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区别西方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既有现代化的一般性又有特殊性。从马克思对现代化的解读来看,其物质生产、价值旨向、领导主体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高度契合。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来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主线、全面性为特征、和平发展为原则的持续深化的过程。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路径来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方向,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迈进。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化变革的进程中,关于传统文化与制度建设的关系,一部分学者认为制度建设必须适应传统文化。否则制度建设不能成功;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必须改造中国的传统文化以适应现代化变革中制度建设的需要,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不合乎时代要求的;而笔者则认为必须坚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制度建设相协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水平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楠 《科技与管理》2003,5(6):20-22
城市是现代文明最集中的代表,城市现代化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因此对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准确定位也是关系到城市未来建设的重要环节。城市现代化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本文根据城市现代化的特征,选取10个指标对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水平进行聚类分析,把12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由高到低分成五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软科学》2002,(11):1-1
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引起了海内外华夏民众的广泛共鸣。未来二十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新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意义将彪炳史册、光耀千秋。可以肯定,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幸福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全新的命题,为我国软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城市信息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龙头,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党中央、国务院把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确立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国家信息化正在从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等各方面、各层次展开和深化。显然,区域信息化不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是走“以城市辐射农村,以城市带动农村”的道路,于是,城市信息化就成了区域信息化的核心和龙头。另一方面.我国在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主题与新动力,成为解决城市发展中所面临诸多难题的有效手段。可以说,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日益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城市信息化建设可归类为四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为核心。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内涵。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历经百年沧桑,大致分成4个阶段:新文化运动到建国是教育现代化概念的萌芽时期;建国后30年是教育现代化的曲折探索时期;改革开放到2012年是教育现代化的加速变革时期;2012年进入新时代以来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全面发展时期。面向未来,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立足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着重抓好4项改革建设: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优化教育结构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问题日益引起了学术界的深切关注。中国现代化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现代化,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物质文明的现代化,同时尤重视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因此,中国文化建设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文化发展战略问题也受到了极度的重视。人和社会是文化的体现者,也是教育的产物。教育是以现实的人为的对象和以现实的文化为内容的。研究中国教育发展战略问题必须以中国现实的文化为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中国南方时,提出了我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即“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江泽民提出了中国共产党迈向新世纪征途上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即“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9.
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核心要义,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从战略体系视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中系统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具体包含:(1)界定科技强国战略内涵,建立“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战略体系分析框架;(2)分析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环境,准确研判长远发展大势,牢牢把握科技战略机遇;(3)丰富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强国;(4)提升科技强国建设战略能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战略人才力量;(5)深入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帷幕已经拉开,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立足于中国实际,着眼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深刻地揭示了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实质及规律。这一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理论,并在民族地区取得了重大实践。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是党对长期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理论升华,我们只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利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并自觉用以指导信息化建设实践,中国信息化才能送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繁荣农村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农村中小水电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加快农村水电现代化建设步伐,就应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作指导,以现代技术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走向现代化的中国科技期刊出版业制度建设探析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简要阐释关于现代化的一般性解释,提出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业现代化的内涵是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和法治化的集合,对我国科技期刊出版业十二个方面的制度建设进行了探讨。实现现代化是制度建设的目的,制度建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现代化科学和战略研究角度,简要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分层结构,并就加强现代化科学研究和现代化能力建设提出3点建议。中国式现代化的分层结构大致包括概念层、战略层和实施层3个层面,每个层面包含若干内容和要点等。在文章中,概念层包括内涵和特色2个要点,战略层包括基本方针、本质要求和战略安排3个要点,实施层包括首要任务、三大支撑和应有之义3个要点;简要解释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怎么做”和“关键点”。关于分层结构(“三个层面”及其“八个要点”)的分析和阐释,可为研究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一种系统和简洁表述,同时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提供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智库既要主动回答好时代提出的命题、积极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也要明确自身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路径。现代智库是国家治理的思想利器,发挥理论先导和重要推手的作用,而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智库发展的根本保障,为现代智库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文章以智库影响力评价为视角,分析当前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趋势特点及面临问题,阐明中国智库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及主要路径。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脉络下,审视中国智库现代化建设中的"瓶颈"问题,研究提出推动中国智库更好地嵌入国家治理体系、有效地凸显决策咨询制度中坚力量的对策举措,目的是要推进中国智库加快改革创新,优化内部治理,着力提高研究质量水平,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更好实现。  相似文献   

17.
跨入新世纪,中国将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新世纪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网络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对公共图书馆提出新要求,促使中国公共图书馆迈向新的发展时期——全国建设现代化图书馆的时期。21世纪中国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议程需要我们研究探讨.以便认准方向.理清思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思考和探索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可行之举.[方法]通过文献调研、网络调研、案例研究等方法,梳理相关进展并提炼总结要点.[结果]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应着眼于话语权、影响力和传播力."中国式"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政治背景和文化逻辑,是"现代化"的价值立场;"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实现路径.[结论]通过多措并举、技术驱动、搭建对话交流,提升中国优秀科技期刊在全球的话语权、影响力和传播力,从而带动和助力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文章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科技现代化的内涵,梳理了中国科技现代化经历的萌芽与探索、恢复与加速、赶超与引领等发展阶段,概括了中国科技现代化的特色与经验,最后围绕水平、观念、文化、体系、组织、治理、选题、队伍、保障等9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科技现代化的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20.
试论邓小平的科学决策思想陈喜乐科学决策思想是对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集中阐述的一个重要思想,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深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全新的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