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从最早的《东方直播室》(东方电视台,1993年)算起来不过七、八年的时间。有全国性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出现更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由此之后,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可谓方兴未艾。据统计,全国各电视台已有这类节目上百个。《实话实说》,《荧屏连着我和你》、《有话大家说》、《谈话》……这些平实的栏目名称凸显了电视谈话节目的主要特  相似文献   

2.
2005年元旦,东方卫视与新华社联合制作的新闻专题栏目《深度105》开播,这个每周播出一期的电视节目很快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据央视索福瑞调查,《深度105》栏目的收视率很快登上华东14个城市省级卫视新闻排名榜的首位。从中央电视台创办第一档深度报道节目《观察与思考》开始,中国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已走过25年历史。目前,全国各电视台开办的深度报道栏目有50多档之多,《新闻调查》、《焦点访谈》等很多栏目都有十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电视界有很高的地位。《深度105》作为深度报道栏目的一个后来者,却能在这个趋于成熟的节目领域迅速脱颖而出,其…  相似文献   

3.
孙岩 《记者摇篮》2007,(7):48-48
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从1985年东方电视台的《道德与法》的诞生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目前全国在播的电视法制频道共有11个,其中央视1个、省级  相似文献   

4.
李艳 《新闻世界》2004,(4):40-41
我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从最早的《东方直播室》(东方电视台,1993年)算起也不过十余年的时间。然而,自1996年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热播之后,谈话节目开始走俏全国。到目前为止.谈话节目全国已达100多个,成为各地方台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5.
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兴起是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开播为标志。《焦点访谈》是一档“以电视深度报道为基础.以旗帜鲜明的评论为特色,以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为基本功能”的新闻评论栏目.由“主持人演播室导语+新闻事实陈述+主持人演播室评论”构成的一种新的节目形态,①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电视业界的一致追捧,导致许多电视台纷纷跟风仿效。然而,一味的跟风仿效无形中把电视深度报道引入了误区。  相似文献   

6.
电视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琳 《声屏世界》2004,(5):11-13
在电视深度报道的节目形态中,调查性报道可以说是倍受电视新闻工作者推崇的一种节目形态。作为中国电视业龙头老大的中央电视台在陆续推出力作《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又在1996年的5月17日推出了一档以“调查”命名的重头栏目,也是中国目前新闻专题性节目中时段最长的栏目——《新闻调查》,这个栏目越来越“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那么什么是调查性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报道内容及形式究竟有何独特之处?长期以来国内学界和业界都对此存在着争论。  相似文献   

7.
解芳婧  林刚 《新闻世界》2013,(12):30-32
随着经济社会与传媒事业的发展,电视受众已不再满足获取单一的经济新闻资讯信息,而是需要更加专业深入的经济分析,本文抽取《经济半小时》2012年5月共计30期节目作为样本进行内容分析,探讨电视深度报道在节目选题侧重、采访对象和报道策略上的特点,指出电视经济新闻深度报道栏目的不足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刘培培 《新闻界》2006,(4):76-77
谈话节目(talk show)源出于美国,电视史学家一般都把NBC在1954年推出的《今夜》看作是开电视谈话节目先河的栏目。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电视谈话节目已经成为美国电视业中的一朵奇葩,在节目播出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中国的电视谈话节目起步较晚,从最早的《东方直播室》(东方电视台,1993年)算起不过十几年的时间,而有全国性影响的电视谈话节目《实话实说》的出现更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事情,此后,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盛起来。在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的大背景下,中国电视谈话节目也在不断地发展、完…  相似文献   

9.
1992年东方电视台《东方直播室》的开播意味着中国电视从此出现了一种新的节目类型——电视谈话节目,至今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经过《实话实说》《对话》《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许多优秀节目的共同努力,这个原本源自于国外的节目样式终于在我国扎  相似文献   

10.
杨慧 《声屏世界》2009,(10):31-32
在电视产业已经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的今天,创新无疑是电视法制节目生存的立足之本,也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杭州电视台《警界41》栏目创办15年来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不断创新所带来的栏目优势效应。1994年7月,以震惊全国的《3.31千岛湖特大杀人抢劫案侦破纪实》为首期节目,作为浙江省第一家公安电视专栏的《警界41》一经推出,就以深度报道法制事件、积极阐述法理法规、  相似文献   

11.
访谈型电视节目是以“访问、谈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视角,表现鲜明主题”的一种节目形式。访谈形式不仅适用于“新闻深度报道,而且还大量应用于教育性、知识性、服务性节目”(见《电视研究》1994年第10期《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访谈型电视节目在西方国家流行已久,并被称为“话题节目”。著名的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名牌节目《60分钟》中的一些小栏目,法国二台超级电视明星伯纳德·皮沃特主持的《面对面》等。访谈型电视节目在我国大陆出现的时间不长,用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节目出现的时间更短。广东电视台《岭…  相似文献   

12.
自从1951年美国出现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以来,美国各大商业电视网(比如CBS、ABC、NBC、PBS、FOX)等都相继推出了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到目前为止,美国著名且有代表性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主要有《现在请看》、《60分钟》、《夜线》、《20/20》以及《麦克尼尔和莱赫尔新闻小时》等。  相似文献   

13.
怎样让谈话节目更好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兴起也只有10多年的时间。从1993年东方电视台的《东方直播室》开始,到湖南卫视去年开播的《天下女人》,全国已涌现200多个谈话栏目。谈话节目日渐繁多,说明它有市场,有需求,但有些谈话节目,由于定位不清晰,题材重复,故事大同小异,让观众越来越觉得谈话类节目不如以前好看了。怎样增强电视谈话节目的可视性、吸引力、影响力,已成为电视人一个摆不开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电视专栏,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节目的编排形式,是电视中内容相对专一,具有专门栏目的节目类型。它主要担负对观众进行社会教育的任务,具有新闻性、知识性、教育性、欣赏性、服务性等多种功能。2000年初,横峰电视台研究决定创办一个新栏目──《岑山多棱镜》,成立了专栏组,力求创作出一批具有思想内涵,富有知识意境,含有生活趣味,质量较高的深度报道节目。 那么,如何立足本地,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利用电视传媒特点,开办电视专栏节目呢?笔者想结合一年多来我台创办电视专栏节目《岑山多棱镜》的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正>《新闻调查》栏目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之一,时长为45分钟,每周1期,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其成功的经验与成熟的节目模式值得借鉴。本文抽取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期间的23期节目作为分析样本,以期在定量的基础上对《新闻调查》栏目做一个全景式的解剖,为中国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提供可操作性的建  相似文献   

16.
赵娜 《新闻爱好者》2011,(3):106-107
电视深度报道是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当中的重要类型,然而当前此类节目却陷入了整体困境。本文从对东方卫视《深度105》节目的个案研究出发,思考当前省级卫视电视深度报道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孙亭 《东南传播》2012,(9):161-162
在中国电视圈,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常常容易混淆,关于二者的界定说也并不是非常明确。对此,本文试图以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为例,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区分其形态。  相似文献   

18.
《新闻调查》:如何办成“百年老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5月17日第一期节目《宏志班》播出至今,《新闻调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先后播出节目445期。《新闻调查》的记者秉承真实、客观、公正、平衡、理性的新闻专业理念,以自己优秀的个人素质把《新闻调查》打造成了中国电视调查类栏目的标杆和榜样。《大官村里选村官》、《透视运城渗灌工程》、《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等一大批精品节目不仅把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带入了中国电视荧屏,也使中国电视深度报道开始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19.
"从1992年东方电视台播出的《东方直播室》至今,中国电视谈话节目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风雨历程。经过《实话实说》、《对话》、《艺术人生》、《超级访问》等许多优秀谈话节目的共同努力,这个原本源于国外的节目样式终于在中国扎下根来.  相似文献   

20.
荆华 《新闻窗》2014,(3):72-73
贵州电视台《百姓栏目》诞生于2005年,迄今已9年有余。2009年岁末,《百姓关注》栏目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贵州电视台建台40多年来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民生类新闻栏目,也是贵州电视媒体唯一一个连续9年保持高收视的节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