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但凡语文教师,都清楚文无定法,更深知公式化、模式化是写作的大忌。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写作教学中八股文死灰复燃。比如写议论文,本应是在对事物有自己独到见解的基础上,阐述清、论述透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现在的许多教师却常常用一张相同...  相似文献   

2.
八股文在各个层面上对《红楼梦》留下复杂影响。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宝玉从根本上否认八股文能够“代圣贤立言”,但对作为一种文体的八股文并未认为全无可取之处,甚或曾偶然发生兴趣。书中揭示了八股文对诗歌、小说的影响说明明清以八股文取士,八股文训练不可能不影响律诗写作,而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情节构思的公式化是“以时文为小说”的最突出的表现;而八股文章法理论又成为《红楼梦》评点中重要的参照系和组成部分,这种现象无可厚非,因为当八股文充分发展的章法理论脱离具体内容后,未尝不可以移植于对小说的评析,而且确有其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3.
议论主体部分是可以公式化的,一是皮亚杰等结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形式化与公式化的,尤其是语言;二是议论就是扩大了的推理过程,推理已是公式化了的:三是明清时代的八股开了它的先河,只不过不像八股那样呆板,机械和唯一。  相似文献   

4.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最重要的科举考试文体,但它并不等同于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弊端不能成为否定八股文体合理性的理由。八股文的模式规范与认知的思维规律互为表里,它的结构安排极典型地体现出了论说文的思维模式。借鉴八股文模式的写作训练,不仅有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为议论文写作的初学者提供了简捷的入门途径。  相似文献   

5.
近日,接连上了几节议论文阅读课,本以为学生该会读议论文了,因为在我的经验中,议论文作为比较公式化的文体,应该是很容易阅读的,不就是把论点、论据、论证等弄出来就得了吗?然而,当我问及学生议论文好不好学时,学生的答案却出乎预料之外:不好学!我想学生的回答应该包含两层意思,首先是学生觉得议论文不像记叙文那样有具体形象可感的内容,学起来很枯燥乏味;其次应该是学生还没有形成议论文的阅读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选拔人才所用的一种文体,是据儒家经书(“四书”、“五经”)立论,按固定格式写作的一种议论体散文。它集我国古代各种文体之大成,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惜自1902年八股文宣告寿终正寝后,很少有人问津此道;喜近几年它已引起一些学人的关注。 本刊1992年和1993年的第10期曾先后发过《八股文与高考》、《八股文与作文训练》两文。为满足广大读者了解、认识、鉴赏八股文的需要和青年学生写作议论文以资借鉴,从本期起将陆续刊发文质兼备、言之有物的八股文,让读者一睹明清八股大家们“戴着镣铐跳舞”的风采,一览中国古代文化的奇景大观。  相似文献   

7.
议论文是用严密的逻辑证明和推理来阐明作者观点,令人产生强烈信服感的一种英文写作中常见的体裁。一篇好的英文议论文不仅能证明或反驳某一观点,还能达到发人深省、令人改正的效果。了解英语议论文中的部分论证方法,可以提高鉴赏和写作英语议论文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议论文着重于讲道理,以理服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求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做到无懈可击。议论文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阐明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而语言是概念、判断、推理的表达形式,因此议论文必须通过语言把概念表达得准确,把判断表达得恰当,把推理表达得严密。语言既要符合事实又要符合逻  相似文献   

9.
议论文写作教学“三维换元法”江苏/沈德山议论文主要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展开的,同旨在描写事物感性状貌的记叙文大相径庭;议论文的结构是按事理展开的逻辑步骤安排的,同记叙文按生活本身的自然顺序营建更是迥然有别;即便是同属叙事,在议论文和记叙文...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写作训练中议论文写作是学生较难掌握的,要想使学生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就要使学生掌握对论据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得出中心论点的论证过程。建立多种推理关系是复句和句群的教学。注重复句和句群在议论文写作中作用是提高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专用文体。自问世以来,人们对八股文的评价褒贬不一。试从以下五方面来探讨八股文在当代写作教学中的价值:八股文的特定格式符合一般文章的"起承转合"章法结构,有利于学生习得一定的章法结构;对"代言"的严格限定,启示写作要读写结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力;对"尊题"的严格要求,启示写作行文必须切合题旨;作为一种议论文体,是训练理性思维的重要凭借;分步、渐进的训练过程,符合由简而繁、由易到难的学习心理。  相似文献   

12.
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因功利驱动,日益形式化而丧失了生命力,但八股文不应为科举制度的腐化承担罪责。八股文的章法细密、结构严谨。从思维角度考察,八股文的起承转合章法,是"原、反、正、推"思维脉络的结构体现。借鉴八股文的结构模式进行写作训练,不仅有利于思维逻辑能力的提高,也为写作的初学者提供了简捷的入门途径。  相似文献   

13.
明代思想家李贽经历了近乎传奇的一生。李贽的生平铸就了他的人格。李贽《说书》两卷是其八股文的代表作,它们在八股文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在八股文的文献中属于珍贵的文献。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四个基本特征:李贽的八股文合乎儒家传统但不迷信圣人之言;始终坚持对于真理的追求构成了李贽八股文的思想基础;李贽将八股文与文学作品同等看待,主张八股文必须有澎湃的激情;保持纯洁的心灵是李贽的八股文具有勃勃生机的人格保证。  相似文献   

14.
八股文深刻影响着明清文人的生存境遇,《金瓶梅》评点者取法八股,视小说可为圣贤立言的文本承载,客观提升了小说的文类地位。尊题意识的鼓荡,促使其围绕文题去多方探究小说题旨,展示小说文本的多向指寓。八股结构安排的转合之说,强化了小说文本的整体分析视野,也体现了浓郁的文学辩证法色彩。  相似文献   

15.
科举制发展到明清时期主要以八股取士为标准,日渐衰落。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与顽固派围绕废除八股取士、改革科举制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影响。本文从双方争论的背景、过程及焦点等方面对此次争论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清代文学批评家刘熙载也是八股文的写作高手。刘熙载所著《艺概》一书由六部分组成,其中《经义概》专门研究制艺即八股文的写作艺术,理论概括性很强。刘熙载《制义书存》是其早年八股文写作实践的记录,我们可以据以深入地了解刘熙载八股文的写作水准。虽然科举制度是一种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官吏选拔制度,但是其中的合理因素有益于我们今日所推行的公务员制度建设。八股文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文类,它几乎囊括了中国文学的所有体裁,因而八股文对于我们今日研究写作艺术仍有重要的参考作用。英国历史上的类似事物为制艺理论与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反传统语境中,科举制与八股文普遍受到不公正对待.从文化角度看,科举制是社会分工体系和科层结构的产物,其内在生命力至今不绝.作为考试文体,八股文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八股文是先民集体性文、文明、文饰、用八诸观念综合作用下的历史产物,其贵重文明、辨物析理的文化精神值得继承.  相似文献   

18.
该文着重考察明代制义大家、八股文选家艾南英对八股文创作弊病的批评及艾氏的选文实践,并以此为切入点,分析明代八股文文风的流变及其因缘。深入到艾南英所处的历史语境之中,可以看到,八股文并非是一种僵化的文体,在其流动、变化过程中,创作主体、评论主体等基于对历史的理解所做的个人选择,与时代观念、社会思潮以及官方意志等多元、复杂,甚至是矛盾的因素相互纠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八股文的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课研究性教学的实践 ,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教学研究能力、撰写科研论文能力上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为读书札记,就欧阳詹的有关诗文,结合孟简的《咏欧阳行周事并序》和黄璞关于欧阳詹与太原妓的爱情悲剧故事,揭示欧阳詹丰富的情感世界。认为欧阳詹与太原妓的爱情悲剧实有其事,可歌可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