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第二届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获奖论文从从学生发展、课程实施、书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不同角度对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好新时期书法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观点是:对新时期书法教育课程功能的理解应与以往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有本质不同,应重在培养良好技能和品行、培育个性审美和创造、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目前书法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中仍存在有违书法规律、教育规律的一些问题;新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书法教育应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实现教材、教师、学生三要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强国必先强教。""强教"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艺术教育。因为"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作为县(区)教师进修学校,我们承担着开展区域中小学教师专业培训和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任务。多年来,我们实施了"区域推进"的策略,在区域内实施"所有中小学艺术教育共同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策略一:科学理论指导只有坚持用科学理论指导中小学艺术教育,才能保证艺术教育的正确方向,才能明确思路目标,落实  相似文献   

3.
书法教育科研对书法课程的落实与发展起着引领作用。但因为没有基础,缺乏教师及资源等载体,缺乏激励机制,缺乏课程考查机制,现状不容乐观。中小学书法教育科研必须克服阻力,注重顶层设计,组建教研团队,着眼课程优化,融合写字与书法,从其他学科及教学中汲取营养,促进书法教育教学从多维度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以写字教育为重点,从识字写字教学研究到构建艺术校本课程体系,从把书写能力和书写水平作为学生一项基本技能到用书法文化实现育人办学目标,我们正在逐步把校本课程做活、做深,把和书法艺术相关的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引入课程建设,通过造纸、拓印、篆刻、装裱等活动,引导学生对书法文化全面、深入了解,使书法文化育人效果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从一种意义说也是一种艺术,主张这一说的人近来很多。就是当初将教育组成一种科学的海尔·巴尔特也有这个意见:也应当有背景。没有背景的艺术不能叫做艺术。没有背景的教育也不能叫做教育。  相似文献   

6.
徐倩 《上海教育》2013,(21):35-35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是"通过艺术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推动学校艺术综合课程、艺术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探讨学校艺术综合课程发展与建设的新模式、新规律,近日,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艺术课程与教学高峰论坛"。"我们在已有音乐、美术课程之后,为什么还要开设艺术课程?艺术课程到底是什么,其特征如何?"论坛一开始,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教育部主任张荫  相似文献   

7.
综合艺术课程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要使其成为中小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实体部分,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合格的新型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师。相对于传统的艺术专科教育,综合艺术教育是一种"成长教育"和"成人教育"。它要求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独特的艺术教育智能、多学科为基础的知识结构、多元兼容的审美价值观、发现与发展的教育眼光。新型中小学艺术教育教师的培养,可以从大学教育、社会培训和中小学校本培养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前言]毋庸讳言,当今我们不少老师教语文、更多的学生学语文都是被动的,出于某种目的,"被语文"的现象相当严重.而我一直朝着"主动语文"的方向追寻,并想启迪我的同仁们如何走出这个被动的局面,我的做法是——从写字开始.祖国的汉字,是我们祖先的伟大创造,被世人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国人最引以自豪和骄傲的,我们不能不把这民族的奇珍异宝"上代传下世"的事做好.当下,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写美观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目标里,不同的年级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而且指标、任务都是硬的.但是,写字教学作为非考试项目而被软化了,甚至被当"晚儿子"看待,加上进入电脑时代,键盘取代了手写,我们的好多老师根本上瞧不起书法或不会写字、写不好字,不识其书法,不懂书法教育思想,是个书盲.一个书盲是不会教学生写好字的,语文教学也不会出色到哪里去.我的实践体会到,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从写字开始,才能在语文教学中诗意地行走.我是小学语文老师,毫不谦虚地说,一直重视写字教学,书法教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的情感,调动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无论是我还是学生,都在积极的语文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9.
何强 《教育》2012,(28):61
艺术教育对孩子的未来非常重要。而这些教育早在孩子襁褓之中,家长就会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国外的早教课更像是艺术细胞的培养和激发课程。他们首先是尊重孩子,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孩子的感性认识。加拿大:不提前教写字在加拿大,宝宝稍大一点时可以送其到"play school",不是去上课学习,而是参加那里的美术、劳作、音乐以及唱游等活动,而且与众不同的是,这样的早教学校不会设置写字和计数等课程。  相似文献   

10.
小学书法课程分为写字课和书法课。写字课由语文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端正、规范、整洁、美观的硬笔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书法课有专职书法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字法、笔法、墨法和章法,培养学生书法造美和艺术创作的能力。学校书法教育深入发展贵在创新,创新教育理念、创新书法工具、创新教育方式和书法社团活动等,开创人人爱书法、全员练书法的校园文化氛围。小学书法不仅有美育价值,还有德育等人文价值。写好字,做好人,翰墨润童年,书道育人品。  相似文献   

11.
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书法教育即培养"写"的习惯,学校可构建持续化、生态化、儿童化、课程化的良好的"写"习惯工程,使写字教育"掷地有声"。书法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写好字"的过程,更是"把'人'字写正"的过程,遵循写字教学规律,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书法教育与启德、益智、审美、健体等有机融合,是学校提升书法教育质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一些学校课程表上将写字课标为书法课,甚至在教学中也把写字当书法来教,一些关于写字教学的文章也常常将写字与书法混为一谈,这些情况都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这不仅仅是个名称问题。  相似文献   

13.
陆虹清 《学子》2013,(9):15-16
信息技术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课程,作为工具性课程,我们更有必要来让这门课程为其他课程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服务。我们来看教育强国的教师培训课程,日本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通识课程"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外语和保健,这些课程占总课程的37.7%;同样,美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非常重视教师的"通识教  相似文献   

14.
高职高专院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教书育人》2012,(21):145-146
一合理设置艺术课程结构,形成多元有效互动1改革艺术课程设置,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高职高专院校应以职业素质为核心构建艺术课程体系,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设计艺术课程结构,围绕专业建设和社会需求整合课程内容,确保学生具备必需的艺术文化基础知识与素养。可以设置公共艺术必修程、公共艺术选修课、专业艺术课、专业能力拓展艺术课程、专业任选艺术课程及艺术实践课程。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发展的需要,我校设置的公共艺术必修课有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开设的公共艺术选修课程13门,分别是绘画与制作、生活装饰品设计与制作、书法基础知识、音乐欣赏、教学美术设计、唱歌的基本知识与演唱技巧、通  相似文献   

15.
艺术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产生的新型课程,对从事基础艺术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新基础艺术教育的观念;正确理解艺术课程中的"综合";重视艺术课程的创造性;体现艺术课程的愉悦性;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6.
正"做中国人,做艺术人"是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的育人目标。围绕"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植根于孩子的心中"这一办学思想,学校将三级课程中蕴含民族艺术教育的因素进行提炼、梳理,整合成三大民族艺术教育核心课程——国墨书法课程、传统文学课程和民族器乐课程。这三大类艺术教育核心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为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画一个完整的圆。  相似文献   

17.
是什么把音乐、舞蹈、语言等联系到一起呢?那就是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架。唱歌、演奏乐器、创作乐曲都离不开节奏这个"公分母"。节奏感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表现音乐的能力。学习音乐最基础的部分就是节奏。节奏是一种富有艺术魅力的音乐语言。一、什么叫做声势训练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说过:"教授节奏是困难的,只能把节奏引发出来"......教  相似文献   

18.
芦苇  朱丽 《云南教育》2004,(7):19-20
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艺术课程可以说是一门崭新而又特殊的课程。作为一门新型的课程,可以供我们继承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经验不多,更多的还需要我们艺术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尝试、思索、反思。所以说,它比其他课程更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9.
人人会写字,而不是个个都是书法家。硬笔书法所拥有的爱好者,远比毛笔书法的爱好者多之又多,凡是识字之人都可以随身携带钢笔,并随时随地书写。但很多硬笔书法爱好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硬笔训练,存在"闭门造车"的现象,养成不好的习气,走上一条错误的书法习字之路。本文旨在对硬笔课堂书法教学的反思,注重纠正学生的握笔书写姿势和提高写字的技能技巧;不断引导更多的学生对写字和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重视书法课堂教育在德育的渗透,书法教师在硬笔书法课堂中也就教得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硬笔课堂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徐光静 《教育》2011,(18):50-51
<正>由于农村小学、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写字意识"培养不到位,出现了高中生写字不如小学生的现象,更不懂得欣赏一幅书法作品,自然地也无法去创作震撼灵魂的书法作品。书法这一种从汉代开始就成了精英的艺术,正渐行渐远。在此背景下,《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加强美育,丰富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显然,在农村普通高中加强书法教学已迫在眉睫,应该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