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朝熙 《钓鱼》2004,(19):24-24
“钓鱼,真是说不清道不明。”很多钓鱼人都这么说,甚至钓了几十年鱼的老钓手也这么认为。说的当然是,上鱼天鱼疯咬钩,连提竿八护都来不及。有的天,看看天气非常不错却一钩不吃,任你使尽解数,还免不了做“空军”。其中的奥秘在哪里?众多的钓鱼人思索着、摸索着。在思索中摸索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下次好运     
虽说“钓翁之意不在鱼”,但钓鱼是一项目的性、针对性很强的体育活动,为鱼而施钓,因钓而得鱼,如果不想获鱼,何苦守在水边任凭风吹日晒!只是,作为钓者,当不以获鱼多少为怀,收获丰厚自当高兴,不必做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样子;如果空手而归“剃了光头”也不必气恼,从自然环境、自身技艺中寻找问题,或许会有所发现,多研究、多探索,争取下次好运。钓鱼的吸引力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这一活动几千年常盛不衰而“迷”之者数不胜数?有人说在于抖竿的那一瞬间,有人说在于钓上大鱼后遛鱼搏斗的斗智斗勇过程,还有人说在于上鱼前的…  相似文献   

3.
吴集贤 《钓鱼》2006,(3):33-33
常钓鱼的人都知道一些钓谚。钓谚,顾名思义是钓鱼人之间流传的谚语,是钓鱼人的经验之谈。然而,虽然有的钓谚在钓鱼人之间口耳相传了千百年,也并不是百试不爽的,也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就拿“放长线钓大鱼”这名钓谚来说,不但钓鱼人知道,不钓鱼的人也经常说到,那么这句钓谚有没有误区呢?有的。钓鱼人都知道,钓竿有2.7米,也有7.2米的乃至更长的(海竿矶竿等线更长),显然,7.2米的竿比2.7米的竿长了许多,那为什么钓鱼人不都用7.2米乃至更长的竿,还要用2.7米的竿呢?当然,长线在一定的情况下,比如大江大河大库里抛得远,可以钓到大鱼,这里是“放长线钓…  相似文献   

4.
一啸  李安景 《钓鱼》2012,(10):50-51
钓鱼的乐趣是什么?钓鱼有意思吗?身边不时总有人这样提问。我当然觉得钓鱼有意思,钓鱼的乐趣就大于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去验证自己的想法。当然,钓鱼单从上鱼的角度来说,并非是乐趣,钓鱼的乐趣贯穿于整个钓鱼活动中,包括岀行准备及沿途赏景,最关键是开竿后,知道为何能钓到鱼,为何钓不到鱼,这才有意思,明明白白钓鱼才有乐趣。  相似文献   

5.
钓鱼小幽默     
路安 《钓鱼》2006,(11):32-32
!随时教育钓完鱼后,钓鱼人开始收拾渔具。旁观的一位母亲对孩子说:“看见了吗?他们玩完之后,就会把玩具收拾好。”!着急钓鱼人甲:“钓鱼时,我见你满头大汗,频繁提竿却不上鱼,是钓不到鱼着急了吧?”钓鱼人乙:“钓不到鱼倒不着急。使人着急的是,你们旁边这些钓鱼的人都一条接一条  相似文献   

6.
子牛 《钓鱼》2005,(15):30-30
首次参加第50届世界淡水钓鱼锦标赛的中国钓鱼队失利了,在第51届大赛上也没有遇上好运。面对这严峻的事实,中国钓鱼人惊醒了.不断有人撰文,把中国钓鱼与世界钓鱼从不同角度进行认真的比较和反思,这是非常有益的。比如,为什么以往被许多中国钓鱼人津津乐道的“先进钓技”一旦走出国门就相形见绌了呢?原因可以找出好几条,但笔者认为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还没有从传统的思想观点和“庭院赛马”式“先进钓技”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7.
张莉 《钓鱼》2006,(7):6-7
在钓鱼运动迅猛发展的今天,改革赛制,丰富钓赛内容,让钓赛“与时俱进”已是当务之急,我们期望让越来越多的钓鱼人参与到钓鱼比赛的行列;我们期望——春暖花开,艳阳高照,又到了钓鱼的黄金季节。全国各地的各类钓鱼比赛又将风起云涌……现如今,一提到钓赛,特别是淡水钓赛,许多钓鱼人的脑海中立刻会定格这样的画面:上百名钓手正襟危坐在精养鱼塘边,以3.6米手竿钓鲫鱼对象鱼(尾数计算成绩)、以5.4米以下手竿钓混合鱼(重量计算成绩),鱼塘内鱼的密度之高让钓手们在90分钟内“拿下”100多尾小鱼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出类拔萃者甚至90分钟钓获200多尾小…  相似文献   

8.
金戈 《钓鱼》2004,(13)
中国的钓鱼人号称9000万,而中国的钓鱼方法知多少?无据可查。在媒体上所能见到的也仅仅是一些大体的分类而已。有些分类使人一看就明白,比如从钓具上分,一种叫手竿钓,一种叫抛竿钓;又如从钓组的结构上分,一种叫悬坠钓,一种叫传统钓等。而有的分类却让人雾里看花,越看越糊涂。比如,有人把“悬坠钓”与“竞技钓”之间划上了等号,将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笔者以为不妥,其理由如下:悬坠钓是当今正在钓鱼人中流行的一种比较先进的钓鱼方法。正因为这种方法比较先进,所以被越来越多的钓鱼人运用到竞技中去了,现在一些上规模、上档次的重大比赛,…  相似文献   

9.
钓鱼人常说:"三分钓技,七分钓位。"春天是一年之中的钓鱼黄金季节,那么,春天钓鱼的钓位选在哪里好呢?有句钓谚是钓鱼人最耳熟能详不过的了,这就是"春钓浅滩"。以为春天钓鱼只要把钩抛到浅滩上就可大获丰收了,于  相似文献   

10.
金戈 《钓鱼》2004,(13):41-41
中国的钓鱼人号称9000万,而中国的钓鱼方法知多少?无据可查。在媒体上所能见到的也仅仅是一些大体的分类而已。有些分类使人一看就明白。比如从钓具上分,一种叫手竿钓,一种叫抛竿钓.又如从钓组的结构上分,一种叫悬坠钓,一种叫传统钓等。而有的分类却让人雾里看花,越看越糊涂。比如,有人把“悬坠钓“与“竞技钓”之间划上了等号,将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笔者以为不妥,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夏雨龙 《垂钓》2004,(1):22-24
在“台钓”风靡大陆之前,长竿短线钓法一直占据着手竿钓法的“半壁江山”,北自封疆大漠,南至热带边陲,长竿短线带给无数钓鱼人提竿——绷线——上鱼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李寒停 《钓鱼》2012,(13):54-55
记得我学钓鱼并涉足竞技钓的时候,就知道“gamakatsu”钓竿系列中有一款“伽玛鲤”很受欢迎,当时,很多钓鱼人能为自己拥有那么一根“伽玛鲤”而感到自豪。直到现在,“伽玛”竿以其良好的品牌形象一直在钓鱼人心中流传。  相似文献   

13.
渔典     
之晔 《钓鱼》2005,(21):35-35
绷尖钓法 浮标是钓鱼人的眼睛。此话不假,但没有“眼睛”怎么钓鱼呢?  相似文献   

14.
何文晃 《垂钓》2005,5(4):44-46
“始于钓鲫,止于钓鲫”是钓鱼圈子里流传颇广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钓鲫一方面是钓鱼的入门技术,每一个钓鱼人都应该掌握;另一方面它又代表着钓鱼技术中最高深的层次,足以让每个钓鱼人参悟一生。  相似文献   

15.
每拿到《中国钓鱼》杂志,最喜爱的是“卷首语”。奇怪吗?一个钓鱼人,不先看其五彩缤纷的内容,却喜爱读开篇词,是不是有点几“跑偏”?戏剧中有文打;相声中有文哏;如果与钓场上的操竿垂纶相比,我以为喜爱品读钓鱼杂志,也该算是“文钓”吧!  相似文献   

16.
刘浩 《钓鱼》2012,(19):56-59
虽然在很多人的眼中,钓鱼更多的是一种“静态”的运动,但实际上,钓鱼却静中有动,因此也就暗藏着很多危险。我们时常会在报端看到有关钓鱼人因防护不当而受伤的报道,那么钓手应该如何购买相应的钓具产品,为自己提供足够的防护呢?  相似文献   

17.
颜恒 《钓鱼》2010,(24):30-31
钓鱼一般都在岸边上进行,但古而有之的船筏钓却一直伴随着钓鱼人驶向浩淼之间,使钓鱼技术和成绩以及钓鱼乐趣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8.
朱剑飞 《钓鱼》2010,(13):39-39
“西南风,钓翁归”是千古钓鱼名谚,多少钓鱼人在失败后,愈加同意这个钓鱼名谚;有人不信邪,但也是失败多,成功少。现在还有人引申开去,说刮西风也要趁早回家,真的如此吗?本人因为酷爱钓鱼,钓瘾极大,每逢休息必去钓鱼,碰上西南风的次数也不在少数,虽也有失败时,却感觉吹西南风时并非钓不到鱼,也绝对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无奈和悲观。  相似文献   

19.
张仲斌 《钓鱼》2006,(24):57-57
垂钓用的手竿是钓鱼人重要的“武器”装备,是一定不能缺少的垂钓要素,它对钓鱼技术的充分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好的手竿在野外水域中更能钓出快乐,钓出健康,钓出丰硕的成果。笔者作为一个钓迷,回忆自己的钓鱼“手竿史”,从某种角度上亦可折射出垂钓用手竿的发展现状及质量上的问题。少年时代常见大人在池塘中悠然自得地钓到活蹦活跳的河鲫鱼,这让我怦然  相似文献   

20.
辞源说:“诱而取之谓之钓”。用诱骗的方法去达到目的,曰钓取。所以钓钩也被比作圈套。把钓鱼用的鱼食称为饵,饵也是引诱的意思,“以此饵鱼”。不论是诱饵或钓饵,都是钓鱼人引诱鱼类上钩的陷阱。所以,钓鱼人将钓鱼用的鱼食称作饵料,而不称为饲料,而养鱼人将鱼食称为饲料,不称为饵料。同样是喂鱼,其因在于目的动机不同,一个是要钓取,一个是要养育。钓的含义很广,其中充满玄机。这里不说钓官钓誉,只说钓鱼。备芳饵,投鱼之好,隐钓线,不令鱼骇,布雾化,诱鱼集聚,打频率、聚鱼不散,搓和拉,适时变饵,备利器,得心应手;熟钓技,事半功倍。所有这些都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