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酚醛泡沫发泡过程中,添加木质素,对酚醛泡沫进行改性,并对制备得到的改性的酚醛泡沫和未改性的酚醛泡沫进行比较与研究。红外光谱(IR)的结果表明,增韧改性后的酚醛泡沫的组分变化不大。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结果表明,增韧改性后的酚醛泡沫的内部孔径的表面形貌更均一稳定,改善了泡孔结构,使泡孔尺寸显著减小,泡孔密度明显增大。拉伸压缩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增韧改性后的酚醛泡沫具有更好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  相似文献   

2.
在纳米SiO2表面引入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再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一种核-壳结构的SiO2-PAMAM-PS,将改性的纳米SiO2添加到PS基体中作为超临界CO2发泡的成核剂。红外光谱(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TG)等结果表明,SiO2表面成功引入了PAMAM,并且接枝上了PS链段。透射电镜(TEM)显示该成核剂具有核-壳结构及其在PS基体中可以较均匀分散。将添加了改性SiO2的PS进行了超临界CO2发泡,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泡孔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纯发泡PS,成核剂的加入,改善了PS的泡孔结构,使泡孔尺寸显著减小,泡孔密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在普光气田高含硫气井中的效果,优选XHG-10E耐温抗硫泡排剂进行了室内评价分析、加注工艺配套和现场试验。室内评价结果表明:该泡排剂与普光气田地层水具有较好的配伍性,耐温、抗盐、耐酸碱、耐硫化氢及携液性能较好;配套加注工艺进行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排液效果,表明普光高含硫气井泡沫排液适用于固体泡排剂加注泡排。  相似文献   

4.
在酚醛泡沫发泡过程中,添加蒙脱土,对酚醛泡沫进行改性,并复配聚磷酸铵阻燃剂得到的同时增强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酚醛泡沫。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结果显示,复合材料中的蒙脱土已完全剥离,添加适量的蒙托土能改善酚醛泡沫的泡孔结构,使泡孔尺寸显著减小,泡孔密度明显增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剥离型的蒙脱土能明显提高酚醛泡沫的拉伸强度和压缩强度。蒙脱土复配适量的聚磷酸铵具有力学和阻燃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采气过程中加入泡排剂有利于降低地层水表面张力及井筒液柱密度,改善水气流动状态,达到排水采气的目的。针对大庆徐深气田高温、深井的气水特点,复配出高温泡排剂XS-1,采用倾注法(Ross-Miles法)等方法进行了泡沫性能研究,对新型泡排剂XS-1的起泡能力、携液能力、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淀粉、苯乙烯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对淀粉进行接枝改性,分别讨论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及淀粉与单体配比对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淀粉58℃左右预糊化30min,引发剂用量0.3g,淀粉与苯乙烯质量比1/2(20g/40g),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小时,可达最大接枝率56.2%.  相似文献   

7.
泡沫排水采气技术在采气工业中得到普遍应用。气井常采用添加甲醇法抑制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甲醇的加注对泡沫排水措施具有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采用配伍性、倾注(Ross-Miles)、动电位极化方法,就甲醇对QY-1、QY-2泡排剂主要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甲醇与两种泡排剂配伍性良好,对QY-1、QY-2泡沫性能影响很大,只在≤10%浓度下,能小幅提升QY-2泡沫性能;且甲醇导致QY-1、QY-2缓蚀性能锐减。经结果分析研究,不建议甲醇与2种泡排剂同注。  相似文献   

8.
以蔗糖与甘油和环氧丙烷为起始剂合成蔗糖型聚醚多元醇,再将木薯淀粉与蔗糖型聚醚多元醇得到预聚体后,与二异氰酸酯发生聚合反应得到氨酯泡沫塑料。分别采用GPC、IR、HNMR、SEM、DSC、TG、XRD等测试手段分析产品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蔗糖型聚醚具有较高的羟值、较好的分子量分布和较高的反应活性。淀粉改性聚氨酯泡沫为共聚物,是一种无定型非晶态结构,淀粉的配比含量对泡沫结构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一霖 《内江科技》2013,34(5):50+25
本文采用自由基胶束聚合合成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十八酯)P(AM-SA),红外光谱表征聚合物结构,元素分析法分析聚合物组分,研究了聚合物反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引发剂、反应时间都是聚合反应的影响因素,得出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丙烯酰胺(AM)10.000g,丙烯酸十八酯(SA)用量为AM的0.75%(摩尔比),表面活性剂(SDS)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3%,引发剂(APS)用量为反应单体总质量的0.25%,在N2保护下反应时间6小时,反应转化率可达86.7%,制得的产物分子量可达×106数量级,具有最好的增粘性能。  相似文献   

10.
党娟华 《内江科技》2012,(12):59+56
根据自由基聚合原理,在室内合成了一种pH敏感水凝胶。通过研究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pH敏感水凝胶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为:n(丙烯酸):n(丙烯酰胺)=4:1,交联剂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3%,引发剂用量占单体总量的0.3%,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4h。考察了介质pH值对凝胶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凝胶pH敏感性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wittig反应合成了含有二苯乙烯基团的单体。并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含有二苯乙烯基团的均聚物。然后,以此均聚物为大分子引发剂,NIPAm为单体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两亲嵌段聚合物。而后,对单体,均聚物以及两亲嵌段聚合物的荧光发射以及两亲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行为等性能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Y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开展了氮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数值模拟研究。根据该油藏的地质条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氮气泡沫调驱注采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本文通过CMG-STARST M模拟器运用机理法建立起一个两相、5组分模型来研究氮气泡沫相对水驱对采收率的提高作用。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得出的得到最佳开发方案:氮气泡沫段塞0.35 PV+水气交替段塞0.3 PV+水驱,注液速度为740 m3/d,气液比0.8~1.2,起泡剂浓度0.35%~0.4%。该油藏通过氮气泡沫驱技术可以较好地改善注水开发效果,达到降水增油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正>泡沫玻璃是一种近年来才广泛运用的多孔、保温、隔热型材料,他是以废弃玻璃为主要原料,以碳酸钙为发泡剂,H 3B O 3为助溶剂,Na 3P O3·6H2 O为稳泡剂经过阶段性的高温熔化、保温、发泡、冷却等操作制备出我们想要的泡沫玻璃。本实验分别研究了发泡剂CaCO 3的掺量以及烧制过程中的发泡温度对该泡沫玻璃的体积密度、吸水效率、气孔的开孔率、耐压强度、化学稳定性的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14.
考察了乳聚丁苯橡胶的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转化率、分子量调节剂加入方式及用量等对聚合产物门尼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剂多次加入方式有利于门尼黏度的稳定控制;反应温度的升高、转化率提高、引发剂和调节剂用量增大都将导致门尼黏度下降。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雷 《科技风》2012,(4):35
聚驱后油藏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剩余油。针对我国油藏非均质性严重,剩余油分布复杂等情况,研究了等流度多段塞驱油方法及其机理。并对聚驱后驱油用剂进行评价及筛选:通过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测量,得到不同聚合物黏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通过界面张力的测量,筛选出改性羧酸盐为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其最佳浓度为0.3%。利用WaringBlender法筛选出综合起泡性能最大的HY-2做为驱油用起泡剂,选用浓度为0.6%。通过室内驱油实验研究了聚驱后驱油方法的效果。均质岩心强化泡沫多段塞驱油表明,强化泡沫可以对岩石大孔隙进行有效的封堵。非均质岩心等流度多段塞驱油实验表明,采收率在聚合物驱基础上提高20%以上,是一种有效的驱油方法。  相似文献   

16.
聚甲基丙烯酰亚胺(PMI)泡沫塑料作为高性能泡沫材料之一,它所具有的强度和耐热性是现有泡沫塑料中最高的。本文以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腈(MAN)为主要单体,通过自由基本体聚合法制备新型泡沫塑料PMI。主要研究了配方中混合发泡剂配比对PMI泡沫塑料质量的影响,讨论了热处理工艺对PMI泡沫塑料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傅立叶转变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TG)对PMI泡沫塑料分子结构转变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PMI泡沫塑料泡孔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通过电子万能试验机以及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对PMI泡沫塑料的机械性能以及热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自制的分段氧化还原反应型引发体系,通过AM的均聚,合成满足油田三次采油用的聚合物,同时根据实验结果,通过加入尿素,链转移剂以及表面活性剂,改善了聚合物的水溶性,具有很强的经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油气田开发面临的严重水锁和反凝析污染问题,提出了氟改性纳米液解除液锁污染的新技术,分析了氟改性纳米颗粒在岩心孔壁与水竞争吸附的机理和中性润湿改变机理,通过岩心自渗吸实验和毛细管上升实验对比研究了新型液锁污染解除剂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氟改性纳米液润湿反转效果优于其他6种常规活性剂溶液,浓度在1%-1.5%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硬质聚氨酯泡沫目前仍然是固体材料中隔热性能最好的保温材料之一。其泡孔结构由无数个微小的闭孔组成,且微孔互不相通,因此该材料不吸水、不透水,带表皮的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吸水率为零。该材料即保温又防水,宜广泛应用于屋顶和墙体保温,可代替传统的防水层和保温层,具有一材双用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悬浮聚合法,以水为分散相,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合成了低交联度的聚丙烯酸类高吸油性脂,研究了致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对吸油树脂性能的影响。其中对甲苯的吸油率可达17.0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