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中庸之道”,是孔子复辟奴隶制的一件思想武器。中庸,“不偏不倚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拆衷调和的意思。奴隶们纷纷起来造反,新兴封建势力搞变革,一个个奴隶制王国“礼崩乐坏”了,孔子这时槌胸顿足地叫喊:“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把中庸当作至高无上的道德加以鼓吹兜售,妄图掩盖当时势不两立的阶级斗争,麻痹人民的反抗意志,要奴隶放下刀枪,要新兴封建势力妥协投降,以扑灭革命的烈火,维护奴隶制的统治。这一点,孔子的孙子子思,倒比较坦白地供认:中庸“乃孔门传授心法”——治国治民先治心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论语》曰:“允执其中”,“叩其两端”.《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两端”指各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正面和反面的意见.“执两用中”的原则,要求主事者要多听赞成的和批评的意见,集思广益,全面考察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并加以统一,照顾各群体的实际利益而有所妥协,调和矛盾,异中求同,以便达成一致,实现合作.中庸之道尽管有折中的成分,但不是折中主义,而是一种积极的调和论,在调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上具有丰富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及其狐群狗党,同历史上的反动阶级一样,出于他们反动的阶级本性,狂热鼓吹孔子的中庸之道,胡说“中庸之道”是“合理”的,“是我民族伟大的德性之一”等等,被林彪、孔子吹捧为至高无上的行动准则和道德规范的“中庸之道”究竟是什么货色?按照孔氏门徒的说法,就是既不过度,又没有不及叫做中;庸,是任何时候都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又说,中是天下必须遵循的道,庸是天下永恒不变的理。  相似文献   

4.
谈起中庸之道,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消极保守,明哲保身。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毛泽东同志说:“孔中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上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①本文仅就中庸之道的积极性方面做些简要分析。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中,中正,和谐,适度之意。庸,常也,含有切合实际意思,是补充中的。中庸,通俗地解释就是“适度便能久常”。北宋程颐将其解释为:“不偏谓之中,不倚谓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遗书·卷七》)现在看来,孔子的中庸之道和哲学上的度、量观念…  相似文献   

5.
何谓中庸之道?《现代汉语大词典》中说,中庸是指侍人处事不偏不倚,也可指不思进取,保守。其解释略含贬义.其实不然。北宋大儒程颢解释:“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这就是说,中庸一要不偏不倚,二要无过无不及。控制好合适的程度,这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相似文献   

6.
孔子的“尽善尽美”、“文质彬彬”等命题都涉及了“和谐”的思想。“中庸”也是和谐思想的论述。孔子的和谐是各方面因素的对立统一,它不强调同一也不强调走向极端,是不偏不倚。汉代董仲舒在孔子“中庸”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他的“天人舍一”的“和谐”说。董仲舒的“和”已经失去了孔子原有的精义,他偏于强调“天”的至高无上,其在本质上已经背离了调和用中的体系,造成了自汉以降的同一性和压制性思想的盛行,失却了真正的中庸和谐之道。在现代的境遇下,和谐应当在不偏不倚的基础上强调变化发展,积极创造新事物。  相似文献   

7.
“中庸”这个词在《论语》中只出现过一次,就是《雍也》中的:“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夫!民鲜久矣!”因为孔子把中庸看作道德的至高境界,后人据此写了《中庸》。司马迁、郑玄称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史记》载:“孔子生鲤,伯鱼生倔,字子思,年六十二,子思作《中庸》。”“中庸”的“中”,意思就像“0.618黄金分割点”,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相似文献   

8.
《论语》曰:“允执其中”,“叩其两端”.《中庸》曰:“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两端”指各种不同的意见,特别是正面和反面的意见.“执两用中”的原则,要求主事者要多听赞成的和批评的意见,集思广益,全面考察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而后加以统一,照顾各群体的实际利益而有所妥协,  相似文献   

9.
关鸿羽 《家庭教育》2008,(12):28-29
我国儒学的“中庸之道”里也包含掌握尺度的问题。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这在阶级斗争中当然不行,要给以批判,但在教育孩子时却是非常正确的。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时就急躁,一急就失去理智,说得越狠越解气,往往失度。同样因为爱得过分,教育时往往下不了“狠心”,没有狠劲,往往又不够力度,也是一种失度。  相似文献   

10.
孔子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庸”概念,并把“中庸”看作为“至德”。中庸,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与中和之意。“中和”,是中庸的精髓。从伦理学层面看,中庸,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追求“和而不同”的中和境界;在道德行为上,坚持“过犹不及”的理性精神;在道德选择上,发挥“随时而中”的权变智慧;在道德规范上,坚持“兼德而至”的辨证思维原则。  相似文献   

11.
顽固维护奴隶制的反动思想家孔老二,别有用心地一再鼓吹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也学着孔老二的腔调,叫嚣什么“中庸之道……合理,”和孔老二的谬论同出一辙,充分暴露了这个孔老二的忠实信徒的丑恶嘴脸。孔老二和林彪鼓吹中庸之道的时代虽然不同,但他们的险恶用心完全一样,都企图利用中庸之道这个反动哲学来为其反动的政治目的服务,都是为了麻痹人民、反对革新、反对革  相似文献   

12.
温暖的字符     
“执两用中”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所采取的离开两端而执中道.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式.它集中表现了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特殊性。这一思维方式又称中庸、中行、中道,始为孔子哲学、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后来又成为儒家的世界观和方法以论。  相似文献   

13.
中庸思想反对折衷主义的"乡愿"人格,主张以"礼义"作为衡量"中"的标准,重视和谐但不取消斗争,这些都体现了中庸与人为地抹煞对立面的差异性,随意地无原则地把对立面调和或结合起来的折衷主义有根本不同.但中庸却常常被视为折衷主义,这与中庸思想既体现了辩证法,同时又不是彻底的辩证法的两重性密切相关,中庸是朴素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中庸是孔子哲学的基础和最高的道德准则。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学会评价,我非常赞同,称之为教学的"中庸之道",是尊重教学规律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中庸之道不是动摇、调和、软弱、折衷主义,也不仅仅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过去我们所批判的“中庸之道”往往正是它所深恶痛绝的东西(例如德之贼的“乡愿”)。它追求关乎大道和日常应用的“平凡真理”的相对正确。它不是革命的理论,但也不是投降的哲学。它也不是绝对的“中”;如果遇事或大难当前,它宁可倾斜于奋斗与反抗,“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但它不是彻底的辩证法,内在的模糊与缺陷容易使它蜕变为软弱、势利和调和主义。它更缺乏定量分析和操作手段。可与它相比照的不仅有古典的“黄金分割律”,还有近世经济学的“拉弗曲线”。它们都寻求“必要的张力”或敛散性思维,度其两端以节其中,即动态平衡;寻求胡萝卜与大棒之间那“带刺的玫瑰花”。  相似文献   

16.
"中庸"是儒家核心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理解中庸的深刻内涵,分析中庸之道的具体体现,研究中庸重要思想的践行,在现代社会仍有重要价值。中庸之道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仍秉承了"中和"的思想;提倡不偏不倚、合理适度的处事原则;倡导治国安邦需为政以德。践行中庸,首先要从自身做起,通过好学来提升自己,并能坚守仁爱,具备慎独品质,追求至诚精神。  相似文献   

17.
论中庸思想对中国书法的指导与制约蒲崇举,刘俊敏《论语·雍也》中论述:‘中庸之为德世,甚至矣乎!”宋熹注:“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容也。庸,平常也。”儒教的创始人孔子曾经提出过许多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其中心就是“中庸”: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不友不右。可以...  相似文献   

18.
在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五年对“合二而一”的“批判”中,曾经把对立面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观点,当作“矛盾融合论”、“哲学修正主义”加以“批判”后来,林彪、“四人帮”以及他们那个“顾问”利用这一点,进一步把它引向极端,拚命鼓吹形而上学,为他们推行极左的路线服务。对立面之间的联系是可以分割的,还是不可分割的?这涉及到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宣传唯物辩证法的问题,我们有必要把它弄清楚。  相似文献   

19.
中庸考辨     
“中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很久以来,人们错误地将它与折中、调和相等同。究其实,“中庸”的含意即“执中道而用之”。中通就是正道。守正持直,坚持真理,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这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和价值追求。继承和发扬中庸道统,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中庸之道是孔孟反动思想武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反对革命造反,主张复辟倒退的反动哲学。两千多年来,历代反动统治者为了欺骗人民群众,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维护和复辟旧制度,总是狂热地鼓吹中庸之道。在近代,曾国藩、袁世凯都把中庸之道当作维护反革命专政的精神支柱和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蒋介石为了维护封建买办的法西斯统治,竭力提倡中庸之道,说什么“《大学》、《中庸》两部书,实为中国正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