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江苏省常熟外国语学校聚焦"幸福课堂",深化课程改革,实践"幸福教育",实现了特色办学。体现了李正寅校长及其领导班子的远见卓识,展现了他们的教育理想、教育追求和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迎泽区建设路小学将"幸福教育"作为办学特色,从学校文化、幸福课堂、幸福课程、幸福活动、幸福评价及幸福教师六个方面发力,培养师生正确的幸福观,提高其追求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从而实现师生为获得幸福而热爱教育、享受教育的目标。为此,学校努力在教育过程中积极营造"快乐发展"的文化氛围,让整个教育过程充盈着幸福的元素,让师生在礼爱的氛围中共同成长,并在成长中具备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幸福课程"作为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蒋王小学最为重要的教育载体,在实施"幸福教育"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在新的教育发展阶段,幸福课程的落地开花,涉及文化认同、理念更新、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等诸多层面,学校要有规划力、执行力、研究力,打造师生共享幸福的高品质校园。  相似文献   

4.
幸福教育是“概论”课程的内在要求。“概论”课程回答了“幸福是什么、怎样实现幸福”等问题,为大学生精神家园的构建提供了科学指南。幸福教育要求下“概论”课程的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营造幸福的教学氛围,还要鼓励学生学会享受幸福,最终能够自己创造幸福。课程通过时事讨论、翻转课堂、互动式教学、“沉浸式”教学等形式激发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要做到师生平等互动,培育师生共同体意识;将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理论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让学生能够自主创造幸福资源,从而完成培育学生幸福感的教学使命,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4):22-23
"构建幸福课堂,成就幸福师生"的最佳途径就是"教师爱教、会教、教会,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其基本立足点在于幸福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愉快、幸福的能力,教育既追求未来的幸福,也关注现在的幸福。学生的幸福要以幸福校园、幸福教师、幸福课堂为前提。为此学校提出了"幸福教育",通过对幸福理念的认同,践行了"幸福环境、幸福团队、幸福教师、幸福学生",打响了幸福教育的品牌。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淮安市实验小学传承"幸福教育"办学主张,积极建构引人入胜的"幸福课堂",依托具体的课程和学科,着力通过"建构以学科关键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打造以学科关键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智慧平台、完善以学科关键能力培养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机制"等培养路径,提升学生学科关键能力,实现学生快乐学习和幸福成长。  相似文献   

8.
招敏 《文教资料》2012,(2):115-116
"幸福"对教师来说是很重要的,教师幸福,学生才会幸福。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揭示开启幸福大门的四个密码:阳光心态、美丽微笑、享受课堂、善待自己。  相似文献   

9.
许新健 《生活教育》2014,(6):115-117,125
我校创建幸福校园,让教师拥有职业幸福感;努力构建幸福课堂,促进学生全能发展,开展"先学后研,四步三清"教学模式的主题化研究,让教育震撼学生心灵,教师用课堂赢取尊严;创建和谐校园,让师生幸福快乐同行。  相似文献   

10.
幸福和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幸福是人性的诉求,教育的本质在于人性的回归和发展。以实现幸福为目的的教育,应成为永远追求的理想教育。本文认为实现"幸福教育"可通过构建幸福校园、打造幸福课堂、促进师生幸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宁波市鄞州区作为国家第五个课改实验区,这两年正在大张旗鼓地推动"幸福课堂"课程改革。期间赞许目光有之,质疑之音亦有之。然未经历风雨,又怎知内中端倪。唯践行方知内中门道,也唯践行始悟利弊得失。文章通过对鄞州区幸福课堂因需施教、德育活动,以及去除冗余,引导把握课堂重要环节等三个方面的论述,讲解了作为此项活动的基层参与者需要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幸福"。历史教师要有职业幸福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内容上挖掘人文精神,崇尚理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教师就可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构建"幸福课堂",实现教与学双重幸福。  相似文献   

13.
"幸福课堂"就是在和谐的氛围中,师生相互尊重并展开对话,积极建构人生意义的课堂。建构幸福课堂可以从外部环境、内心体验和创造行动三个维度来考虑。具体来说,幸福课堂的建构需要描绘幸福的色彩、找到幸福的支点、调谐幸福的磁场,使学生在快乐愉悦中自主地获得知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思想政治课对传统的价值诉求进行了辩证否定,转而追求"有效教学"或者"高效课堂"。然而,思想政治课的价值追求不能止步于"有效"或"高效",同样在对其辩证否定的基础上,应该进而追求学生"幸福的学"和教师"幸福的教"。一、追寻幸福课堂之三问课堂幸福真谛是什么?早在古希腊三贤时期,柏拉图认为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关于人之功能的最充分的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荣成市幸福街小学始建于1990年,是一所省级规范化学校。多年来,学校秉承"为师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教师实现专业的发展,学校提升教育的品质"为总目标,凸显六大重点:营建"精美雅致、温馨和谐"的幸福校园,彰显"赏识互助、润泽生命"的幸福文化,争做"身正学高、敬业乐教"的幸福教师,打造"教学相长、自主合作"的幸福课堂,实施"张扬个性、才艺双全"的幸福课程,培养"仁爱谦和、智慧阳光"的幸福学子,唱响幸福教育的品牌之歌。  相似文献   

16.
隗鹏  吴茂明 《山东教育》2012,(Z5):2+129
"舒心校园’最终的目标就是要在学生心中播下幸福的种子,让他们发现幸福、感受幸福。"苗山中学校长王光锋如是说。为此,苗山中学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开展"舒心课堂",开发"舒心课程",努力让学生在舒心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书香校园"开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人追求的一个永恒话题.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特殊活动,其终极目标也必然指向幸福.当前,"幸福教育"也成为了教学理念新的发展取向,而幸福课堂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有力回应,引导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在教学实践中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本文阐述了幸福教育的涵义,并分析教育与幸福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构建幸福课堂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8.
“435”幸福课堂研究与实践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建设幸福小组、构建幸福课堂、践行幸福教育三个方面.课题以为学生的成长着上幸福的底色为目标,在研究与实践中创造、生成幸福的资源,培养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创造幸福的学生.  相似文献   

19.
追求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但追求幸福未必能得到幸福。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提高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应有之义,特别是作为德育重要阵地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理应承担提升幸福能力的责任。在政治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新课堂模式、搭建实践平台,对学生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幸福教育是素质教育下应当推行的一种教育理念,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构建幸福课程、打造幸福校园、促进教师幸福等多种途径来实现的一种教育形式。在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我们提出"儿童栖居课程"的概念,儿童栖居课程就是倡导一种诗意的自在的生命化教育,进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育过程中自由地生活、诗意地栖居。本文主要就幸福教育理念下"儿童栖居课程"重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