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图书出版产业的供求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供求关系分析是经济分析的重要手段,也是产业分析的重要手段。正确地认识图书出版产业的供求状况及其变化的规律,对我们正确分析出版产业的发展规律,制定科学的出版产业政策,从总体上壮大出版产业的实力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它对我们出版企业的微观决策和选题策划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出版业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出版业产业化的进程中,国家对出版业的宏观调控应逐步加强经济调控手段,这既符合产业化运作规律,也便于中国出版业与世界出版业接轨。一个国家的出版业宏观经济调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出版业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出版产业政策和出版经济管理手段。出版业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体现了政府在出版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而出版行政部门如何制定出版产业政策,如何运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体现了国家对出版产业的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国家可以运用这些经济政策和手段建立更有效的出版业宏观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数字技术环境下,出版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出版体制变革,因为只有体制的变革,数字技术在产业中才能真正改变资源配置的方式,在产业中发挥作用,而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就是政府要制定产业政策体系以适应技术带来的改变.当前,我国的出版产业体系正处于变革之中,产业政策的顺势而变对出版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产业政策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2006-2016年,我国政府累计出台了160余项与数字出版产业相关的政策,结果是十年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年收入翻了近20倍.然而,我国正处在转型期,经济、政治、制度、社会、文化领域都在发生变化,所以无法判断政策会带来的吉登斯所说的“无意的后果”是什么.完整的政策过程除了制定和执行,还要对其绩效进行科学评价,这对决定政策去向、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公共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都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梳理我国2006年以来的数字出版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实际,结合国外产业政策绩效实践经验,分析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绩效评估现状.  相似文献   

5.
赵礼寿 《出版科学》2015,23(3):22-24
我国出版产业政策体系结构从经济体制来分,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出版产业政策体系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出版产业政策体系;从产业政策角度来分,具体包括出版产业发展政策、出版产业结构政策和出版产业组织政策.  相似文献   

6.
2014年,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数字出版产业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政策着力强化引导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水平,内容生产、标准建设也实现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济与新闻出版行业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自发展以来呈现出区域化的基本特征.以省城发展状况为分析视角,研究区域经济问题应包含区域内产业以及区际产业关系,主要关注的问题相应集中在河北省数字出版产业政策、服务水平、产业结构、经营管理水平;河北省数字出版生产要素流动、产业扩散、产业转移、竞争与合作的问题.区域出版产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服务组织实体,不能也无法自我封闭运行,因此本文提出培育河北省数字出版产业比较优势;加强公共及商业文化设施建设以维持合理的数字出版供给机制;开展区际合作以拓展河北省数字出版服务领域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产业政策是影响产业发展最直接、最有力的变量。出版的繁荣离不开既符合产业规律,又遵循文化规律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作为一种工具,应该符合一定的价值理性。在此前提下,我国出版产业政策应在建立科学的产业评估体系、优化产业结构、规范产业竞争、加强税收与财政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促进我国出版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析新时代我国出版产业政策优化路径,促进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文章从政策科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我国出版产业的特殊性,在政策工具选择的综合模型基础之上,构建与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相配适的国家能力和政策子系统复杂程度相互博弈的政策工具选择模型,并据此分析新时代我国出版产业政策环境的突出变化,主要表现在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执行能力显著增强、产业规模迅猛增长、主体构成更加多元、细分市场不断拓展,指出未来我国出版产业的政策制定应继续在体制机制创新、文化引导以及与高新技术深度融合等方面持续发挥作用,从而推动实现新时代出版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出版文创为出版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思路.文章对出版文创和出版文创产业进行了概念辨析和产业特征归纳,结合出版文创产业政策和实践,指出国内出版文创领域的现存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日本经济能够出现奇迹是与日本的产业政策及理论分不开的。日本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根据自己的需要采取了相应的产业政策, 总体上说, 日本的产业政策理论是成功的, 但是也有失败与教训。日本的雁行论、倾斜式生产方式、边际产业扩张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制定产业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民族精神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出版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突出体现。出版走出去战略是加强出版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本文主要讨论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出版走出去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在制定和实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实现文化软实力提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出版产业政策体现政府对出版业的主体构思,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出版产业政策有很大变化.该研究通过对出版产业政策“入世”前后的演变进行分析,从出版产业政策的演变轨迹和演变逻辑两方面着手梳理.“入世”前,出版产业政策针对国内出版经历了架构格局和改制调整两个阶段;“入世”后,出版产业为与国际社会接轨,政策向完善出版法制法规、建设发行集团、与境外出版发行机构合作等方面倾斜,经过了规制出版、优化质量、融合技术三个阶段.伴随演变轨迹的逐步深入,产业逻辑、市场逻辑、规制逻辑贯穿出版产业政策发展的始终.  相似文献   

14.
去年以来,社办期刊在新闻出版署制定的“社刊工程”产业政策的扶持下,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社办期刊能否在新世纪的数字化时代使产业规模上一个台阶,成为出版产业的支柱,最终取决于社办期刊的市场占有率。因此如何扩大发行量,成为社办期刊的生命线。有关调查表明,由于多种原因,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我国出版产业市场化背景下,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产业政策演变的历史、形成机制及实现途径,并基于买方市场环境分析出版产业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出版产业政策的转向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产业政策应当倡导:推动三大发展、实现由旧三跨转向新三跨、完善三大体系,以此实现出版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之所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如何走向出版产业化,最中心的目的在于以此为个性案例,深入探讨中国出版产业政策如何更加适应产业发展需要,并进一步指导与引导出版产业健康、蓬勃  相似文献   

17.
出版产业未来如何,从根本上说,并不取决于出版业自身的努力,甚至也不取决于国家出版的产业政策,而是取决于外部一些基础因素为之构筑客观空间的大小.通过观察这些外部因素的跨度,可以大体猜想出版产业未来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8.
作为影响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知识经济正在蓬勃兴起。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是知识,而知识的积累、创造与传播一刻也不能离开各种出版媒体。如果没有一个功能齐全、体系完整、技术先进、机制灵活、投入强劲的出版产业,知识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将是不可想象的;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又给出版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出版产业的社会功能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信息载体,而是知识经济生产的运作实体;出版产业也不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社会支持系统,而是一种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是一种被新的经济形态赋予了更加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刘清田 《出版经济》2004,(10):80-80
出版产业未来如何,从根本上说,并不取决于出版业自身的努力,甚至也不取决于国家出版的产业政策,而是取决于外部一些基础因素为之构筑客观空间的大小。通过观察这些外部因素的跨度,可以大体猜想出版产业未来的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20.
各地发展经济都有一个支柱产业的选择问题,这不难实现。人才、物产、传统优势、现代趋势、地理位置与环境等都是明摆着的。然而,实践和理想总是有差距的,即使不考虑重复建设、产业雷同等可能的弊端,全选对了,也未必全做了;全做了,也未必全做对了。对与不对,关键之一是产业政策问题。有人会说,凡是确立为支柱产业的,哪个地区不是在资金、人力、物力和舆论等方面大开绿灯,全力扶持。毫无疑问,天地良心,主观政策绝对是倾斜、优惠于它们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非也!至少一些地方不全是这样。如某产粮大省由于乱收费而使农民种粮积极性下挫;某县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