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课程标准中,物理课程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明确提出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培养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  相似文献   

2.
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也是一门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新的《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中,要求在讲"知识"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技能"、经历或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要树立教学新思维,用新课标理念指导我们的生物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符合我国教育特点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以往狭隘单一的注重知识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事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定义为"三维一体"(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有机结合。然而现实中,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被人为孤立、分割的课例却屡见不鲜。很多教师对涉及品德课地理题材的内容时会感到头痛,对课程目标的落实更是茫然,只是把其中的"地理"当做知识来教:教师一相情愿地侃侃讲授,学生被迫无奈地听课接受,试图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知识,并按照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  相似文献   

5.
钱洪锋 《学子》2013,(5):59-60
高中现行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学习技术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过程中,要求应该在讲"知识"过程中,让学生学习"技能",经历或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与方法",感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因此,在当前的教学中,应积极倡导"体验式学习",给学生以体验的机会,让学生感受技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6.
朱雁芳 《教学与管理》2012,(24):103-104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最优的方式高效促进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上的实现,同时还要追求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全面、自主的发展。这样的教学目标的  相似文献   

7.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把课程目标定位于满足学生发展与终身学习的需要,为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并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课  相似文献   

8.
一、传统化学教学弱化互动的弊端1.过于重视知识技能和学习成绩,忽视学生主体体验;教师把教学看成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过程,却忽略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认知规律。教师把知识作为工作的主要对象,采用灌输的方式"填"给学生。主要体现在:①过分关心知识与技能目标,将化学学习定位在形成知识技能上,唯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作为衡量有效教学的标准,忽视了学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课程要求的"统一"掩盖了学生  相似文献   

9.
孟贺芸 《成才之路》2012,(10):26-26
正新课程进入生物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相应变化,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都能获得预期发展。要实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倡导改变以前"重知识传承、轻能力培养"的学习方式,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现在我就此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  相似文献   

11.
以"24点游戏"教学为例,通过准实验方法,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了基于认知风格的分组教学对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基于认知风格的分组教学方式不但能明显提高"有理数混合运算"知识与技能的成绩,还有利于发挥学生认知风格优势,避免不足,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新课程要求"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应对现代化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最经常性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学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这三个维度同等重要,它们相辅相成,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维目标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衔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维目标的桥梁,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又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沿着知识与技能目标展开的课堂教学,重点着眼于知识技能、解题技巧的提高和对结论的理解、记忆,忽略了问题解决过程中所隐含的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间一长,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并养成"等"教师的习惯,如等教师板书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设置方面,明确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实现三维目标需要学生以"体验"的学习形式获得。体验,是一种生命化的学习方式,具有生命灵性的基本特质。体验式学习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亲历和体验过程中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建构意义、生成情感的一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下新课程标准强调"知识结构"与"学习过程",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通过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才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注重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维品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把以前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修订为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为什么新课程标准把"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也列入数学教学目标中呢?其实这样安排与提法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由于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能够结合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标准强调,生物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上体现具体的学习目标。作业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2008年是我省改用新教材的第一年,现有的教辅用书、课堂  相似文献   

19.
科学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培养目标。在笔试的环境下,考查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方面的表现往往不容易做到真实、全面。因此,笔试考卷应以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维度的表现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李文娟 《现代教育》2011,(Z1):47-49
"孩子的头脑不是需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科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开放、积极的探究体验过程。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