册)第七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中的第二节。本章内容是物理学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教材第一节主要讲了机械振动产生的条件以及振幅、周期、频率等概念。同时,通过对弹簧振子的研究,交待了简谐振动的意义和特征,简谐振动的动力学公式f=-kx和周期公式。本节课中,教材以单摆的小振动(摆角θ≤5°)作为简谐振动的特例进行分析研究,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简谐振动有更深人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导出有实际意义的周期公式。另外,由于单摆演示方便,…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沙摆”所描绘的振动图象不能作教学展示,不便于作数据分析和使学生理解,为此。笔者通过研究和试验设计了简谐振动绘图演示仪,它可通过实验具体描绘简谐振动的运动轨迹,其所描轨迹可直接作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师》1982年第4期《关于简谐振动周期的讨论》一文,作者首先从公式T=2π(m/k)~(1/2)出发,阐述了这样一个基本观点:“应用公式T=2π(m/k)~(1/2)来计算弹簧振子周期时”,由于k和m“皆是系统内在的固有因素,所以它的振动周期不因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即使“当它置于非惯性系中,它的振动周期依然不变。”笔者认为,上述结论是不全面的,在非惯性系中弹簧振予的周期可能不变,也可能变,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依然不变”。试看如图所示的例题:  相似文献   

11.
一、说教材本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十二册第三单元“圆锥的体积” ,它是小学阶段几何初步知识的最后部分。这个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和认识圆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习这个内容 ,可以为学生升入初高中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教材通过实验的方法 ,得到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例1是直接利用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例2是一个简单的实际应用题 ,课后练习中安排了层次不同的应用题及操作题。教学大纲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要求是 :“会计算圆锥的体积”。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初步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12.
从简谐振动的教学看教学的艺术福建师大附中郭杰森“简谐振动”历来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引起广大物理教师的关注。笔者在30多年的教学中,曾多次教过这节课.也多次观摩过同行教这节课,体会到就学科内容而言,简谐振动的内容已是定论了;然而.就教学方法而...  相似文献   

13.
高中物理课本上册《简谐振动的图象》中有这样一段叙述:“利用图7-4的装置可以直接演示简谐振动的图象。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盛砂的漏斗,它在一个固定的竖直平面内振动。在漏斗下面,放一张中央画有‘零线’的薄木板。在放置薄木板的时候,要使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第一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安排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和“扇形面积”等内容。本单元的教学,要使学生对概念或公式的认识不断完善和深化,达到融会贯通,熟练运用。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一、瞻前顾后,确定教学重点在教某一内容时,要看到这部分教材前有哪些知识与它关系密切,之后又有哪些内容以它为基础。例如,在“圆的认识”一节里,半径与直径的关系:d=2r、r=(d/2),在后面圆周长计算和圆面积计算时可以直接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至于单元教材的重点则是求圈的周长和面积。  相似文献   

15.
我们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发生了形变和振动,故而获得了势能与动能,显然,这些能量来自波源,在教学过程中,大家对波传播能量这一事实确信无疑,但对于波究竟是怎样传播能量及能量传递的特点不甚明了。本文以简谐振动在介质中能量的传播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供大家教学时参考。 当简谐振动在介质中传播时,我们选取介质中某一个孤立质点,它的振动表达式为:x=Acosωt 该质点的势能为: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机械振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阐述,浅析简谐振动初相位的求解与取值应与三角函数法则统一,并对现有的常用公式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17.
以单摆为例来研究简谐振动,是中学物理力学内容教学中使用较多的一个物理模型.该内容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是一个重点,由于《机械振动》是整个中学力学内容的最高阶段,涉及的和物理过程错综复杂.并且随着有关单摆的新题型的不断出现,使单摆周期公式T=2π(L/g)~(1/2)的应用越来越成为一个难点.本文解决的就是这一难点.  相似文献   

18.
单摆在中学物理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单摆的周期不仅跟重力加速度g ,单摆的绳长l有关 ,还跟摆角α有关 .为了使摆角对周期的影响足够小从而忽略不计 ,无论课文还是实验都强调摆角应小于 5°.5°对单摆来说真的不可逾越 ?对此我提出质疑 .单摆的回复力f=-mgsinθ,当θ足够小时 (书上强调θ小于 5°) ,可认为sinθ =θ ,因而回复力f =-mgθ ,即单摆可以看成是简谐振动 .由此可得单摆的图 1周期公式为T =2π lg .以上可做两点说明 :(1 )单摆不是严格的简谐振动 ,看成是简谐振动是一种近似 .(2 )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 lg 是…  相似文献   

19.
教材在单摆这部分内容中说明了单摆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它做的是简谐振动,其周期公式,式中g是指重力加速度,这只是指在一般情况下的g,而在很多特定情况下单摆的周期公式中的g值是不同的,例如摆球在平衡位置保持静止时摆绳的拉力F与摆球质量m的比值,g'=F/m,此时的单摆周期公式就变成  相似文献   

20.
一、说教材“圆的面积”是数学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圆的特征 ,学习了圆的周长 ,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等)的特征 ,并形成了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一内容的安排 ,为将来学习圆柱的有关知识作了必要的铺垫。另外 ,圆的面积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应用的知识。教材先说明什么是圆的面积 ,然后是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最后是应用公式解题。因此 ,我拟订教学目标为 :1 使学生掌握圆的面积的含义 ,理解圆面积的推导过程 ,并能正确地利用公式计算圆的面积 ;2 使学生了解割补转化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