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顾家的男人受欢迎,在动物中也是如此。英国赫尔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在哺乳动物中,雄性越"顾家",雌性的生育率越高。无论人还是其他哺乳动物,养育后代都是一件大事。科学家发现,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雌性哺乳动物都会投入大量精力;雄性则通过直接或间接为雌性和后代提供食物的方式为养育后代做贡献。然而,如此"顾家"的雄性哺乳动物只有10%左右。因为对雄性而言,提供照顾可能意味着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性爱     
汪小霞 《百科知识》2004,(11):51-52
世界上大约有4300种哺乳动物,大多数哺乳动物并不是以一对成年雄性和雌性共同照顾后代这样的核心家庭模式生活的。相反,很多种哺乳动物的成年雄性和雌性都是“分居”的,至少在产仔期如此,两性相会只是为了交配。即便是大多数群居的哺乳动物,例如狮子、狼、黑猩猩和有袋哺乳动物,也不会脱离种群而雌雄成双成对。在这种种群中,你看不出哪一个成年雄性有迹象特别关照群体中某些特定的幼崽,认可它们为自己的后代。但是,共性之中也有例外,少数成年雄性哺乳动物确实给予他们的后代以父性的照顾。  相似文献   

3.
<正>电影《侏罗纪公园》中,有一个情节足公园里面全是雌性恐龙,而恐龙种群却生生不息。现实生活中,科摩多蜥和新墨西哥鞭尾蜥也可以在没有雄性蜥蜴的情况下繁衍后代,不过它们产出的后代却都是雄性,因为体内是两套相同的染色体。这种生殖方式就是孤雌生殖。孤雌生殖是指,不需要雄性,雌性生物产生的后代就可以完全发育。水螅、线虫、一些昆虫、鱼类、爬行类和鸟类都可以通过孤雌生殖繁衍后代。孤雌生殖也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科学家在自然界中发现过不少孤雌生殖繁殖出的植株。  相似文献   

4.
动物育种要想得到一种理想的表型并保持这种表型是比较困难的。科学家们由于受到50年代以后在两栖类和鱼类进行一系列有关细胞核移植工作的启示,认为哺乳动物同样可以用细胞核移植手段来获得克隆动物。在1986年英国的Willadson获得世界上第一头核移植绵羊之前20年,我国著名科学家童第周教授就曾经说过:“哺乳动物同样可以用细胞核移植的方  相似文献   

5.
一、性别决定基因概念的形成 性别的形成取决于两个过程: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性别决定是指选择向雄性或雌性途径分化的过程。50年代确立了哺乳动物性别决定的两条规则:第一,性腺分化成睾丸或卵巢决定了性别分化的其他方面;第二,Y染色体携带有决定雄性的遗传信息。第一条规则是在Jost及其同事的工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们在性腺明显发育之前摘除兔胚的生殖嵴(睾丸和  相似文献   

6.
生命何时出现“雌雄之分”?我国科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昀,在不久前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从微观形态比较的角度明确提出:生命最迟在6亿年前就出现了性别分化,即“雌雄之分”。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古生物学界的一个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7.
<正>如今,变性虽然已经不再是让人大惊小怪的事情了,但或多或少还是让我们难以接受。不过,在鱼类的世界里,改变性别却相当常见。鱼儿们转变性别是自然界中最奇特的现象之一,不同的鱼儿改变性别的时机大有不同,但改变性别的原因却大体相同——为了适应生存和更有利地繁殖后代。当然,鱼儿们变性可不是通过手术哟!黄鳝:先当妈妈后当爸爸一般情况下,雌性鱼类的身体里有卵巢,雄性鱼类的身体里有精巢,从生到死都不会改变,但黄鳝却与众不同。刚孵出的小黄鳝都是清一色、长有卵巢的"女子",可以  相似文献   

8.
《发明与革新》2011,(9):30-30
一群瞪羚和一团云有什么共同点?人类产生的空气悬浮微粒又是怎样影响着降雨方式?据报道,以色列魏茨曼环境科学研究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系统研究实验室科学家合作,共同构建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云、雨和空气中的悬浮微粒之间的动态关系。该模型正是仿照了自然界猎食与被猎食动物的种群动态变化模型而建立,有助于科学家进一步理解气候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周道其 《世界发明》2003,26(9):13-13
卫星可用来寻找隐藏在地下的古老宝藏和考古遗迹,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两名研究人员戴恩·布洛姆贝格和朱利安·戴尼埃尔斯博士证实,在飞机雷达的帮助下可以寻找到埋藏在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不同深处的铝板。科学家原先认为,一定类型的观察系统能够  相似文献   

10.
季强 《百科知识》2002,(6):14-1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的科学家和美国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科学家最近在中国辽宁省凌源市中生代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化石,这个化石的地质年代非常久远。科学家们认为,这个最新发现的有胎盘类哺乳动物的化石是世界上已知的真兽类(有胎盘类)哺乳动物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这个新的哺乳动物被命名为攀援始祖兽(Eomaia scansoria);Eo-(希腊文:原始古老);-maia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女性科学家关注度的提高,学术界的性别议题研究也在持续升温。本文聚焦科研人员科研产出及影响力的性别分层问题,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从性别分层的表现及其原因两个方面呈现相关研究的进展,进而总结现有研究的局限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研究发现,科研论文产出的性别分层现象较为显著,且专利产出中的性别分层更甚于科研论文;而影响力的性别分层研究结果仍存在较大争议。性别分层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智力因素、个人选择和社会选择3个方面。通过上述讨论,研究提出了以下建议:进一步扩展基础数据和测度指标;深入探索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加强中国性别议题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丰富研究成果的落地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植物是不是也有“公”有“母”植物是否也象动物那样,有雌雄之分,进行有性繁殖呢?这个问题曾经是植物学界长期争论的焦点,直到上世纪中叶才得到彻底解决。现在人们巳经确知,自然界的植物,尤其是高等植物,不但有性别之分,而且情况比动物复杂得多。在大多数植物中,雌雄两种生殖器  相似文献   

13.
赵淑仪 《科学大众》2014,(10):28-30
如今,变性虽然已经不再是让人大惊小怪的事情了,但或多或少还是让我们难以接受。不过,在鱼类的世界里,改变性别却相当常见。鱼儿们转变性别是自然界中最奇特的现象之一,不同的鱼儿改变性别的时机大有不同,但改变性别的原因却大体相同——为了适应生存和更有利地繁殖后代。当然,鱼儿们变性可不是通过手术哟!  相似文献   

14.
美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的一种人工冬眠技术,将帮助人们实现延长寿命的愿望。通过一种人类和动物体内自主生产的化学物质,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1次将人工冬眠引入研究课题。据MSNBC网站4月21日报道,这项实验已通过此种方法让老鼠冬眠6小时并自行选择将其唤醒。这说明,人类和动物体内蕴含了按照需求冬眠的潜在功能。科学家们认为,此项研究在医药方面意义重大,身患绝症的患者可以通过人工冬眠技术来延长寿命,以此来等待器官的移植。人工冬眠中的哺乳动物与自然冬眠的哺乳动物相同,自动将体温过渡为冷血动物的类型。在冬眠状态中的个体对于氧气的…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创新》2004,(7):22-22
日本东京农业大学河野友宏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利用两只母鼠卵子中的遗传物质,以“无受精生殖”方式培育出幼鼠。这一成果的取得打破了哺乳动物繁殖必须依赖雌雄双方的遗传规律,确立了哺乳动物除受精、克隆之外的第三种繁殖模式。该成果发表在4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在自然界中,“无受精生殖”仅存在于少量昆虫、鱼类和两栖动物的繁殖活动中。迄今为止,在哺乳动物中不用雄性精子,只使用雌性的卵子进行繁殖的“无受精生殖”尚被视为不可能的事情,历来哺乳动物的生殖都离不开卵子和精子双方的遗传基因。河野教…  相似文献   

16.
世界真奇妙     
雌性动物多“夫”之谜  科学家们对一群雌性古比鱼的研究解开了长久以来一直存在的生物进化之谜——为什么一些雌性动物会有多个性伴侣。这一谜底可能是由于有多个性伴侣 ,她们将有更多适合生存的后代 ,这些后代更善于躲开天敌的袭击。但研究者认为这一成果可能不适用于哺乳动物 ,也肯定不适用人类。生物学家早已对雄性动物有多个性伴侣这个现象进行了解释——这样可产生更多的后代 ,保持基因库的多样性。但雌性动物有多个性伴侣的原因一直不清楚 ,尤其是她们要冒着被天敌吃掉的风险。圣安德鲁斯大学环境和进化生物学院的马古安博士说 :“…  相似文献   

17.
<正>神经系统科学家们借助一台显微镜观察了一只果蝇的大脑,发现神经元活动与苍蝇的朝向是相匹配的。哺乳动物都有类似的方向辨识细胞,但这是首次在苍蝇大脑内发现类似细胞。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Vivek Jayaraman博士称:"苍蝇通过自己独有的一种方式来判定它的朝向。"在苍蝇大脑中新发现的"罗盘",工作方式更像哺乳动物中的方向辨识细胞,方向辨识细胞会根据周围环境中的地标为动物快速建立一种方向系统。  相似文献   

18.
朱俊明 《百科知识》2012,(10):12-13
正科学家认为,理论上人类寿命有120岁,乌龟有150岁,牛的寿命是30岁,这种物种之间的寿命差异是由基因决定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哺乳动物最高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例如,狗的生长期为2年,寿命约为10~14年;马的生长期为5年,其寿命为25~35年。人也是哺乳动物,生长期  相似文献   

19.
<正>择偶是人类和动物生命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维也纳兽医大学康拉德洛伦茨动物行为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重要证据,表明鸟类能通过气味选择伴侣。之前的研究表明,气味与一组特殊的基因相关联,这个基因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能帮助个体抵抗疾病。鸟类中的一些物种,已经能够避免选择MHC相似的同类做伴侣,这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哺乳动物的嗅觉特别发达,而科学家一直认为鸟类缺乏这  相似文献   

20.
正当我们在为地球的温室效应而苦恼的时候,科学界却有一个全新的观念:抵达地球的阳光在近几十年间变弱了,也就是说,地球渐渐变暗了。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科学家断言,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将会以每10年减少2%~4%的速度递减。现在科学研究表明,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数量越来越少,结果导致地球一天天变暗。在过去的40多年里,全球阳光量减少了10%。地球变暗的程度各个地区是不一样的。在以色列工作的英国科学家斯坦希尔翻查以色列过往的阳光记录,发现半世纪以来该地区接收的阳光量下降22%,美国下跌10%,英国部分地区下跌约16%,在苏联地区更达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