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汉字是表意文字,表意的汉字是有理据的。几千年过去了,汉字依然顽强地维护着表意文字的特点,绝大部分的汉字依然是可以进行字理解析的。2022年版课标在“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教学提示”中指出,要“综合运用随文识字、集中识字、注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识字方法,逐步发展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按照汉字的特点进行识字教学是中国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但是在课标中如此明确地提出“字理识字”这一概念还是第一次,并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2.
陆明章 《广西教育》2013,(13):53-53,5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字理识字具有博采众长的开放性,是识字教学的有效方法。笔者在多年实践后对字理识字有了以下认识。一、了解汉字各部分之间关系是字理识字教学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运  相似文献   

3.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主要内容,也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由于识字教学过于枯燥乏味,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汉字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字理为本,通过情理让学生真正地了解汉字的规律,合理地设置教学模式,才可以提升小学教学质量与效率。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进行了简单分析与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识字教学,存在着许多高耗低效的现象。如何教给学生高效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识字教学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字理,也就是汉字的构字理据和组成规律。挖掘汉字文化,分析汉字音、形、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识字与写字相结合,能够达到帮助学生识字、理解词语,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识字和写字的重任,但是现在的识字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多数教师对识字的理解是会读、会写;二是教师对汉字文化特征缺少关注,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局限于教学的技能与技巧,只关注学生识记汉字的数量,没有探究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参与字理识字课题研究后,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明白字理教学不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观念和模式,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汉字学基础,自主构建识字教学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高效识字写字"注重的是识字写字的效果,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标杆,因此"高效识字写字"是许多小学语文教师追寻的最高境界。教师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激发学习兴趣、把握规律、改进方法等入手,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让"识字写字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愉悦,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既能高效完成识字写字的学习任务,又能陶冶性情,提升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在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中,形近字一直是孩子们书写、认读的难点,也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头痛不已,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究形近字辨析的教学策略。一、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材分析与研究背景识字写字是小学第一学段语文学习的主要任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要求中,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  相似文献   

8.
识字教学的科学与否大概包括是否符合汉字构形规律,学生认知心理、识字教学规律以及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发展等方面。由岳阳市教科所贾国均同志创立的"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深刻地把握了汉字最本质的表意性特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了识字教学的一般规律,兼顾了学生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发展。一、"字理识字"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有利于发展形象思维"字理识字"教学法主张依据汉字的构形理据来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时引导学生对汉字连本溯源,简要了解汉字形体演变的大体过程。为此,教师在展示汉字形体演变过程时,须先出示实物…  相似文献   

9.
汉字的科学构字理据是其重要特点,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字理能够有效提高识字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针对独体字、会意字、形声字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汉字,可以运用"追本溯源""分分合合""物以类聚"三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并关注相关问题,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时要把握准确、适度、以理促用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新教材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倡"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我们不难发现,在字的音、形、义方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语文教学承担着识字和写字的重任,但是现在的识字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多数教师对识字的理解是会读、会写;二是教师对汉字文化特征缺少关注,对识字教学的研究局限于教学的技能与技巧,只关注学生识记汉字的数量,没有探究汉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参与字理识字课题研究后,我认为语文教师要明白字理教学不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观念和模式,它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汉字学基础,自主构建识字教学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效率。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小学语文中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要有效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就必须针对出现的问题,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根据课标重新定位中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并且可以在学习方式上采用"三步"识字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汉字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在识字写字中感受到汉字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3.
梁敏 《广西教育》2014,(21):31-3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语文教学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不少教师在识字析词教学中特别注意运用字理进行教学,教学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些教师在字理析解过程中过于机械,未能根据汉字演变和学生的学习实际而灵活施教。因此,教师进行字理识字教学时,要在遵循汉字形成的规律性同时,特别关注教学的适切性原则,即字理教学必须适当,且要切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一、适当是字理识字教学适切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第一学段学习内容中指出,搭建“基本型学习任务群”“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在以往的识字教学中,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表现为学生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花费时间较长,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学生运用字词的能力不  相似文献   

15.
在低年级教学中,写字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识字的一条主渠道。传统的写字教学是个比较枯燥的活动,学生兴致不高,怎样才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呢?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曲”指导书写。一、交融在教学的环节中景山学校特级教师马淑珍曾经说过“识字容易写字难”。这确实是经验之谈。字的形态各异,结构比较复杂,形近字较多,因此,要达到对字形十分清晰的识记,写字指导就要融入教学环节中,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首先,引导感知在预习中。低年…  相似文献   

16.
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进行识字的方法。字理识字教学,以字理为本,挖掘汉字文化,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通过汉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把握识字的规律,了解掌握汉字本义,从而提高识字量。  相似文献   

17.
杨国兰 《新疆教育》2012,(8):134-134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写字教学提了几条目标及建议,我把它归纳为:一是学生写字要注意双姿;二是写字时注意按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随着年级升高,写字要有一定速度;三是要让学生在写字过程中感受汉字形体美。其背后隐藏着这样的信息:写字应是识字教学的延伸,不仅要把字写好,且在此基础上要体会它的形体美,实际上也就是要让学生体验汉字以义构形之趣。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可采用插图识字法、游戏识字法、字配"画"识字法、歌诀识字法、比赛识字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汉字自身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汉字之源,尝试造字之趣,感悟汉字之理,领会合体字之妙,激发学生学汉字兴趣。同时要加强写字训练,重视对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巧,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相似文献   

19.
汉字识字教育,历来被视为制约中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瓶颈",新世纪小学语文课程现代化、民族化实验研究中,识字教学也是重中之重,"字理识字"是突破这一重点的主要途径。字理识字是依据汉字的构形规律,运用汉字形与义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可使  相似文献   

20.
“汉字I:具箱”是一款包括“怎样写汉字”、“学拼音”、“写字式汉字输入法系列”、“正规拼音汉字输入法系列”等软件的汉字教学软件系统,在笔者学校小学识字写字教学中已经使用了6年,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下而,笔者围绕在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汉字工具箱”提高识字写字课堂效益,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