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初学钓鱼的人,往往对鱼儿吃钩时的提竿时机掌握不好,不是过早就是太迟。我在垂钓中,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了一个掌握提竿时机的方法,称它为“动态提竿法”,应用上易掌握并且上鱼率较高。 动态提竿法,就是在鱼儿吃饵钩引起的浮漂(竿梢)的变化过程中,不失时机的提竿,以达到获鱼的目的。首先垂钓中对浮漂(竿梢)的“三态”概念的明确:一是静态,就是钓组入水后,浮漂在无鱼吃饵钩时的固有状态。如星漂在水面上几星,立漂在视目出水几目,无漂钓,竿梢的固定形态等;其二是动态,就是当鱼儿吃饵钩时,引  相似文献   

2.
一、提竿时机要因鱼而异经常钓鱼的人都知道,提竿的最佳时机是鱼吃饵入口的时候,早了或晚了都可能空钩。可是,鱼是活动在水下的,它的一系列动作是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但也并不是无迹可寻。只要熟悉鱼类的活动规律,就可以通过观察鱼星来判断鱼的活动情况。鱼星是鱼类在水下活动反应到水面的迹象,识别鱼星是垂钓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将这一信息适时运用到提竿时机上,便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1.鲫鱼鱼星一般为连续两个气泡。鲫鱼的摄食特点是发现饵料后先慢慢靠近,俯头抬尾将饵料吸入口中,然后抬头上游,如发现异常,立即将饵吐出。…  相似文献   

3.
杨伯诚 《钓鱼》2006,(5):33-34
俗话说“看标水平高提竿最重要”,鱼儿吃钩的标相判断可通过长期垂钓实践来熟悉和认知,而提竿则需要掌握动作要领,悬坠钓钓法的正确提竿动作是:先抖动手腕,用腕力做出短促有力的抬腕动作,使钓竿抬升,致鱼钩迅速刺入鱼嘴,此时鱼竿上扬的幅度不大,控制在一定的距离范围之内,一般以20~40厘米为宜;接着向上提竿,将鱼拉到跟前或者举竿遛鱼,若未钓到鱼,则提竿换饵。所以起竿是以两个步骤连贯性完成的,第一步是抖竿,第二步是提竿。有的初学者两步动作一气呵成,将钩一下子提出水面,有的甚至于提过头顶,甩到身后。这样的起竿动作一是容易惊扰鱼群,二…  相似文献   

4.
湖南钓友李群问:用海竿垂钓如何判断鱼咬钩呢? 用海竿垂钓时,如何判断鱼咬钩呢?也许会有人说,这有什么可探讨的呢,一动就提竿嘛。这当然也能钓起来一些鱼,但是如果不了解鱼儿咬钩的习惯,每动就提,有可能出现提竿过早过晚,或提竿不当,丧失一些上鱼的机会。因此了解一些鱼咬钩的习惯及海竿摆动时的各种“语言”,大有好处。 用海竿垂钓时,鱼的大小和种类不同,气压水温的不同等等,鱼  相似文献   

5.
所谓海竿软线是指渔线、饵坠抛出后,渔线与竿尖保持一种松弛状态,鱼吸食时,垂钓者以渔线的起伏、移动掌握提竿时机。通常情况下,海竿垂钓时线与竿尖成一种拉紧(直)状态,鱼摄食时以竿尖的抖动及弯竿、拖竿等反应来掌握提竿时机的。其优点就在于是以线的  相似文献   

6.
陈中春 《钓鱼》2009,(18):38-39
手竿野钓,“识漂”和“提竿”这两个环节,是整个垂钓过程中能否中钩获鱼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提竿的早迟,尽管只有一瞬之差,但完全取决于浮漂的漂相反应。而浮漂的各种不同漂相,又与各种鱼类有不同的摄饵方式相关。所以,为准确把握提竿时间,特别是初学钓鱼者,首先要能识漂辨鱼,以传统“星漂”为例,鱼儿咬钩的漂相信号,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相似文献   

7.
张兰舸 《钓鱼》2006,(2):23-23
用手竿钓鱼,能否准确地把握提竿时机,是考验一位钓手钓技水平的试金石,也是获鱼多少的关键。本文要探讨的就是——与鱼的品种及个体大小相关不同品种的鱼,摄食的特征也不同,有的鱼吃饵轻柔,有的鱼吃饵凶猛。比如鲫鱼,当它发现食物后,并不马上吞食,而是看一看,转一转,用尾巴扇一  相似文献   

8.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7,(2X):14-15
手竿传统钓之标讯:判读标讯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垂钓者对提竿时机的把握与鱼获量。无论采用“传统钓法”或是“悬坠钓法”,人们都无从观察到水下鱼儿摄食的状况。鱼儿在水底的嗅、拱、碰、撞饵食至吞食钩饵都是通过钓线传导到浮标上的。而这些颤动、抖动、移动、上浮或下沉等讯息,正是垂钓者辨标识鱼,及时扬竿的关键。那么,在诸多信号中,哪些是我们扬竿中鱼的有效讯号呢?下面我们将传统钓法中较为典型的几种有效标讯介绍给初学钓鱼的朋友。  相似文献   

9.
一、提竿早晚要因鱼儿的种类而定不同种类的鱼儿,其摄食特点也不一样。现以常钓的对象鱼:鲫鱼、鲤鱼和鳊鱼为例,简述如下。鲫鱼性胆小,其摄食过程在浮漂上的表现是:先是抖动几下,然后轻轻下沉,随之明显地上浮,这就是俗称的“送漂”。此时为最佳的提竿时机,中鱼率极高。  相似文献   

10.
识漂与起鱼     
朱伟 《中国钓鱼》2005,(4):27-27
不同鱼类的摄食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浮漂的反应也各有所异。钓者应从浮漂的运动变化情况判断上钩的是什么鱼,浮漂处在何种状态是最佳提竿时机。  相似文献   

11.
陈中春 《钓鱼》2004,(8):31-31
手竿钓鱼,识漂和提竿这两个环节,是能否获鱼的关键。尽管只是短短的一瞬间完全取决于鱼漂的反应。而鱼漂的各种反应又与各种鱼吃钩的方式相关。所以,为准确把握提竿,首先要识漂辨鱼,以星漂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种反应。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垂钓渔谚包罗万象,有关钓技方面就流传下来诸多警言佳句。有渔谚说:“钓鱼钓鱼,心神专一”,继之,便又有“手不离竿,眼不离标,钩不离窝”说法。垂钓时,鱼吃饵是瞬间之事,稍纵即逝。如果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即便鱼已咬钩,但钓鱼人因分神丧失扬竿的良机,岂不可惜!当今,虽大可不必“手不离竿”,只要架好竿即可。但关键是仍需要盯住浮标,千万不能分心走神!垂钓抛竿前,大家都会先喂窝子,但待窝发时,竿一定要先投窝的外缘,而后逐步投向窝点。初学垂钓者一定要谨记,既然喂了窝子,就要把钩投入窝内,同时扬竿提鱼时要顺势把鱼领出窝子,不要惊跑鱼…  相似文献   

13.
海竿的提竿时机同手竿的提竿时机不同:手竿提竿时机,主要是看浮漂的动态;而海竿的提竿时机,主要看竿梢的动态情况来确定。一、竿梢连续抖动(两次以上)应及时提等在海竿垂钓活动中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况:竿梢轻微抖动或铃铛响声,但很快恢复原状。这不是钩住鱼的信息,有可能是小鱼闹窝咬一下就跑;或者是大鱼撞线;或者因风力过大,吹动竿梢微动和铃响。而连续抖动(两次以上)才是钩住鱼的典型信息,及时提竿,必有所获。二、对竿稍一次性抖动要具体分析如果抖动一次,竿梢又没有恢复原状,而是动作很大,拉动竿梢成弓形,说明鱼已被钩…  相似文献   

14.
一、鲫鱼咬钩与提竿鲫鱼是垂钓中的主要对象鱼之一。因此研究其咬钩及提竿时机显得十分重要。鲫鱼咬钩时漂的通常反应是,开始浮漂轻微抖动(或点动),随即送漂。另外,在浑水、肥水、浅水尤其是流动性水域中,沉漂现象时有发生。现以七星漂为例,就鲫鱼而言,送漂距离多在4—10厘米,大约送出水面1~3漂,此时,迅即提竿获鱼。但大鱼和小鱼在送漂的速度和幅度上有很大的差异性。小鲫鱼送漂速度快幅度大,大鲫鱼送漂缓而沉稳幅度适中。如何正确区分和掌握大鱼与小鱼咬钩在浮漂上的异同,是把握提竿时机的重要因素。当浮漂沉稳点动、缓慢上浮…  相似文献   

15.
钓鱼姻缘     
山谷渔人 《垂钓》2012,(8):64-65
“快提,上钩上鱼了。”我赶紧扬竿,果然一条鲫鱼挂在上钩。“快快提竿,下钩上鱼!”。提竿,真是下钩挂了条小鲫。  相似文献   

16.
邹思全 《钓鱼》2005,(19):39-39
有鱼上钩时担心钩豁鱼嘴而跑鱼。故提竿过轻,如果是大鱼咬钩,竿梢在小幅度“点头”时,轻提竿就容易穿不透鱼嘴。因为大鱼的嘴唇肥厚,会在收线过程中脱钩。  相似文献   

17.
阿牛学钓记     
吴世雄 《钓鱼》2005,(12):12-13
提竿技术:是指在垂钓的过程中,鱼儿被诱进窝内,在吞食钩饵的情况下,垂钓者通过抬臂扬竿,将鱼儿钩住钩牢。大家都知道,悬坠钓组素以高灵敏度见长,其丰富的漂讯语言,以及刁猾鱼儿对钩饵的瞬间吞吐现象,无疑是对垂钓者提竿技术的考验。所以熟练地掌握提竿技巧,将会给你的垂钓活动增添无限的乐趣。当然,采用何种提竿方式,除了个人习惯外,你还得根据所垂钓的鱼种大小,使用的钓具及钓取的方式来确定。下面我们为初学者介绍几种不同的提竿方式:  相似文献   

18.
贺建成 《钓鱼》2006,(15):27-27
如果说瞬间刺激是钓鱼的“瘾点”,那么,逗鱼则是钓鱼的“乐点”和“趣点”。掌握逗鱼咬钩的技巧,对提高钓技和钓鱼的兴趣很有帮助,现将几种逗鱼咬钩技巧与钓友交流。一、跳逗跳逗又叫快逗。跳逗有水下跳逗和水上跳逗两种技法。水下跳逗是利用竿尖的弹力,将钩饵从水下弹跳起来约  相似文献   

19.
钓鱼经     
谈钓鱼 兴趣大 引玉之砖我抛下钓鱼经 无定理 灵活多变是真缔论技术 环节多 提竿时机难掌握浮漂动 判鱼情 过早过晚都不行论工具 谁重要 我说鱼钩最重要鱼大小 钩相宜 相对钩小要有利钓鱼钩 要常换 钩钝跑鱼较常见论组合 办法多 恰到好处仔细摸  相似文献   

20.
张铨 《钓鱼》2003,(20)
在垂钓过程中,提竿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我少年时代喜欢钓鱼,无人指点,胡乱提竿,十有九空。挥大臂扬竿,钩挂树上不知损失了多少钩线。第一次遭遇大鱼,硬拉猛扯,钩变形了还未见到鱼的身影。从小养成的习惯性的不良动作,至今难以矫正。教训多了,慢慢也就积累了些经验。谈一谈心得体会,可帮助初学者少走弯路。提竿时机读懂鱼讯语言细辨真假信号无论星漂还是立漂,漂的动作就是鱼讯语言,是鱼吞钩饵的信号。信号区分为两种,一种是鱼碰钩饵线组的虚假信号,一种是吞钩饵入口的真实信号。虚假信号提竿必然是空竿,而依据真实信号提竿才是有效提竿。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