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BSRI量表,对399名不同学科学生的性别特质分布进行问卷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性别特质类型,其中双性化性别特质者学习效绩最高,未分化性别特质者最低;不同性别特质大学生成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且双性化性别特质者的专业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方法也较其它性别特质者为优。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本科大学生性别特质分布的特点,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实验采用性别角色量表,对来自不同地区的400名大学理科和文科的一至三年级学生的性别特质分布进行问卷测试.结果表明,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4种性别特质类型,其大致比例为1:5:23:1.不同性别在性别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而不同分科以及不同地区在性别特质方面没有差异.因此,学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断地改变其性度取向,改善其心理品质,促进双性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调查了三所高校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并考察了性别角色观。近10年来大学生与性别一致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大幅减少,未分化性别角色大幅增加;不同性别的性别角色变化有所不同,女性向未分化和双性化转变,男性的男性化类型降低,向未分化严重偏移;男女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以传统性别观念为基础,逐渐趋向双性化;不同性别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存在很大差异,女生期待的理想男性和女性双性化趋向突出,而男生期待的理想男性和理想女性更偏重传统的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  相似文献   

4.
李璇 《考试周刊》2011,(35):233-234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双性化人格已经成为一种性别角色发展的新趋势。幼儿时期是进行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关键期,本文借"伪娘"现象的热议之机来探讨有关幼儿的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在幼儿双性化教育中,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该充分发挥合力作用,在幼儿性别教育中要根据男女两性心理发展的规律,用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理想的性别模式标准来实施性别教育,促进不同性别幼儿身心健康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性别角色是后天形成的社会性别,不仅影响到个体的成长,也关系到民族人格特征和素质的发展。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性别角色发生了严重偏移,与性别一致的传统类型男性化和女性化大量减少,而男性正性特质和女性正性特质都弱的未分化类型则急剧增加。男性正性特质和女性正性特质都高的双性化是我国性别角色的理想类型,男性化特质则在双性化特质中起主导作用。在针对偏移现状及原因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引领对策:(1)在性别角色的认识和宣传上需大力纠偏;(2)大力进行未分化的预防教育和干预教育;(3)全面开展理想化类别的双性化特质塑造教育;(4)加强体育活动,增强男性特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双性化人格特质成为教育学、心理学关注的热点。研究者基本认为双性化人格对个体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本文使用修订后的美国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部分院校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特征进行分析,运用SPSS软件统计,通过性别、是否独生、年级、学科四个变量因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水平的差异,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幼儿教师性别特质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RSI和SCL-90工具,在对156名幼儿教师性别特质和心理健康进行的研究发现,幼儿教师中存在着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不同性别特质类型,女性化特质类型者较其他三种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玲  王雄雄 《高等理科教育》2005,29(5):23-27,64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钱铭怡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与SCL-90量表,对随机分层抽取的四所不同类型的2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双性化者心理健康最佳,其次为男性化、女性化以及未分化.结论:两维性别图式有其合理性,但传统的性别图式观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双性化人格以其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心理健康水平而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9.
关于双性化人格的研究在西方已有很多年的研究历史了,而近年来我国随着媒体与大众对"亦男亦女"的李宇春类型人物的关注,也引起我国对双性化人格的研究热潮。本文针对双性化人格的概念、心理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研究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寻找出该研究新的领域与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0.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正性和负性特质将性别角色类型划分为正性的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类型和负性的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未分化类型,运用心理测量法探查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外显自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