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逆反心理是一种抵触、不顺从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在青少年身上的表现尤为突出.究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主观、客观两大方面.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对于积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加以引导和利用;对于消极的逆反心理,应在具体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引导教育.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它对中职生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认识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危害性,从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对逆反心理进行分析,预防和帮助中职生消除逆反心理,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它对中职生健康成长和专业技能学习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认识中职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和危害性,从心理学及行为科学等方面对逆反心理进行分析,预防和帮助中职生消除逆反心理,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逆反心理是一种抵触,不顺从的社会心理现象,这种现象在青少年身上的表现尤为突出,究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主观,客观两大方面,青少年的逆反心理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对于积极的逆反心理应注意加以引导和利用,对于消极的逆反心理,应在具体分析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引导教育。  相似文献   

5.
身为教育者,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着种种心理障碍。如自卑心理、恐惧心理、逆反心理……最为常见的是逆反心理。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和形成在教育教学中起了消极作用,而予以克服、消除无疑是势在必行。此文阐述了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圆圆 《考试周刊》2012,(31):145-146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对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消极作用。教师应该重视逆反心理的消极作用,了解学生逆反心理的各种表现及其产生原因,并从倡导自我教育、赢得家长支持、改善教育机制和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四个方面着手,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全面、深入的教育,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职生的盲目从众心理的存在,对班级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中职生的认知判断能力缺陷、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不良的情景环境以及消极的群体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教育工作者应当全面研究中职生盲目从众现象,准确分析中职生盲目从众的原因,以便于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8.
如何疏导中职生的逆反心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就业、创业打下基础,这是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本文就中职生逆反心理的疏导策略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9.
谈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其对策姜牧人逆反心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当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产生的,具有强烈抵触情绪的社会态度和行为偏向。从其作用看,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当前高校的德育工作中,学生最常表现出的不良心理就是消极逆反心理。消极逆反心理的存...  相似文献   

10.
逆反心理和行为在青少年中是普遍存在的,教育不当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和行为的出现,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又有教育失当的原因。文章对青少年逆反现象的表现、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预防、纠正的对策,对减少消极逆反心理与行为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卢艳 《教师》2012,(36):14-15
德育中的逆反心理即德育过程中学生所产生的排斥和抵触情绪。这种消极逆反心理对其德育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对初中生的德育发展以及价值观养成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这种逆反心理的解决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文将对这种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做一些简单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573名中职生为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了中职生学业情绪的现状与特点,结果发现:中职生积极学业情绪远远多于消极学业情绪,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不满足于自己的学业现状,怀有较重的愤怒、焦虑、羞愧等各种消极学业情绪;中职生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独生子女中职生与非独生子女中职生间的学业情绪有显著差异;中职生的消极高唤醒学业情绪受父母学历、特别是父亲学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中职生逆反心理日趋严重,其矫正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难题。所以,我们有必要探寻矫正措施,消除逆反心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
如何正确看待大学生的逆反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不是抗拒心理,而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产生逆反 心理的原因是多元的,其中教育的原因是主要原因。针对大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的对策重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 育的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施勤勤 《快乐阅读》2011,(18):69-70
逆反心理在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它构成一种抗体,阻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影响了预期的教育效果。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是我们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种"离心力",是影响教育的严重心理障碍。笔者试图根据其产生的原因,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积极寻求有效对策,来预防和削弱中学生的消极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6.
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害的,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需要教育工作者分析、研究,探讨对策,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那么,学生为什么会产生逆反心理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揭示了逆反心理的涵义、表现,并对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消极的逆反心理的预防、控制和消除。  相似文献   

18.
逆反心理是指主体对环境事物的刺激产生的一种与大多数人对立的、同常态性质相反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逆反心理有时表现出积极的作用,如有的人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身处逆境表现出的积极抗争。逆反心理更多地表现出它的消极作用,它是一种与正确教育相抵触的心理定势,本文所述的逆反心理即是指这种消极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很多中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尽管方式和程度有差异,但给中学生健康成长构成障碍,给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学工作造成阻力,甚至影响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实施则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雷娟 《考试周刊》2014,(83):169-170
嫉妒心理是人际关系中较普遍的一种消极心理,中职生存在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嫉妒心理。基于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预防、疏导、典型教育等方法,帮助中职生摆脱嫉妒心理的困扰,实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职生的现状,作者提出教师要结合中职实际情况,认清中职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生理基本成熟,心理还处在断乳期,因此,中职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稳定。如果教师能全面了解中职生成长和教育经历,找出中职生的发展问题的深层原因。然后,教师再在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发扬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以学生为本,积极关注中职生积极的方面,淡化或漠视其消极和不好的方面。那么教师就可以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健康成长并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