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科学发展并取得更大成效具有重要意义。在三螺旋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以知识、能力、素质为内三螺旋,以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为中三螺旋,以高校、产业、政府为外三螺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多层三螺旋模型。模型中内螺旋系统构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为整个系统的运行起到牵引动力作用;中螺旋通过三种教育方式的融合,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手段;外螺旋通过三个主体的协同,构成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支持系统。各层三螺旋系统既独立运行,又互相作用,协同运作,构成一个整体的协同教育系统,共同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
余帆 《科教文汇》2013,(22):80-81,91
地方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是培养电子商务人才,加强创业就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是当前地方高校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仍存在相关问题,影响了地方高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创业就业教育的有效开展。因此,地方高校必须注重对电子商务实践教学问题的解决,不断探索实现电子商务人才和创业就业教育双赢局面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顾熹  李琦 《知识窗》2023,(8):63-65
三螺旋理论揭示了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关系,强调通过有机联动、螺旋递进的方式作用于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其高效开展。文章从目标协同、组织协同、资源协同、过程协同四个方面出发,以三螺旋理论为指导,探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机制建设路径,助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高校承担培养适应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重任。国家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规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大学生在实际创新创业中成效并不显著。究其原因,高校在讲授创新创业课程与实习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创新创业学习需求,以大学生视角审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不断加以解决,满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鼓励各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课学习相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虽然创业教育在辽宁省得到了广泛开展,在政策扶持、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创业教育理念缺乏、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脱离现实等问题。为了在辽宁省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需要省内各高校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创业师资力量、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更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6.
高薇 《科教文汇》2014,(13):1-3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鼓励各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课学习相结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虽然创业教育在辽宁省得到了广泛开展,在政策扶持、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创业教育理念缺乏、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脱离现实等问题。为了在辽宁省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需要省内各高校创新教育理念、加强创业师资力量、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更好地结合。  相似文献   

7.
周耀胜 《科技风》2022,(2):163-165
自20世纪初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开展以来,我国政府、高校等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单位越来越重视其组织模式,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组织模式可归纳为"独立学院模式""学院依附模式"和"多部门协作模式".这三种典型组织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结合地方院校特点及行业特色,提出一种"外部协同,内部联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范式.这种...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构建了优化环境、拓宽渠道、强化激励、改善条件的“四维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9.
当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较大成果,但仍面临一些发展难题。为探索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通过对H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总结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成效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总体规划愿景并探索建设路径,从而推动地方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各层次、各类型高校的总体目标。对地方本科高校建立创业教育体系来说,需要明确其"应用型"目标定位,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做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从树立应用型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立校企联动机制等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1.
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实行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中明确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1是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决定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基本走向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过程以及结果评价等方面以全新的观念作为理论内核,探索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不仅具有地方优势,更肩负地方使命。各高校更应该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调整并优化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紧扣校地协同,从宏观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构建到微观的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评价等几个关键点,分析了地方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社会新形态下,政府、高校、企业、学生等关联主体系统运行的四维协同育人是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业人才的重要路径.杭州市通过"师友计划"三螺旋模式实现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维联动,践行四维协同理论,助推高校大学生灵活就业,鼓励学生多方式、多渠道自主创业.通过分析"师友计划"的设立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内容、大数据管理特征,论述应用四维协同理论对促进高校大学生积极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知识社会新形态下,政府、高校、企业、学生等关联主体系统运行的四维协同育人是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创业人才的重要路径.杭州市通过"师友计划"三螺旋模式实现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四维联动,践行四维协同理论,助推高校大学生灵活就业,鼓励学生多方式、多渠道自主创业.通过分析"师友计划"的设立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内容、大数据管理特征,论述应用四维协同理论对促进高校大学生积极就业和创新创业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全国各高校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遵循国家有关文件精神要求并结合高校实际,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武汉高校的英语类本科生采取抽样调查。从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创业意愿、创业教育需求三方面来分析当前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教育体系不完善、专业特点不突出、课程设置偏重理论教学而未与实践相结合等若干问题。从学生个体、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出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应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三全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教育工作提出的一个理念,其从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角度阐述的育人模式值得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进一步借鉴.文章解读了"三全育人"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就当前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对创新创业教育定位不准、缺乏专业人才队伍、缺乏协同合作以及学生认知偏差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供给侧改革既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与时代契机,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思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广泛而显著的成果,也存在缺乏问题导向与制度化保障、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整体运作与系统化协同不足等问题。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探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化供给"的优化机制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三螺旋”模型是目前国际上研究企业、政府和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互动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一。文章首先探讨了三螺旋模型的结构及理论含义;随后对创业型大学的衡量标准进行归纳;进而探讨基于三螺旋模型的我国创业型大学的构建模式,即根据科研水平和创业层次都相对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必须从观念和组织上进行改革,在结合国际上成功的实践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大学的不同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创业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所地方工科高校,针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以改革课程教学为重点,以搭建实践平台为核心,以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为关键,深入开展适合高校特点的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通过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教学资源,实现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三层次、四平台、四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对学生培养成效卓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