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政策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式。江西省作为全国第三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省份,在部省共建职教高地启动后立即出台一系列政策为高地的建设开路。运用Nvivo12质性软件对江西省人民政府和11个设区市颁布的12份高地政策文本进行分析,可体认江西省职教创新发展高地政策具有坚持体系为重、融合为法、德育为先和选聘制度改革等特征。对政策背后的价值进行审思可知,江西省职教创新发展高地政策的价值存在于作为价值客体的高地政策与作为价值主体的社会和个体的相互作用之中,表现为高地政策对社会和个体需求的满足程度,其价值起点是满足学生发展,价值逻辑基础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价值边际溢出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朱永文 《教育与职业》2021,996(20):5-11
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是国家层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策略安排和制度设计.在国家层面,制度设计引领职教高质量发展;在地方层面,"一省一策"助力打造地区样本;在院校层面,自主权激活办学主体内生动力.从政策特征来看,部省共建具有兼顾平衡与扶强扶优相结合、良性竞争与伟大"共谋"相结合、共性框架与个性需求相结合等特征.在实践进程中,部省共建在职业教育基础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标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接下来的部省共建工作中,需要加强政策宣传,提升职业教育的感知力;改善投入机制,保障职业教育的生产力;推进关键改革,破解职业教育的阻碍力;赋能类型属性,展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3.
2012年3月13日,在全国两会圆满收官之际,教育部与山东省在北京举行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协议签字仪式。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仪式,并举行工作会谈。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第一个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省部共建的试验区,也是山东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的第一份共建试验区协议,是山东省省长第一次到教育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2012年3月13日,在全国两会圆满收官之际,教育部与山东省在北京举行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协议签字仪式。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出席仪式,并举行工作会谈。这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后,第一个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省部共建的试验区,也是山东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的第一份共建试验区协议,是山东省省长第一次到教育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2012年,是山东省职业教育年。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姜异康走进职业学校看望师生;山东省省长姜大明走进教育部研究省部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深入基层,调研职业教育……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了山东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全面启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落实黑龙江省与教育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共建试验区启动仪式暨汇报会8月31日在哈尔滨举行: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黑龙江省副省长程幼东出席启动仪式并在汇报会上讲话。  相似文献   

7.
2012年7月22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签字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该协议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以来签订的第一个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共建协议,也是教育部与各省签订的第六个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共建协议。通过此次共建,黑龙江省将建立完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订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协议后,湖北瘩教育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协议贯彻落实。文章就如何全面贯彻落实省部共建协议有关职业教育的任务、如何创新武汉城市圈职业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近年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目标要求和建设性意见,自2020年1月,教育部、山东省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取得了丰硕成果.职业教育发展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都离不开新技术、新装备的帮助,文章通过对山东省多地“双高”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概况进行归纳总结,梳理了新技术、新装备在推进山东职业教育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及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乡新政始     
攻坚之役 2010年初,作为新生事物,新乡市职业教育局的产生有两大背景:一是2008年,河南省委省政府正式启动全省5年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加快建设具有河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2009年,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同商定在河南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教育网络》2008,(6):64-64
四川省将在3年内筹措100亿元实施职业教育3年攻坚计划,努力实现从职教大省向职教强省的跨越。5月12日,四川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强调,要以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数育为战略突破口,把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作为建设职业教育强省的先导,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了,努力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教育发展高地,为西部乃至全国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央地互动”是当下职业教育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从演进过程看,21世纪以来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分别代表了“省部共建”“部省共建”“部省协同”三个阶段的制度设计,体现了职业教育“央地互动”机制构建的探索、加速与深化。从演进特征看,央地互动关系从“分级管理”转向“协同治理”,互动内容从由下而上的“请示授权”转向良性互动的“指导证成”,互动功能从资源配置的“强优扶弱”转向系统协同打造“工具箱”。从内涵实质看,“央地互动”机制改革体现了央地治理目标的共生、资源的优化和效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和贡献力的重要基础。本文从文化视角,聚焦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类型地位,阐释了山东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现实意义,论证了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建设的山东特色,提出以文化为引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山东方略,为建设山东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推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波 《现代教育》2020,(2):48-50
距离《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至今已有19年.与《条例》制定时相比,山东省职业教育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条例》的修订迫在眉睫。尤其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同出台《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为《条例》的修订提供了理论框架和政策支撑。本文试从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条例》修订的动因和依据,探寻《条例》修订的总体思路、育人导向、框架体系,丰富《条例》内容,提升山东省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是统领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程,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则是部省共建、整省推进的我国第一个职教创新发展高地,高地与试验区在山东省实现同频共振、融合发展,是产教融合战略在省域范围的叠加创新,对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聚焦“两区”建设重大工程与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重点,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发展战略和联系纽带,分析二者的依存、互动关系,提出二者同频共振、耦合发展,打造产教融合新标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红叶 《广西教育》2009,(15):1-1
3月11日,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协议,双方将在广西共建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是我国民族地区的第一个职教综合改革试验区。这意味着我区的职业教育事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2021年12月,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技能贵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启动实施技能型社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地方试点”,推动贵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西部地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贵州经验”。  相似文献   

18.
学术前沿     
《职教论坛》2013,(1):51-55
中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第30期中撰文:文章从中部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中部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制度保障、体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中部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部地区面临发展新型农业、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历史重任;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部地区城市群区域规划发展受相关国家政  相似文献   

19.
教育部和山东省共同出台了《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支持山东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通过整省推进率先建立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对接、与加快教育现代化要求整体契合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为新时代伟大变革、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等赋能,必将给全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地区或国家文明的重要指标,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经之路.江西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要实现在中部率先崛起,就必须顺应由农业走向工业这一历史大潮,并且要在这一大潮中有更大的作为,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实现江西省这一宏伟发展目标的重要因素.江西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63%,如何将人口大省,转为人力资源大省,特别是如何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成适合江西城镇化发展的劳动力资源,将是江西省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所以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的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未来发展,如何重新审视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学校布局与管理,创出富有江西特色的职业培训模式将是江西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