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以中南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团矿方向)为例,提出将基础课程钢铁冶金原理、炼铁学和工程实践相融合,采用“基础课学习——认识实习——理论应用——生产实习”四步法将基础课程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经过三部曲“书本基本理论联系现场、现场实践融通课堂认知、生产实习重实践”,使学生牢固掌握枯燥晦涩的钢铁冶金知识点,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实现基础课程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有效提升工科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晓静  邓珍 《广西教育》2023,(12):103-106
本文以小学教育专业公共基础课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探究高专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的路径,梳理典型工作任务,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三方面进行融合,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专业能力及运用办公软件熟练程度。  相似文献   

3.
中学数理融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国家要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前提下产生的一种教学形式。中学数理融合教学过程强调多样性、聚合性和创新性,具有多元化的教学特征,是学科整合背景下对数学和物理的知识、思维、方法的再组织和提炼。中学数理融合教学体系的功能是筛选和整合教学对象、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呈现方式、教学范式、教学评价和教学保障等要素,促进数理学科融合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提升学生的创新性素养。中学数理融合教学的实施路径为:探索新的学科融合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计;开发建设数理融合校本课程;组建融合型创新学习团队,实行“联合培养”模式;开展数理融合科研课题研究,产学研相结合发展创新能力;建立促进学科融合发展的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数据结构”是生物信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因具有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记忆和理解较困难等特点,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对专业基础课进行教学改革:重构教学内容,使知识活力化,体现专业特色与学科前沿;设计问题链,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通过上述策略培养生物信息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现状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存在着学生来源不同、基础差异较大、学习方式的不适应、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机房紧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可采用摸底测试,实行分组教学;归纳整合教学内容,授学生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改革考核方式,实行“开放择优式”无纸化考试等方法和措施,来加强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对职业教育来说,基础课的主要目标是为专业课服务,为学生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明确建设目标,通过课程分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建设系列化的优秀教材;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达到基础课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
资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工程基础课,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让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充分融合,从而不浮于表面,扎根于学生的意识之中。论文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和学习积极性,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徐艳荣 《知识文库》2023,(11):78-80
<正>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深度学习”。本文以“倍的认识”概念教学为例,论述小学数学教师在概念课教学中尝试融合“深度学习”理念,解读教材和分析学情,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本,促进学生在具有挑战性学习任务中的概念建构。  相似文献   

9.
李洁琼 《知识文库》2023,(10):168-171
<正>高职学生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更要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才能提高创新能力。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以“专基融合”为切入点,在满足“建筑工程技术”群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下,紧密围绕数学核心素养,增加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与技术的数学基础。与数学建模相结合,通过探究“岗、赛、证”背后的数学基础原理,让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从“被动地用数学”转变为“自主地用数学”解决问题,让基础课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之间更加融洽地衔接。并对教学改革试点的内容方式及取得成效做出总结。  相似文献   

10.
美术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均是指向绘画创作的综合能力,但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常缺少美术专业学习所必备的综合创作能力,譬如审美认知、创新意识、对物象的感知力以及画面的创作能力等。将每一门基础课程与绘画创作相结合,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基础课开始就有创作意识,以高校美术基础课的代表性课程“透视与构图”为例,分析教学现状,积极探索和改进教学方式,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紧跟艺术行业的发展,教学模式上更突出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以提升学生在基础课程中的创作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是高等教育研究和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数学物理方法"是工科院校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繁、难"两大困境。本文应用系统教学设计中"为学习设计教学"的理论,结合工科类专业的学习特点,提出了该类专业"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构建了课程框架、总结了系统备课过程中的教学经验。教学效果显示,将系统教学设计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数学物理方法"的教学难题。  相似文献   

12.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在当前的基础教育领域广泛应用。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引入微课,不仅可以构建更为灵活的课堂教学环境,整合教育资源,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应充分了解微课教学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采用合理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课堂满堂灌、考前搞突击这种应试教育体制下导致的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五位一体"教学模式指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分类采取仿真翻转、举一反三、专题研讨、探究学习教学方法,并采用了基于层次化的实验体系和多元实验模式.该教学模式以电类基础课程为平台,对自主性、研究性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该模式的基本思想可以应用到其他课程,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其它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法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数学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目的.我们也注重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及时解决学生中的疑惑.通过组织学生申报湖南省及学院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及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于丽 《教育教学论坛》2020,(16):366-367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如今越来越多的课程通过网络和各种网络工具进行混合式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大学生学习后续其他课程的重要基础课。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针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结合SPOC在线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线下和线上教学相结合。实践教学表明,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而且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高等职业教育要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化,强化学生能力培养。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主要是指以研讨财务管理课程岗位、设计"教、学、做"一体化方案、开发"双堂双纲"教学标准、营造"校企合一"教学环境等,实现财务管理课程的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  相似文献   

17.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生课程体系中的最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本文以研究生"机器学习"课程的特点为基础,结合课程教学组的实际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该课程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手段的改进、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倡导主动学习,线上线下互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电机与拖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为例,分析了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论述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通过课程团队、课程体系和课程资源等的建设,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先进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探索出基于自主—协作学习模式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公共选修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以公共选修课《趣味英语》网络课程为例,阐述了网络课程如何为公共选修课搭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并具体说明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在公共选修课《趣味英语》网络课程中的应用,以期对高职院校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综合英语"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中处于核心地位。高职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与高职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的客观事实,决定了高职"综英"课程的教与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各自定位和任务,以及"综英"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秉承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