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朱玛 《科技管理研究》2016,(12):146-150
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在立法秉承了"慎用"的精神,但在司法实践中却被广泛适用,甚至出现了滥用的趋势。鉴于法定赔偿本质上只是一种补充性的损害赔偿计算方法,应对法定赔偿的实践异化进行纠偏,规范法定赔偿的使用。一方面,要借鉴外国经验,完善立法和综合各种考量因素,避免适用法定赔偿的随意性;另一方面,要善用证据规则,优先采取其他损害赔偿计算方式,真正回归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的本源。  相似文献   

2.
由于知识产权客体的无形性、侵权的易发性和赔偿数额计算的复杂性,导致赔偿数额的确定十分困难。为了解决知识产权损害赔偿案件久悬不决的弊端,我国知识产权损害赔偿领域引入了法定赔偿制度。在完善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时,应既努力遵循知识产权的私权性,又应尽可能地不悖离知识产权的特殊性。本文拟通过比较研究,寻求更适合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定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鼓励科技人员参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需求,针对科技人员强制转化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实施"的职务科技成果,地方立法实践中形成了三种模式:强制许可模式、法定许可模式和介入权模式。从法律制度体系角度而言,三种模式欠缺合法性和体系性,对现有的科技政策和制度造成冲击。基于《进步法》第20条所规定的科技成果二元归属模式,未来地方立法应当通过赋予科技人员持有者身份和优先实施转化权,为科技人员转化职务科技成果提供外部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4.
实践形成了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个体化内在机制。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内在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相似文献   

5.
詹映  张弘 《科研管理》2015,36(7):145-153
为对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状况作出客观评判,以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审理的4768件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司法判例为统计对象,重点围绕权利人维权成本和侵权人侵权代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知识产权维权"(经济)成本高"问题并不显著,但维权"周期长"问题确实存在,且多由确权程序引发诉讼中止所致。在侵权代价方面,知识产权侵权"赔偿低"问题十分突出,法院过多适用"法定赔偿"标准确定赔偿额,使权利人常常得不偿失,而"举证难"是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原因。建议我国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惩罚力度以提高侵权者侵权代价,并从解决"举证难"入手,破解"赔偿低"问题。同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确权机制,以根治知识产权维权"周期长"之痼疾。  相似文献   

6.
个人信用信息是能够反映特定个人的信用状况的各种信息资料的总和,在性质上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在个人信用信息隐私的立法保护上,主要存在欧盟的统一立法和美国的分散立法两种立法模式.我国个人信用信息隐私保护立法应当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并借鉴欧盟和美国立法中的合理之处,确立统一立法与行业立法并举的折中模式.通过统一立法确立个人信用信息隐私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最低标准,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完善个人信用信息隐私保护的行业立法,以健全我国个人信用信息隐私保护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我国采用以司法救济为主,行政救济为辅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非诉纠纷解决机制的有限适用未能将法院从诉讼压力中解脱出来以减轻当事人诉累。通过分析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实践,结合湖北省知识产权纠纷解决实例,从立法规制、技术革新与部门联动的角度提出完善对策,以期形成协调统一、功能互补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出口检查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出口检查制度的立法缺乏实践的积累,并且未有顾及我国经济和利技发展的现实,甚至超越了“世界水平”。立足于我国国情,从最大限度保护权利人利益与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知识产权与促进国际贸易自由流通两个方面达到平衡来考虑,我国应当在《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修改中重点考虑取消现行的出口检查制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机制有个体化的反遏制机制和标准化机制之争,但根据中国高铁国家主导的多方协同创新模式,集勘察设计、建筑施工与装备制造、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体系化模式,以及知识产权联盟的助推力,应当建立知识产权联盟作为中国高铁“走出去”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机制。建立中国高铁“走出去”的知识产权联盟应当以“共享成果,持续创新”为理念,主管部门主导,建立基础性的国内知识产权联盟,进而发展成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并且当前的国内知识产权联盟应当以“公司制”为组织管理形态。  相似文献   

10.
黄忠新 《内江科技》2007,28(4):62-62,64
本文对死亡赔偿从法律上进行了剖析,指出死亡赔偿乃是对死者近亲属之赔偿而非对死者生命之本身,质疑户籍标准之合法性与公正性,并对我国死亡赔偿模式、标准之完善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台湾地区,是否引入源于英美法系的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一直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的演变路径既是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在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也折射出立法部门对于保护专利权的态度变化。造成台湾地区立法反复的主要原因在于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与大陆法系传统相异、在司法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难以负载遏制专利侵权行为发生的立法目的。我国大陆地区本次修改《专利法》不应以儆效尤,应暂缓引入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对智力活动规则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智力活动规则不能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分析、对智力活动规则缺乏知识产权保护的弊端、应当对智力活动规则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对智力活动规则保护立法的探讨五个方面,以正在我国兴起的桌面游戏行业为着眼点,探讨了智力活动规则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孙春伟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0):190-193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以知识产权作为投资者向企业投资的资产是具有法律依据的。以知识产权投资,其法理在于知识产权是财产性权利,知识产权具有财产属性。我国有关的企业法与公司法对以知识产权投资的规定又不统一,并且,有关企业法、公司法的规定又与知识产权的专门法律和法规的内容不统一,今后应当予以完善和统一。在实务上,以知识产权投资设立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知识产权所占注册资本的比例问题,,以及知识产权投资的权属变更与审核管理问题、知识产权投资的风险防范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完善有关制度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有人将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归咎於现行法在损害赔偿方面适用的是填平原则或者全面赔偿原则,而非惩罚性赔偿原则。近年来,要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呼声日高,知识产权侵权是否应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的争论又起,相关部门为此开展积极的调研。华者将从知识产权领域适用惩罚性赔偿是否为国际上的通例、  相似文献   

15.
司法鉴定作为司法实践中一种重要的法定证据,其鉴定结果往往成为案件侦查或审理的关键所在,然而在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与之相匹配的鉴定标准与规范迟迟无法完善,当前,建立统一的各类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技术标准与规范备受业界关注.在笔者所服务的知识产权司法鉴定机构中,商业秘密案件居多,在每年受理的所有案件中占50%左右,其中计算机软件案件占比最大.本文拟从计算机软件商业秘密鉴定方法入手,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信息的特殊性,对其商业秘密鉴定涉及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数据库及电子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分析了电子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中的法律问题,结合欧美国家关于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实践与探索,提出我国应对电子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唐伟元 《科教文汇》2008,(34):210-211
应在侵权法中统一规定死亡赔偿制度,以改变现今的立法体系上的混乱问题;应对受害人丧失的生命作出直接的赔偿,并统一名称为“死亡赔偿金”,其计算标准城乡同一,以体现生命的平等,其性质为惩罚性赔偿,重在预防功能;应对受害人未来预期收入的损失,统一称为“预期继承利益丧失赔偿金”,其计算标准则依据城乡不同标准计算,以体现赔偿的合理差别。  相似文献   

18.
论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童天乐 《现代情报》2009,29(8):93-95
针对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知识产权风险频发,结合图书馆服务实践分析了知识产权风险发生的时空点与种类:数据库服务时的知识产权风险;视频点播服务时的知识产权风险;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时的知识产权风险。提出了降低、防范知识产权风险的策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依法服务;技术保护等。首次在图书馆界提出数字资源服务时需熟悉合理使用界限,掌握法定许可条件等依法服务的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发生的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9.
纪玉来 《百科知识》2021,(24):31-32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疑难案件的增多,为了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查明案件的事实,测谎结论愈来愈多地运用到案件中帮助法官形成对案件事实的内心确信.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尚未对测谎结论做出任何规定,导致立法与司法的不统一.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各个法院对待测谎结论的态度不统一,实践中运用测谎程序不规范,无法明确测谎结论效力.笔者认为在我国构建测谎结论制度刻不容缓,应从立法上将其纳入到民事证据种类之中,使其在司法实践中具备法定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20.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在知识产权与专利管理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为科研院所知识产权与专利管理工作提供了一套值得借鉴的模式与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