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弘扬主旋律报道是各级党报宣传工作的“规定动作”,怎么样把“规定动作”做出质量来,是党报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辽宁日报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弘扬主旋律的报道独树一帜,并且在如何办好党报的理论探索上取得重要收获。因此,本期关注推出一组文章,介绍辽宁日报是如何自主策划、深度开掘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准确传达主流的声音,引领主流舆论的。  相似文献   

2.
杨龙 《新闻窗》2007,(4):46-47
党报如何与市场接轨?党报如何最大限度地体现“三贴近”?党报如何做大做强?盛夏,记者带着这些问题来到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亲身体会了新闻竞争的“火热”,并考察部分党报。其服务性与市场性相结合,从服务中体现“三贴近”的成功经验,值得全国的党报学习借鉴。[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为,与都市生活类报纸相比,地方党报的弱势不是内容,而是标题。如“明确指出”、“着重强调”、“提出要求”、“扎实推进”、“认真开展”、“成绩斐然”、“效果显著”、“目标敲定”、“蓝图美好”等等,这些词语在标题中频繁重复,连编辑自己看着就脸红,又怎能叫读者不生厌呢?是不是党报编辑记者无能?非也。其实,党报的编辑记者多为多年的采编人员,完全有能力制作出准确、生动、可读的新闻标题来。那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努力成为社会的“思想引领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报工作者应尽量多具备一些思想家的素质“政治家办报”,是办好党报的一个重要原则,动摇不得。“记者应成为社会活动家”,这句业内早就广为流传的名言,是从许多优秀记者的成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但我觉得,对于一位党报记者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的同志来说,应该再加一条:“要努力  相似文献   

5.
“党报上全是工作型的新闻。没看头。”这是一部分读者的意见。“党报不同于晚报,不写工作型报道写啥?”这又是一部分记者的观点。虽然前者观点不免偏颇,那么,对于党报的记者来说,报道非要写成“工作型”不可吗?我看未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媒体平台与日俱增,传播渠道的变化迎来信息传播的飞速发展期,给党报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5G时代,只有不断推进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实现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党报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党报记者在坚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努力践行“四力”,提升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尽快向全媒体记者转变。  相似文献   

7.
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伊始,《大连日报》作为党报,就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更好地深人群众,深入基层,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更好发挥党报为民鼓与呼的舆论监督作用。经过一番调研和策划,“党报记者社区行”系列报道在《大连日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出的第一天便与读者见面了。从那时至今,我们专栏主...  相似文献   

8.
陆峰 《新闻通讯》2010,(6):24-26
时政报道历来是党报的重头戏,是党报发挥主功能的重要手段,各级党报都非常重视。对时政新闻的报道,现在从国家通讯社到省级党报乃至地市级媒体,一般都安排有相对固定的记者团队,并称之为“跟班记者”。时政报道由相对固定的记者承担,会比较熟悉相关情况和相关程序,有利于准确高效顺利地完成新闻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9.
信息集萃     
国内传媒动态
  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在兰州召开
  8月27日,第21届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在兰州召开,本次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会议的主题是“党报在中国梦建设中的责任与担当”。来自全国30多家省级党报的社长、总编辑,以及《中国记者》《新闻战线》《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代表齐聚兰州,共同探讨党报如何做好中国梦的传播者与建设者的主题。  相似文献   

10.
书架     
《新闻世界》2009,(6):180-180
《开掘真相》 【内容介绍】山西“封口费”事件、阜阳“白宫”案、“一夫二妻”区委书记……这一系列独家新闻报道记者是如何突破的,编辑是如何策划操作的?《开掘真相》带您进入新闻幕后。  相似文献   

11.
如何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是党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改革新闻宣传,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成为实现目标的一致途径。党报民生记者应运而生,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工作5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有成绩,也有教训,总结起来就是:党报记者需要“经营”民生新闻。之所以用“经营”一词,  相似文献   

12.
驻站记者应该在培养新闻报道的宏观意洪和主动意识上多下工夫,只有“胸怀全局”,才能更好地“深人地方”。具体来说,党报是联系党委政府和厂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因此,党报记者应该在胸怀全局上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而驻站记者长期工作生活在基层,更需要及时把握中央、省委的精神,才能对驻地党委政府的一举一动有更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开展舆论监督,是各级党报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一职责,各级党报纷纷开设专栏,增加了舆论监督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分量。与之伴随而来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出现了,那就是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因记者稍不“留神”便被报道对象“指控”其“失实”或“侵权”,从而引发新闻纠纷和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4.
信息短波     
《今传媒》2003,(1)
《北京日报》不再固守“党报就是办给机关看”的模式 北京日报社舆情调研与发行处处长候世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读者的阅读取向使传统的市场竞争能力处于劣势。但党报不能固守‘就是办给机关看’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党报,在做好节会程序性报道、满足“规定动作”需要的同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自选动作”实现对这一重要报道资源的深度开掘?在今年举办的第三届中博会报道中,湖北日报积极探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记者是无冕之王,“见官大三级”,党报记者最“风光”,纸上风雷,笔下乾坤,谁都要敬畏三分。然而,人民日报驻湖北记者站的新闻工作者们,用自己的行动在党报新闻采访实践中作出了这样的回答———党报记者手中的笔是党和人民给的,只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人民而鼓与呼,用笔架起党和群众间的“连心桥”,决不能用来追逐个人名利。一1000万字!仅有3名驻站记者和3名辅助工作人员(另有若干名聘用人员)的人民日报驻湖北记者站,每年发稿总字数以如此的数量,向国内外传递发生在楚山汉水间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展…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重大主题报道是体现党报权威性、彰显党报公信力的“拳头产品”.也是各级党报新闻创新、创优亟待突破的一道难题。10月11日,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新闻实践》杂志社协办的“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与实践研讨会——以温州日报为例”在杭州举行,来自全省各市级党报负责人和浙江大学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杂志社负责人出席研讨。与会代表围绕“重大主题报道的自觉意识与理念创新”、“重大主题报道地方元素的挖掘运用”、“重大主题报道保障机制的构筑与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和热烈交流。  相似文献   

18.
党报政务报道自从几年前引入“做大做强”以来,无论在内容、题材的开掘上,还是在报道篇幅、声势的表现上,都达到空前的程度。但是,从总体上看,报道的数量虽然占绝对优势,但质量和效果并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19.
“规定动作”通常指的是发挥党报的宣传功能,完成党委指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重要战略部署,一个时期的中心以及事关全局的重要会议、领导人的重要活动等宣传任务。与之相对应的“自选动作”,是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选择人民群众关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新闻,认真倾听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采用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新闻报道,发挥党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创造性地完成好宣传任务,让“规定动作”出彩,则是弘扬主旋律的一个重要课题。 开掘富矿 从读者的关注度中出新 党报宜传的“规…  相似文献   

20.
当记者应当善于用脑。只有善于用脑,才能抓住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多用脑“想”,乃记者成功的一个决定因素。怎样用脑?一是在选择上用脑。记者采访与写作的过程,说到底是选择的过程。选择提炼主题,选择报道角度,选择典型素材,选择报道体裁。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当记者“采而不思则败”。二是在开掘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